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爱岗敬业心得5篇

教师爱岗敬业心得5篇

教师爱岗敬业心得5篇【篇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音希声,大爱无形,这是对爱岗敬业精神的生动诠释,爱岗敬业,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使人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着热爱,在岗位上演绎精彩人生。

爱岗敬业,知行合一也正是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践行,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抓实“学”这个基础环节,扭住“做”这个关键落点,爱岗敬业,立足本岗位,热爱自己的岗位,钻研自己的岗位,坚守自己的岗位,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扎实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我们在行动!基础在学,要知使命履义务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模范践行党和国家事业的过程中,要按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做合格党员,做党员该做的事。

《博望烧屯》第一折首次提到“修身养性”。

古人所云,是想提醒我们要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想每名共产党员也同样需要“修身养性”。

修炼党员金身。

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中:包括学习党的理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维护团结等等。

我个人认为“执行党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尤其重要。

我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会认真完成领导和同伴交予我们的每一项任务,服从组织分配,不怕苦累,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练就扎实过硬的本领,砥砺前进!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但我更是一名党员。

在学习党章党规的过程中,我自觉用党章对自己进行严肃深刻的党性洗礼和锤炼,努力做到做到一言一行不忘党员身份,一举一动发挥表率带头作用,敢于亮出党员的身份、挺出党员的姿态。

真金不怕火炼,就是要确保党性金坚,经得起烈火考验。

在园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学系列重要讲话中加深对党章党规的理解,在学党章党规中深刻领悟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把合格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提升自我,砥砺前进!培养崇高党性。

加强党性修养筑牢防线,保持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思想上不失守,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提高党性认知,做到执行命令雷厉风行、落实指示毫不含糊、遵守规定不打折扣,切实把党的纪律装在心里、印刻在脑中,做到心有所惧、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关键在做,让行动彰显信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支撑着我们一路砥砺前行。

信仰的践行和坚持,时代更迭,形势变化,在而今,这份信仰依然是最值得坚持和践行的。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彰显自己的坚持与信仰!热爱岗位,爱我所爱,对岗位的热爱成功地浇铸了感情基础,干一行爱一行。

教师的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其中的乐趣真是太多了!一句“老师,辛苦了”“老师,我想你了”“老师,你真好”…当假期临近,孩子们围着你时的恋恋不舍;当教师节到来,铺天盖地的祝福从四面八方涌而来;特别是当你费尽周折,终于把一个顽劣无比的孩子拉入正途的时候,这种成功的喜悦,又有谁能体会得到?钻研岗位,立足于本岗位,在学言学,不断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夯实基础,把握每次可以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不断提升自我。

在平凡的岗位上,我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是有理想有抱负,敢拼搏的一代,认真完成领导和同伴交予我们的每一项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练就扎实过硬的本领,步履铿锵地向前,不落俗套。

坚守岗位,坚定信念,每一年,每一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孩子,我都愿走进他们,陪伴他们。

从小班的哭哭闹闹到大班的老师辛苦啦,一年年,一代代的成长,是爱的陪伴,是爱在流动,是责任的传承。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是五彩缤纷的云彩,才把天空装扮得绚丽无比,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才把大山堆砌得雄伟壮观!同样的道理,是性格迥异的学生,才让我们的教育事业丰富多彩!不仅要有爱孩子之心,之德,更要有善教之能,之才。

心里装着每一个孩子,每一天我都用爱、用心编织匹匹七彩锦缎,与孩子们一同编织未来的梦。

做老师的时间越长,就越懂得一个老师的责任。

注重在本职岗位上磨练自己,尽职守责,安心岗位,勇于拼搏,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完成每一项工作。

积跬步得以筑未来!知行合一,我誓为教育增光彩总书记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曾语重心长地勉励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教师,即做好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这好似冬日里傲风傲雪绽放的梅花精神,鼓舞和指引我们向前。

“三尺讲台”上的坚守。

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坚守,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并把这种坚守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眼里,都记在他们心里,深深影响着他们。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锐。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志存高远,谨言慎行,在一点一滴中诠释师爱的伟大涵义,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孩子的心智成熟。

“梦之队”的筑梦人。

我虽不是民族复兴的“梦之队”,但可以做一名浇筑梦想的工程师。

用爱心耐心用心责任心去浇灌我花圃中含苞欲放的花儿,教师的爱更具放大效应。

从点滴入手,以情带情,以爱促爱,让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把爱的薪火燎原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让整个班级都涌动着爱的洪流;我虽不是解决问题的行家,但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我愿成为孩子们最值得信赖的好导师、好帮手。

我虽不是改革强手,但我可以在我的工作中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理念,学习扎实专业知识,让教育改革之种落地生根,日久弥新地坚持、进取。

生于斯而长于斯。

我热爱这片热土,更热爱我选择的教育事业。

青山绿水,金江潺潺。

我愿化作青山深处一颗微微的小草,贡献青春,为生机盎然的港城教育事业增光添彩;我又愿变成一朵小小的浪花,汇聚成江河,共同托起教育的巨轮,扬帆远航,永不停息!【篇二】古语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

多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伴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开启着孩子的心智,书写着人生的真理。

我自豪,因为我就是这样一名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无悔,因为爱与责任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执著的追求!师爱,是教师之灵魂。

这种爱要求是一种崇高的爱,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教师就是那一个“爱别人孩子”的神。

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也就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但是,这种爱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父母的爱:我们不能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要把学生装在心里,对他们倾注着全部的心血,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生病时嘘寒问暖,困惑时解疑答惑,颓丧时鼓舞激励,迷茫时指点方向……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我们要用我们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

这样,我们的价值就能得以尽可能大的体现,我们也就可以无悔自己的选择了。

责任,是教师之本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师必须牢牢地树立起责任意识。

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组成。

然而,“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性感。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的基本任务。

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几十双渴望的眼睛时,教师要有把他们教育成才的责任感。

为了传授知识,我们有责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经常阅读专业书籍,积极参加研修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也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这就是教师的责任。

作为教师,为人师表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崇高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有负责任的意识。

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我们才会敬业、乐业,也才能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爱与责任,相得益彰。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责任”也是辨证的统一。

“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

“爱与责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需要全体教师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篇章,教师的指导、鼓励、赞美、欣赏和支持,永远是学生最好的礼物。

透过爱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祛除心中的不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担负起我们肩上的责任。

我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我无悔选择做一名教师。

爱孩子、关切孩子是我今生执著的追求。

我愿意用一颗最纯真心培养未来祖国的花朵。

幼苗是参天大树的起点,小溪是大海的起点,砖瓦是高楼大厦的起点,爱是教育的起点。

永恒地去坚持这样一个真理吧:爱,是教育的起点!让爱与责任成为一个无声的诺言。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每位教师的爱与责任!愿“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

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篇三】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的崇高风范。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作出表率,《韩诗外传》中提出“智如泉源,行为可以表仪,人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行动上,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第一,思想品德上,遵纪守法。

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高尚的情操与品德面对学生,承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第二,在语言文明方面,用纯洁、文明、健康的语言,不夹杂地方土语,用语要文雅、优秀,语调要和-谐、悦耳,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切忌用低级庸俗、粗鲁无礼的语言秽语。

现在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

因而对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受到挫折之后,不善于言语的学生积压在心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对教师的反感、厌恶,从而厌学、逃学,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伤痕,甚至会直接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其次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

言简意赅,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切,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才会具有感召力,才能让学生把美好的思想与知识带进心田。

同时,语言要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溢于言表,才能充分显示生命力,才能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