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8分)1. (28分)古诗文默写:①陶渊明身居闹市,耳边心中却“无车马喧”的原因是:________ , ________。

诗中表现作者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②《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优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写朋友友谊深厚不舍分离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③《滁州西涧》中,衬托诗人悠闲宁静心境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④《江雪》中柳宗元通过形象反映自己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坚强不屈的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⑤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以动衬静,烘托怀才不遇,孤独寂寞心灵的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⑥“推敲”二字的典故源于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________ , ________。

”⑦《西江月·遣兴》中表现词人倔强性格的细节描写是________ , ________。

⑧《采莲曲》中,把采莲女和自然美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与“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⑨周邦彦的《苏幕遮》被王国维赞为“能得荷花之神理者”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⑩《芙蕖》中运用对偶句式,突出芙蕖的清凉和清芳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1分)2. (12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含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反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zhāo示。

(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zhāo装订________示(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3)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4)请仿照画线句,续写一个句子。

3. (9分)2013,汉字掀起了“最炫民族风”。

许多市民开始拿起字典学习汉字,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写字板代替了键盘。

下面是我市举行的“我与汉字”活动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实践。

(1)请你根据“云”字的演变过程,写出其中两个“云”字的字体。

(2)古语云:“武官不怕死,文官不怕财。

”请你根据示例趣说汉字。

示例:“腐”:衙府里的人天天吃肉,不腐才怪。

“败”:________(3)调动思维,趣味竞猜。

山东新闻(打一文学字名字)________(4)一位网友发了一段对汉字的赞美词,请你在划线处续写两个句子,写出你的赞美之意。

我常常为面前跳跃着的一个个方块的字符而动情。

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玩耍嬉戏,像________ ,像________。

每每这时,我就想将它们带出方格,去大自然中尽情舒展,享受自由的快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4. (1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陆游①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家乡浙江山阴之时。

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

(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5.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朝服衣冠朝晖夕阴B . 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C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D . 吾妻之美我者执策而临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 . 文章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 . 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 . 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 (20分)现代文阅读昆明的雨汪曾祺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②“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③我想念昆明的雨。

④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⑤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⑦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莱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⑧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茵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土从,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

有一种茵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

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

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

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⑨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冢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⑩雨季的花是缅桂花。

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一.云南把这种花叫作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

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殊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⑪我想念昆明的雨(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2)分析文中画直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3)第③段和第⑩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4)《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

结合文本,斌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7.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944年春,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诺曼底空投了伞兵,青年安道特就是其中之一。

安道特着陆后,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农舍,他朝那房子奔去,急急地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岁的法国女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