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

第九章政治发展
第一节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一、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
政治发展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兴起于西方的一个新的政治学领域。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阿尔蒙德、鲍威尔、派伊和亨廷顿等。

二、西方的政治发展观
政治发展概念是西方政治学的分支。

从传统政治模式向现代政治模式的转变。

政治发展的主要层面:
(l)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2)政治制度化水平;
(3)政治文化;
(4)政治参与;
(5)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三、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1、空想性;
2、忽视或故意掩盖人类社会政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3、对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政治发展的影响闭口不谈。

4、西方中心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一、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谓社会发展,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的过程,它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从纵向上看,政治发展分别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四个阶段。

从横向上看,政治要素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与其他社会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社会的整体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现,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治发展性质改变与政治改革
政治发展性质改变是指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向另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的过渡和变化。

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改变。

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具体标志。

导致政治发展性质改变和政治改革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政治发展归根结底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

三、当代政治发展的两个方向
政治发展方向问题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由一种性质的政治发展向另一种性质的政治发展过度问题。

当代世界政治发展是指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两种方向:一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四、政治发展途径:革命与改革
政治发展途径是指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问题。

一般说来.政治发展有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两种方式。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改革是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

第三节政治发展的不同道路与途径
一、道路:
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中国家道路
二、途径:革命与改革
政治发展途径是指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问题。

一般说来.政治发展有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两种方式。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改革是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

1.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主要是欧美国家的政治现代化,总的特点是历史自然发展的进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早已在封建母体中孕育成熟,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及其政治统治体系,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形成了代议制政治,奠定了政治现代化的基础。

其中最典型的是英国式道路、法国式道路和德国式道路
英国式道路
英国自“光荣革命”英立了代议制度的基石后,总是通过改革而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英国走了一条渐进的改革之路。

这种道路有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人民的坚决的、长期的、有组织的斗争;
二是旧统治者适时的让步。

英国式道路的国家在政治上相对稳定,是一条民族共进的道路。

法国式道路
法国自1789年的大革命后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又经历了数次革命,造成激烈的社会动荡。

从第三共和国起,骚乱和动乱虽然依然存在,但法国人不再以革命手段解决问题了,各派政治力量都运用合法手段,仿效英国同僚,规规矩矩地在议会大厅中以谈判来改变政局。

这就是法国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类似法国道路的有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墨西哥等。

德国式道路
在19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当薄弱,没有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

因此,法西斯主义上台。

法西斯主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也使自己的民族蒙难。

走德国式道路的国家有日本和意大利。

德国式道路是一条民族失败之路,国家在战争中失败,民族忍受屈辱,社会在强制中接受改造,民族在毁灭中再生。

2.社会主义的道路自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在一些欧亚国家成为现实,开辟了政治现代化的新道路。

作为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化的倡导者、计划者、推动者和实现者。

3.发展中国家的道路有的宣称实行“社会主义”,有的追求“第三条道路”,有的则试图移植西方政治制度。

但是,这些国家无论是在解决经济现代化还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遇到很多困难。

伴随经济发展的是暴力事件迭出,政权更迭频繁,政府领导不力,贪污腐化严重,新旧价值观冲突激烈,社会政治极不稳定。

发展中国家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认同。

第二,合法性。

第三,命令贯彻。

第四,政治参与。

第五,一体化。

第六,分配。

综观不同道路的现代化及全球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具有以下特征:
现代化是革命性的过程、复杂的过程、系统的过程、全球的过程、长期的过程、有阶段的过程、不可逆转的过程、进步的过程以及各国相互学习的过程。

在现代化过程,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是推动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一、政治体制的自我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分展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动力。

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建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第一层次,各种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关系及其运行制度。

第二层次,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

第三层次,政府(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三、经济发展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1、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2、启示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思考题:
1.西方的政治发展观。

2.对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评价。

3.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

4.革命的特征、产生的根源和条件。

5.改革的特征、改革的根源和条件。

6.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