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篇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家乡的变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家乡的变化我的家乡在皖北农村,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家乡这几年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衣食住行文卫几个方面,家乡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穿衣由简单朴素,难以保暖,到华丽大方,结实舒适。
现在的农村人摒弃了曾经的单调乏味的服饰,换上了色彩艳丽的品牌服装,保暖已不是主要的追求,经济舒适逐渐成为最终目的。
原来的追求填饱肚子,现在的追求饮食营养健康。
农民种地原来种地缺乏专业知识,亩产几百斤,还得缴纳农业税,现在农民种地有了技术,知识增加了,亩产千斤以上,同时种地还能得到国家的补助。
农村还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收割机,水泵,插秧机,大型的机械让原本复杂的劳作变得简单。
农村劳动力剩余,继而吸引了大批投资商到农村办厂,既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又能利用农村成本低的优势,实现了互利双赢。
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加上国家的优惠政策让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生活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以前的建筑多以低矮的草房土房为主,现在大部分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平房,条件好的盖起了小洋楼,有的年轻人在外工作还选择在城市里买房。
室内的家居设备也信息化,现代化。
原来用电都困难,使用的是煤油灯,土质锅灶,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现在用电那是最最基本的,室内从白炽灯过渡到了节能灯,彩电已不足为奇,液晶电视开始受到亲睐;农民也开始接触到了计算机,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真正体会到了地球村的感觉;太阳能,冰箱,洗衣机,电磁炉等等,全都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通讯方面,每家每户都装上了固定电话,手机也越来越普及,人们享受到了无线通讯的快捷与方便。
以前的农村,通的是最难走的泥路,路上跑的是笨重的大三轮,手扶车,牲畜拉的车走起来颠簸不用说,还扬起漫天灰尘;现在村村通上了平坦的水泥路,国家的汽车下乡让有条件的家庭配上了面包车,小轿车。
摩托车,电动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代步工具。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还通上了公交车,远近交通都很方便。
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国家重视三农,努力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搞三下乡活动,使得农民的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原来的上不起学,买不起书,到现在的义务教育,设立助学金等,农村孩子摆托了文盲的束缚,接收到了文化教育,素质提高了。
老一代农村人深刻体会到了没文化的痛苦,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鼓励读书,期盼能把孩子送到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村的孩子发奋读书,考高中,考大学,乃至出国深造,在外打拼,让农村人都扬眉吐气了。
原来农村人看病难,没钱看病,也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大病小病都没个着落。
而现在,农村的卫生条件大为改善,药店,诊所,大的医院都基本上能解决农民的身体问题。
为了照顾农村,国家还给农村办了医疗保险,看病报销让农村人看病更加省钱,农民有病不再拖延,健康状况较以前提高了许多。
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改变了中国的道路,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生活必然奔小康。
篇二:暑期个人社会实践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暑期个人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选题】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考察【社会实践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到XX年为止,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于世界第一,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7500美元,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
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与此同时,各项事业都在不断进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社会实践目的及意义】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在实践中不断经受着检验。
为了响应学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同时又想到了家乡近十几年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人选择经济建设方面的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进行考察,力求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理论学习奠定实践基础,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对国情和社会的认知,以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社会实践内容】这次的考察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我从环境、旅游业、文化和教育这四个方面入手,分别调查了近十几年来,改革开放为我的家乡带来的种种变化。
首先,我在放假的第一天,下火车回家的路上,留意了环山公路两旁近年来的绿化情况以及山上的植被覆盖情况,发现跟几年前相比,道路更宽了,安全设施有所加强,且漫山遍野的都是绿色,几年前光秃秃的荒山早已不复存在。
几十公里的道路两旁栽满了各色鲜花,在这炎炎烈日下给我的心情增添了一抹亮彩,感觉一路的疲劳似乎都减轻了。
下车后,呼吸着与沈阳这种重工业城市截然不同的家乡的新鲜空气,久违的熟悉感令人倍觉亲切。
但是在我从县城换乘大巴回家的路上,路过小河上的大桥的时候,看见了一条满是垃圾的臭水沟。
这条臭水沟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还是清澈的,我们经常在放学后跟着大一点的哥哥姐姐去那里摸鱼玩。
然而,自从一座三鹿奶粉厂建在小河附近后,小河的水逐渐变成乳白色,渐渐开始散发出恶臭,小河附近的花草全都死了,也再也没有小鱼给我们摸了。
虽然三鹿奶粉厂促进了家乡养殖业的发展,村里的人也因为养牛越来越富有了,但我仍然怀念那条学校前清澈的小河。
后来奶粉厂倒闭了,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小河里的水一年一年的在减少,现在到干旱炎热的夏天时,已经看不到一滴水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越来越富裕,国家越来越强大,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
而这20年内,中国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的目标,首先离不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支撑。
一些经济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是以我们的生态文明为代价。
看着家乡环境一天一天的在变差,我不禁想问,以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换取优渥的物质条究竟值不值得。
虽然我现在还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我希望将来能够运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减轻工业发展条件下资源环境的沉重负担,还人们一条干净的小河,一口新鲜的空气。
假期回家后的第二天,由于学校放假相对其他高校较晚,我在小伙伴们的焦急等待中终于和她们汇合了,然后我们相约去承德两个著名的景区—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开始了为期四天的旅行。
顺便开始我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项内容,即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不久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
在百废待兴、难关重重却又充满光明前景的经济社会里,一个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行业———中国旅游业,迎来了起飞、赶超和跨越的30年发展历程,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旅游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幅员辽阔,山水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是旅游资源大国。
就现代旅游业的起点而言,中国比西方国家晚了近百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8年,旅游业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的是民间外事接待的功能,不具备现代产业的特征。
1949年至1977年,全国入境游客接待量合计不到70万人次。
同期,世界旅游业经历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在30年间增长了近33倍。
从1978年开始,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借改革开放之力,得改革开放之利,经过30年发展,在国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树立了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增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在国内,形成了上下重视、多方参与的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业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成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和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富于活力的重要力量。
家乡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近些年来飞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由于家乡地处满族自治县,大多数居民为满族人,所以祖先留下的一些建筑及文化风俗,成功的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脚步。
其中以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最为有名。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
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
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XX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木兰围场--代皇家猎苑,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
"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
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
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和旅游为主,史称"木兰秋狝"。
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这次去这两个景区,我感触颇多,首先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施方面,比以前更加先进,绿化条件良好,整个景区风景优美,在炎热的夏季,也能给人一股清凉之感。
但是据我的调查,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我走访了景区里的一些游客,根据他们反映的一些情况,发现景区内存在着严重的收费不合理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在全国的景区似乎都非常常见,大家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要在景区内买东西的共识,希望这种现象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改善。
另外我观察了两个景区的票价标注板,发现承德地区的旅游门票票价要高于中国平均水平,但是具体原因尚未知晓。
回家休息两天后,我开始注意家乡最近的文化活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教育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更要注重农民整体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