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军事法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分析资料-复习方法-育明考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军事法学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分析资料-复习方法-育明考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军事法学考博指导与分析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考博资讯(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1.030110军事法学研究方向01:军事法学。

导师分别是曲新久、丛文胜。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102俄语、1103日语、1104德语、1105法语、1106西班牙语选一(100%)。

(2)2206军事法学(100%)。

(3)3305宪法学(100%)。

(二)复试分数线1.复试方案:复试将对考生科研及实践经验、学术潜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查。

复试形式为面试,考生需参加两个小组的面试。

实践组(复试一组):重点考察考生实践经验及实践能力、实践案例分析。

考生进场后,自我陈述3分钟左右,然后回答案例问题,考官提问。

科研组(复试二组):重点考察考生科研经验及科研能力、研究选题计划、综合素质。

考生进场后,陈述研究选题计划3分钟后,考官提问。

复试满分值为200分,每小组满分各为100分。

每小组及格分为60分,一组或两组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每小组由5位复试教师组成。

考生在每个小组的复试成绩,为该组考官所给的5个成绩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加总再除以3”的方法得出。

考生两个小组复试成绩相加得出其复试总成绩。

(三)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中国政法大学的许多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

二、中国政法大学考博英语题型Part1:听力,20分钟,20分。

共3篇短文,30小题。

Part2:阅读理解,50分钟,20分。

共4篇短文,20小题。

Part3:选择填空,30分钟,15分。

共15小题。

Part4:翻译,50分钟,30分。

(英译汉500字左右;汉译英300字左右)Part5:写作,30分钟,15分。

字数在200-250字之间。

三、中国政法大学考博英语参考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和《考博词汇》是考博人必备的最权威的复习资料,俗称“考博绿皮书”。

全国各大书店以及当当网卓越网均有销售,各位考生也可以直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

需要各大院校历年考博英语/专业课真题及其解析或想加入育明考博辅导班的考生请加扣扣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或二八九零零六四三五一进行咨询,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享受考博辅导体验。

四、报考条件及注意事项(一)统考博士生报名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3)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且已在所要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校科研处公布的核心期刊名单为准)上独立发表过二篇以上的学术论文;(4)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取得硕士学位的硕士生必须在初试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不能以应届生身份报考;(5)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硕士生(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在办理准考证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3.鼓励具有多元知识背景的考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但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

(1)报考法学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其本科专业、硕士专业之一,应为法学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为0301)或者法律硕士;(2)选择报考法学跨学科导师的考生,其本科专业、硕士专业之一须为法学或所报导师指定的一个专业(报考说明见网站公告);(3)报考法学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本科专业或硕士专业须与交叉学科之一相同(报考说明见网站公告);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6.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条件:满足(一)中各项条件的同时,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2.保证毕业后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3.获得所定向省教育厅的报考资格;4.汉族考生原则上应具有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3年以上工作经历。

(三)现役军人报名条件: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相关规定办理。

(四)复试时考生须提交的材料(1)一寸免冠照片2张(2)有效身份证件(3)已盖章的准考证(4)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同等学力”考生需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交验学生证,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位者需交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书;(5)硕士阶段的成绩单(6)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专家推荐书”、“政治审查表”;(7)硕士毕业生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以及导师、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议材料,本人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材料;(8)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设想与研究计划;(9)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所要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校科研处公布的核心期刊名单为准)上独立发表的二篇学术论文。

(10)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复试报到时还须提交“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资格确认表”原件。

对于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材料或不提供上述材料者,将取消其考试、复试、录取资格。

(五)试行申请考核制的院系1.法学院:法与经济学专业2.中欧法学院:各专业3.报名条件申请人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我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条件;(2)取得学士学位;本科阶段学习为全日制,就读学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211工程”高校,拥有所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非“211工程”高校,海外著名高校;(3)取得硕士学位(含入学前可获得硕士学位的应届硕士研究生);硕士阶段学习为全日制;就读学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211工程”高校,拥有所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非“211工程”高校,海外著名高校;(4)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要求的体检标准,能够独立完成学业;(5)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突出的创新能力;(6)能在入学前将人事档案关系转至学校,且在校期间以全日制脱产方式学习。

4.提交材料请于12月20日前将报名材料通过中国邮政EMS寄至或送至学校,地址附后。

(1)《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表》(网上报名后,请自行下载打印);(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公章);(3)学士、硕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证复印件);(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硕士论文开题报告);(5)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预期目标等);(6)申请人认为能够代表自身学术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材料和能够证明自身外语水平的材料。

5.注意事项:(1)请将以上材料电子版/扫描版发至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邮箱:zfyz@。

(对于专著等材料可以只扫描封面)(2)缺少材料或材料不清晰、完整,则报名无效;所有报名材料概不退还。

6.专家推荐推荐书由推荐人填写、密封后,于12月20日之前,可采用以下方式送达招生导师:①直接通过中国邮政EMS邮寄给招生导师,地址附后。

②密封并在骑缝处签字后交给申请人转寄或转交,申请人本人不得查阅。

申请人须有3名专家做推荐人。

3名专家的组成须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指导教师1人;外校同行专家1人(中国政法大学之外);中国政法大学同行专家(非报考导师)1人。

如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指导教师与所申请导师为同一人,3名专家的组成须为:外校同行专家1人;中国政法大学同行专家(非报考导师)2人。

7.资格审查(1)资格审查时间:2013年12月20日—2014年2月20日(2)导师审核申请人材料,参考专家推荐书,于2月底之前提出参加面试考生名单,面试比例不超过5:1。

8.面试、考试(1)面试及考试时间:2014年3月15日—16日(2)根据导师建议,有关学院、中心组织同行专家组成面试考察小组(面试小组组成:导师任组长,3-5人),对申请人进行面试考察。

(3)考生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

9.录取(1)根据材料审核以及面试考察情况,导师正式提交“录取意见书”,提出拟录取意见。

(2)导师提出的拟录取意见,经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研究生院、监察处审核,报校招生委员会批准,并于5月中旬公布结果。

五、育明考博优秀学员寄语1.给自己找个必须考博的理由,每天提醒自己要加油。

2.不要太关注别人,关注自己的方法和进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3.记住:没有付出即没有收获,你花了多少时间,你就将收获多少。

4.除了睡觉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外,尽量少地浪费时间在参加别人的宣讲会上。

5.尽量多地利用各方资源,知道地越多,你会看地越清楚。

6.劳逸结合,追求梦想但也要给自己休息时间以恢复气力和更好地思索。

7.静下心来复习,给自己寻找一个安静的心境和安静的环境。

六、是否在考前联系导师考博联系导师是肯定的。

在初步定好考博学校之后,就要和所报考院校中的意向导师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招生名额,能否报考,这是我们考博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大多数考生会在九月中下旬与导师取得联系。

因为太早,学校里面直博名额什么的还没有确定,报考的导师也不清楚是否有名额;太晚的话,怕别的学生比你早联系就不好了。

一般情况下,导师对一个学生很中意的话,后来联系的学生,导师一般也不会答应其报考了。

在此说点题外话,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如果读研期间的导师有关系,可以尽量利用。

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凭着自己的本事也是可以和考博导师很好的沟通的,这就要看自己了。

通常跟导师初次联系,都是发邮件。

导师回复邮件的情况一般有几种:(1)、欢迎报考。

这种答复最笼统,说明不了问题。

我们可以接着努力和老师多沟通,看看具体的进展,避免出现初试之后却没有名额的情况。

(2)、名额有限,可以报考,但有竞争。

很多人说这样的回复不满意,认为希望很小一般会被刷。

其实这样还是比较好的一种回答,最起码导师没有骗你而且给你机会去证明自己,考的好就可以上。

(3)、你的研究方向和我一样......各种一大堆他的研究方向和你相关,欢迎报考什么的话。

不可否认,这是最好的情况,你可以放心的去考,一般不会出问题的。

但不排除偶然,像出现直博和本学校的硕转博名额问题,可能会给我们的报考和录取产生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