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国家及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范围涉及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公共行政和国际政治等领域国内高校的院一般都设有政治学系或政治学和行政管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政治学专业,欢迎阅读。
一、选题背景
2011年初埃及爆发了“一·二五”革命,在短短十八天的抗议后,维持了近30年专制统治的穆巴拉克在民众要求民主、自由和改善民生的**声中狼狈下台。
这场动荡本质上是埃及政治和社会转型进程的一部分。
埃及是中东地区政治现代化转型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案例。
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在军队、穆兄会等各派政治势力的博弈下开始了经济和政治转型,从威权政体逐渐向更加开放的民主政治过渡。
而在这一进程中,埃及政治精英的嬗变和分化组合深刻地影响着埃及政治转型的进程,同时,政治转型进程本身也在不断的对政治精英的态度、主张及其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埃及的政治转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治精英的决策。
70年代后的发展中国家转型进程也证明了政治精英在政治转型进程中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
埃及的历史发展和特征使得其有着深厚的威权主义传统,民众普遍没有经过现代政治文化和历史熏陶,因而政治转型必须有强有力的精英的引导。
转型不会自发实现,政治精英的价值判断和战略选择往往决定着一国政治转型的路径和最终结果。
埃及的政治转型实际上就是各派政治精英的选择过程,也是精英之间妥协的结果。
在威权统治下被压制了几十年的民众似乎终于迎来了重新选择国家发展道路和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更加开放已经成为埃及政治转型的大势所趋。
但是,埃及随后的政治转型进程却出乎人们的预料,威权统治的垮台并没有给埃及国家带来稳定,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混乱。
一方面,比革命前更加频繁的**游行、罢工、抗议,“街头政治”成为了民众表达政治意愿的常态;另一方面,各派政治精英为国家权力和政治转型的主导权展开激烈的争夺,成为埃及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转型中的埃及更加的无序和混乱,政治转型进程仍然困难重重。
本文认为,这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威权统治被推翻的同时,权威也被推翻了,整个转型过程缺乏权威的政治精英的领导,同时政治精英之间矛盾重重缺少共识和妥协。
本文源于一个具体的困惑,即埃及的政治转型进程为何持续动荡,充满各种波折。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精英理论,把埃及政治转型纳入到了精英主义的视角中。
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人们往往把政治转型的成功与否归因于一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市民社会、工业化等宏观因素。
但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宏观因素并不能完全决定埃及的政治转型进程。
对于后发国家,在各项条件都不成熟的条件下,政治精英所发挥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本文的正文分为政治转型的精英主义分析视角、政治精英的不妥协、缓慢进行中的埃及政治转型和如何构建政治转型四个部分。
从解释为什么选择精英主义来分析埃及政治转型,到阐释政治精英围绕转型主导权之争,再到分析政治精英不妥协对埃及政治转型的影响,最后探讨政治精英如何在未来实现埃及的政治重建,试图厘清整个埃及政治转型的脉络,并为中东地区其它国家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