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1.办公桌椅、出纳台。
2.配备能满足全部馆藏的书架、书橱、报刊架、过刊柜、文件柜、光盘和音像资料柜。3.配有消毒设备、通风换气设备、防盗设备、消防器材、窗帘、干湿度计等。
4.配齐计算机、装订机、书立、书车、书梯等常用设备。
5.配置电子阅览室相应设备。
5.采编室、外借室、阅览室应配空调,书库应配抽湿机,资料室应配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3.应有与学校培养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核心资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书刊及校本教材。
二、




项目
学校类型


III类
总书库面积(册/㎡)
300,并留有发展空间
400,并留有发展空间
600,并留有发展空间
借书处面积(㎡)
>22,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20,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2、学年生均借书I类学校不少于16册,II类学校不少于12册,III类学校不少于8册。
3、解答读者咨询,代查资料,或提供检索途径指导读者查询;多种途径收集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并编辑加工、规范管理,及时传递。
4、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课程改革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服务。
5、编制学生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引导学生读书;编制新书简介,宣传推荐图书。
2、全部能操作计算机,每馆必须有一个熟悉网络的人员。
3、热爱本职工作,有乐于奉献,热心服务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
4、人员相对稳定。

≥4人
III类
≥3人
五、




1.每年制订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
2.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则和制度如:《采编规则》、《借还规则》、《赔偿规则》、《剔旧规则》、《阅览规则》、《图书清点规则》、《音像资料使用规则》、《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等;健全岗位责任制如:《馆长职责》、《采编人员职责》等。
3.应建立书刊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帐册,,新书到库应在十天至十五天内上架,进行流通。
4.及时做好阅览室报刊的登到、上架及流通工作,对年度核心期刊及时进行装订成册,并编目流通。
5.图书和音像资料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并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4、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宜安装空调(5~10匹)。5、供电:配参数电源,内设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学生电脑。6、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二、设计要求
1、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防静电地板,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2、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3、湿度适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4、电脑台位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5、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
高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一、




项目
学校类型


III类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50册
≥40册
≥30册
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2册/人
1册/人
1册/人
报刊种类
≥250
≥180
≥100
工具书及教学参考书种类
≥500
≥450
≥200
说明:1.配有数字图书(配备数量为总馆藏纸质图书的20%)和电子书刊资料。
4.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课程改革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服务。
5.编制学生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引导学生读书;编制新书简介,宣传推荐图书。
6.开设阅读指导课(包括电子阅读指导)、文献检索(包括网络资源检索)、图书馆活动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发挥育人功能,每年拟定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6.图书和音像资料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进行标准著录,期刊按《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进行著录,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应实现区域联合编目,资源共享。
7.使用计算机管理,建立图书馆网页。
8.创设整洁、和谐、优雅的读书阅览环境。
9.每年定期清理、剔除馆藏文献。
六、




1.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I类学校每周开放不少于5天,每天对学生开放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II、III类学校每天对学生开放有效时间不少于1.5小时。寒暑假安排时间开放。
2.学年生均借书I类学校不少于20册,II类学校不少于16册,III类学校不少于12册。
3.开展专题服务和参考咨询工作。解答读者咨询,代查资料,或提供检索途径指导读者查询;编制重点学科题录索引、文摘等二、三次文献,多种途径收集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并编辑加工、规范管理,及时传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实行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15,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教师阅览室(座位占教师人数比例)
33%25%25%学生阅览室(座位占学生人数比例)
12%
8%
5%
采编室面积(㎡)
25
20(可与其他库室合并)
15(可与其他库室合并)
电子阅览室
一、环境条件
1、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2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不均匀度不应低于0.7,台面无阳光直射,宜安装窗帘,室内无眩光。2、自然通风,室内空气流通,换气应达到3-5次/h,使室内CO2的浓度低于1.5%。3、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0分贝。
初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一、




项目
学校类型


III类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40册
≥30册
≥25册
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2册/人
1册/人
1册/人
报刊种类
≥200
≥120
≥80
工具书及教学参考书种类
≥400
≥350
≥180
说明:1.配有数字图书(配备数量为总馆藏纸质图书的20%)和电子书刊资料。
2.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藏书体系,各类藏书比例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要求,品种丰富,结构合理,复本适量。
4.配齐计算机、装订机、书立、书车、书梯等常用设备。
5.采编室、外借室、阅览室应配备空调、书库应配抽湿机,资料室应配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四、




学校类型
数量
素质要求

≥3人
1.馆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达到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熟悉馆内各项业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其它人员基本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都须接受市级以上图书馆专业培训,并持有岗位合格证书。
2.热爱本职工作,有乐于奉献,热心服务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
3.人员相对稳定。

≥2人
III类
≥1人
五、




1.每年制订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
2.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则和制度如:《采编规则》、《借还规则》、《赔偿规则》、《剔旧规则》、《阅览规则》、《图书清点规则》、《音像资料使用规则》,《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等;健全岗位责任制如:《馆长职责》、《采编人员职责》等。
三、面积
1、每间电子阅览室宜50个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座。2、视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设1~2间电子阅览室。
四、配备标准
1、控制台(内置控制及设备)1张,采用防酸碱pvc面料
2、教师座椅2张
3、多媒体电脑(教师用)1台,作服务器用
4、网络信息口4个
5、网络10/100M
6、打印机1台(在线公用)
6、开设阅读指导课(包括电子阅读指导)、文献检索(包括网络资源检索)、图书馆活动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发挥育人功能,每年拟定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一、




项目
学校类型


III类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35册
≥20册
≥15册
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四、




学校类型
数量
素质要求

≥5人
1、I类学校馆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达到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熟悉馆内各项业务,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其它人员达到大专以上;II、III类学校馆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达到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其他人员都须接受市级以上图书馆专业培训,并持有岗位合格证书。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教基[2003]5号)精神,特制订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7、学生计算机50台(无盘工作站可配U盘插口)
8、耳机50副(选用)
9、电脑桌50位结构外形自选
10、学生凳钢塑结构,可升降50张
11、参数电源2台
说明:1.适合于全开架或借阅合一的借阅方式;
2.平均照明度不小于300 lx;
3.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选配)
三、




1.办公桌椅、出纳台。
2.配备能满足全部馆藏的书架、书橱、报刊架、过刊柜、文件柜、光盘和音像资料柜。3.配有消毒设备、通风换气设备、防盗设备、消防器材、窗帘、干湿度计等。
三、面积
1、每间电子阅览室宜50个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座。2、视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设1~2间电子阅览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