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

区地震局积极谋划,认真制定宣传活动方案,联合区教育、民政、人防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为了进一步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社会民众的避震救助能力,我局认真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不断提高我市人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新沂市第二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为了做好防震减灾的宣传活动,协调各部门在活动周期间的具体分工和合作,共同做好本次科普周宣传活动,确保活动成效。

5月13日我局专题召开宣传周工作会议,就本次活动周工作进行布置。

二、创新方法,广泛宣传地震局干部职工全员出动,宣传周期间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月16日,我局会同市科普宣传领导小组在市体育场开展宣传周活动。

展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板、发放防震减灾等材料,共发放XX余份。

开展防震减灾现场咨询,解答群众提出的防震减灾知识疑问。

月17日在窑湾镇开展农村科普大集活动。

对村民进行了地震科普知识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当地村民讲解了地震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等,并向村民们发放了《农村居民抗震常识》、《灾害防御科普》等。

通过此次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切实增强了村民们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三、宣传气氛浓厚,普及效果显著。

这次防震减灾宣传科普活动,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业积极筹划,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提高公众的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构筑和谐发展提供防震减灾保障,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 5月9日至15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今年“”及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人们在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深入推进我县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创建工作目标,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等宣传阵地,广泛动员社会群众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强化意识、营造氛围,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二、活动主题“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三、活动内容在全国第8个防震减灾日到来之际,县规划组织志愿者24人深入12个建设工地现场,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工作,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具统计,新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中,我国占50%,唐山大地震死亡26万多人,汶川大地震死亡4万多人,因此,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很必要。

规划局与全县各部门一道,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在氛围营造上,该局开辟了防震减灾专题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局门户网站及时宣传报道相关活动,并及时录入江苏省文明网。

在对内普及教育方面,该局组织全体同志参观了洪泽县防震减灾体验馆,现场体验了地震灾害模拟、观看了5D科普电影、参加了虚拟仿真场景逃生训练,初步学会了正确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防震本领。

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甘洛县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凉山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凉震领办发〔XX〕3号)精神,切实遵循“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宣传工作方针,以“宣传科普年”为主题、以“依法宣传,科学减灾,主动防灾,有效避灾,服务社会”为拓展,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统筹部署按照州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实施方案要求,我县制定并印发了《甘洛县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实施方案》,从工作主题、工作主线、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要求等方面对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进行统一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牢牢把握“宣传科普年”这一主题,突出以知识大宣讲、媒体大宣传、资料大赠送、影片大播放、课堂大进入“五大”工作内容为宣传重点开展宣传活动。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认真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建立健全了宣传工作机制,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主题鲜明。

二、同步推进,强化宣传(一)统一启动仪式,营造宣传氛围。

5月12日9时,县政府组织防震减灾、应急办、宣传部、科协、安监局等部门在新政府街面设置宣传点,与全州同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启动仪式,县委办、公安局、计生局、气象局、普昌镇、坪坝乡等单位分别在经适房小区、街面、集镇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宣传点,以横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画、接受群众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拉开了全县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序幕,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五大”宣传活动,提升宣传效果。

1.知识大宣讲。

一是各乡镇、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村“三职”干部培训会、职工会,在干部职工中宣讲党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宣讲地震基本知识、应急救援常识,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为下基层宣讲作了知识铺垫。

二是部分乡镇将职工分成多个宣讲工作组,分赴各村和辖区学校,采取村民会议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相结合的形式,面对不同人群宣讲家庭遇险救援方法、家中老人和儿童面对地震如何自救等知识,提高了基层群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是县公安局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在在编在岗民警中开展宣讲,并对看守所、行政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三所”在押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与县武警中队配合,模拟发生地震,组织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组织交警大队、禁毒大队、法制大队、治安大队、刑侦大队、派出所、分局民警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开展涵盖交通安全、禁毒防艾、防震减灾、防火防盗、防骗的教育活动,对《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中小学生安全出行》等知识进行宣讲,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是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校在学生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实现了100所学校、30000多名学生全覆盖。

五是县委政府组织召开“甘洛县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大会”,邀请中国地震局专家徐德诗同志作“走近地震,远离灾难”为主题的防震减灾知识专题讲座,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家领导300多人聆听了讲座,受益匪浅。

据不完全统计,知识大宣讲期间,全县设集中宣传点7个,制作宣传横幅8条,张贴宣传标语和挂图36张,制作展板14块,利用广播喇叭宣传327次,举办各类讲座(含学校)200多场次,举办知识竞赛1次,接受群众咨询750人次,开展安全排查107次,开展应急演练131场次,累计参演人员46846人,发放宣传资料14771分(册)。

2.媒体大宣传。

一是各乡镇、学校利用广播喇叭开展语音宣传。

全县28个乡镇、227个自然村、100所中小学校通过广播喇叭向农村村民、学校师生宣讲地震基本知识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技能。

二是在县城街道利用LED电子显示屏,全方位、多角度滚动播放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光碟,通过生动的影像视频资料开展宣传,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三是“”期间在甘洛电视台播放防灾减灾专题纪录片。

具有收视条件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在家收看了电视专题片节目,收视覆盖率达85%左右。

四是全县社会各阶层群众,利用手机、微信、电脑网络等新兴媒体阅览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有的还互发信息进行互动宣传。

五是利用甘洛政府网、甘洛外宣网、《甘洛风》等平台,登载防震减灾宣传信息,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3.资料大赠送。

在“宣传科普年”启动仪式上,向公民发送防震减灾宣传资料XX多册,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发送宣传资料1XX 多份,全县累计发送宣传资料14771份(册),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宣传资料。

4.影片大播放。

一是县广播局在电视台播放防灾减灾专题记录片6次。

二是部分乡镇放影队组织村民收看《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自救措施》、《惊天动地》等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专题影视作品,通过直观再现地震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进一步唤起了基层群众对防震减灾的关注,教会了群众如何正确应对地震灾害。

三是各中小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视频,组织学生观看防灾避险、应急自救等地震科普知识和逃生技能,提高了学生正确防范地震的能力。

5.课堂大进入。

一是各中小学校按照年初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将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以班为单位,每月开展1次防震减灾知识课堂大进入专题讲座,促进了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在学校实现了常态化。

二是县委党校以中青年培训班和乡科级领导培训班为契机,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干部在职教育培训内容,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决策能力。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广泛宣传,强化了各级各部门防震减灾的责任意识,增强了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深度,打牢了群众防范地震灾害的心理基础,提高了群众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应对灾害的能力,为实现救灾有序、实现社会稳定、实现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目的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单位对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麻痹松懈思想。

二是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关注度不高,存在侥幸心理。

三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从形式、内容、效果及服务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特别是涉及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推广使用抗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内容宣传力度欠缺,有待提高。

下一步工作要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共同参与。

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遵循“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宗旨,以提高全社会综合防御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广度、提高宣传深度,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到2020年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