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1目录工程质量责任制(1)施工测量复核制度(8)施工图交接及现场核查制度(10)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2)开工报告上报制度(16)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20)工程质量自检签认制度(21)工程质量验收制度(23)培训上岗制度(25)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26)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制度(27)质量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8)工程质量责任制工程质量责任制,是项目部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明确规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生产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应负责的一项基本制度。
项目分部各级领导、职能部门都要明确各自的质量职责,齐抓共管,共同搞好工程质量工作。
项目经理质量职责项目经理对本标段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一.具体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工程质量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程、规则等。
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各工种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并检查、督促、落实执行。
二.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例会,分析工程质量情况、发展趋势,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并付诸实施。
三.在施工前,组织工程部编制好质量保证措施,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本项目部没做过的工程,都必须单独编制质量保证措施。
四.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
隐蔽工程、质量通病要进行重点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题要定人、限时解决。
五.充分发挥质量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作用,尊重和支持他们的“三大权力”,不要安排他们做非本职工作,保证他们履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职责。
六.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要立即赴现场处理。
支持组织调查,提出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报公司审批。
项目副经理质量职责项目副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本标段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一.具体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工程质量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程、规则等。
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各工种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并检查、督促、落实执行。
二.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例会,分析工程质量情况、发展趋势,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并付诸实施。
三.在施工前,组织工程部编制好质量保证措施,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本项目部没做过的工程,都必须单独编制质量保证措施。
四.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
隐蔽工程、质量通病要进行重点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题要定人、限时解决。
五.充分发挥质量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作用,尊重和支持他们的“三大权力”,不要安排他们做非本职工作,保证他们履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职责。
六.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要立即赴现场处理。
支持组织调查,提出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报公司审批。
总工程师质量职责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本标段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及直接技术领导责任。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程质量管理方针、政策。
贯彻执行国家科技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施工规范、规程、条例、规定和技术标准。
二.负责审批有关技术文件、施工方案、安全设计(安全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对已批准的施工方案、安全设计(安全措施)进行实施。
三.组织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及生产班组等人员,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四.组织干部、员工的工程质量教育,提出预防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五.按有关规定,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质检工程师的职责、权限一.监督检查本单位对国家、行业及公司颁发的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二.负责隐蔽工程的复检签证,配合监理单位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签证工作;三.参加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及预防措施,督促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四.参加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并按规定签证。
参加工程的预验及工程验交工作;五.检查工程材料、半成品出厂的各项证明、试验报告及施工记录情况;六.审查验工报表中已完工程的工程质量,并按规定签证;七.对不按规定施工、违反施工工艺或施工操作规程等情况提出要求,必要时可签发“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或“停工整顿通知单”。
遇有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作业行为,有权暂停施工,并立即报告工程负责人处理;八.有权越级反映工程质量情况;九.参加编制质量发展规划、质量目标、年度质量计划和质量改进措施,参加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的审核、贯标工作;十.参加技术和生产会议、参加“四大检查”(开工前、施工中、隐蔽工程、定期检查),并按规定及时提出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
十一.安质室质检人员要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如发生以下工作失职行为,要追究其相应责任:一)发现损害质量的行为不加制止而酿成质量事故者;二)未认真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或无故缺席而酿成质量事故者;三)发现质量事故不如实报告或对事故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袒护者;四)进行内部验工签证未按规定进行审查者。
项目架子队队长质量职责架子队队长对本架子队的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一.具体执行公司及项目分部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条例、规定、制度、细则、措施。
每半月召开一次有工程技术人员、领工员、质检员、班(组)长参加的质量例会,总结半月的质量情况,检查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情况,布臵下半月质量工作,并作好记录备查。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1目录一、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框图(1)二、工程质量责任制度(2)2.1 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职责(2)2.2 项目部总工程师质量管理职责(3)2.3 项目副经理质量管理职责(3)2.4 安全质量部部长管理职责(4)2.5 安全质量部人员质量管理职责(5)2.6 综合管理部部长质量管理职责(6)2.7 物资设备部部长质量管理职责(6)三、模板保养维修及管理制度(8)3.1总则(8)3.2模板保养维修(8)3.3 模板的管理(10)四、文件资料、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3)4.1 总则(13)4.2文件资料管理制度(15)4.3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6)五、施工设备、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18)5.1 项目部的责任和义务(18)5.2 设备进场检验的原则(18)5.3 搬运(20)5.4 储存(20)六、工序协作和劳务用工制度(22)七、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6)7.1 技术资料的管理形式。
(26)7.2 技术资料的范围(26)7.3 基础技术资料的填写(27)7.4 基础技术资料的管理(28)八、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及签认制度(29)8.1 检验批(29)8.2 分项工程(29)8.3 分部工程(29)8.4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填写(29)8.5 “三检”、“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制度: (30)8.6 先试验后施工制度(30)九、物资(材料)检验、试验与计量管理制度(32)9.1进货检验和试验(32)9.2 计量管理(33)十、施工图纸审核制度(34)10.1 施工图纸审核分工(34)10.2 审核重点内容及审核要求(34)10.3 施工图纸现场核对的程序(35)十一、施工技术交底制度(37)11.1 技术交底范围和责任单位。
(37) 11.2 技术交底工作的实施与检查(38) 11.3 交底资料归档要求(39)十二、工程施工日志填写制度(40)十三、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42) 十四、质量信息管理制度(43)十五、质量事故报告制度(44)十六、检查评比、奖励和惩罚制度(48) 十七、关键岗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51) 十八、机械设备检修、养护管理制度(52) 18.1 总则(52)18.2 机械设备检修管理(52)18.3 机械设备养护管理(54)十九、质量问题分析制度(56)19.1 总则(56)19.2 质量问题分析(56)二十、质量三检制度(59)二十一、工序交接验收制度(60)二十二、产品防护制度(64)22.1 总则(64)22.2 产品防护制度(64)二十三、附则(68)一、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框图二、工程质量责任制度2.1 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管理法规,执行集团公司、公司、指挥部的各项制度。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部的委托授权人,在公司、指挥部的领导下和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
2、全面负责本作业队质量管理工作。
3、按照合同要求,统一领导和管理所辖作业班组的施工生产。
4、定期检查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组织对项目工程质量的检查及评审,对发生的不合格项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5、负责组织工程交验、组织编制竣工文件和工程总结。
6、根据指挥部、项目部的管理规定,结合作业队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7、接受建设单位(业主)、设计、监理、项目部及当地政府的工作指导,并主动积极地与其搞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8、贯彻实施、落实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对本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负责。
9、积极配合项目部一体化管理体制体系的内、外部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认真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在限期内落实整改。
10、负责按照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要求落实各项工作。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1目录一、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框图(1)二、工程质量责任制度(2)2.1 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职责(2)2.2 项目部总工程师质量管理职责(3)2.3 项目副经理质量管理职责(3)2.4 安全质量部部长管理职责(4)2.5 安全质量部人员质量管理职责(5)2.6 综合管理部部长质量管理职责(6)2.7 物资设备部部长质量管理职责(6)三、模板保养维修及管理制度(8)3.1总则(8)3.2模板保养维修(8)3.3 模板的管理(10)四、文件资料、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3)4.1 总则(13)4.2文件资料管理制度(15)4.3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6)五、施工设备、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18)5.1 项目部的责任和义务(18)5.2 设备进场检验的原则(18)5.3 搬运(20)5.4 储存(20)六、工序协作和劳务用工制度(22)七、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6)7.1 技术资料的管理形式。
(26)7.2 技术资料的范围(26)7.3 基础技术资料的填写(27)7.4 基础技术资料的管理(28)八、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及签认制度(29)8.1 检验批(29)8.2 分项工程(29)8.3 分部工程(29)8.4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填写(29)8.5 “三检”、“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制度: (30)8.6 先试验后施工制度(30)九、物资(材料)检验、试验与计量管理制度(32)9.1进货检验和试验(32)9.2 计量管理(33)十、施工图纸审核制度(34)10.1 施工图纸审核分工(34)10.2 审核重点内容及审核要求(34)10.3 施工图纸现场核对的程序(35)十一、施工技术交底制度(37)11.1 技术交底范围和责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