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1. 陈独秀被称为“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A. 领导“百日维新”B.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C. 发起新文化运动D. 建立中国同盟会2.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

”这份出版物应该是()A. 《时务报》B. 《新青年》C. 《民报》D. 《申报》3.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以下是小张同学为“救治行动”寻找相关史实,其中不正确的是()4. 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为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爱国运动5.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A. “民主”与“科学”B. “自强”与“求富”C. “民主”与“共和”D. “扶清灭洋”6. 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①《每周评论》②《万国公报》③《新青年》④《民报》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7. 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A. 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北伐战争B. 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C.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D.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8. 历史学家唐德刚谈到新文化运动时说:“白话文运动,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

”“他”指的是()A. 李大钊B. 胡适C. 陈独秀D. 鲁迅9.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

”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10. 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 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D. 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材料题1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向封建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意识、旧政治猛烈的开火,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孙风《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请回答:(1)据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它的兴起距今多少年了?(2)据材料二,陈独秀提出“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方法是什么?(3)综合以上材料,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救治了中国的黑暗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12. 阅读下列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1)材料中“德先生、赛先生”指什么?(2)此材料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3)领导此事件的人物有哪些?答案和解析【答案】1.C2.B3.D4.C5.A6.B7.D8.B9.C 10.B11.A12.(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 emocracy”(民主),“赛先生”指的是“S cience”(科学)。

(2)据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材料说的是新文化运动。

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

故答案为:(1)民主,科学;(2)新文化运动;(3)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

【解析】1.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发起新文化运动。

故选C。

本题以陈独秀被称为“文化伟人”“政治名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2. 据“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

”可知,这份出版物应该是《新青年》。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选B。

本题以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青年》。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3. 据所学知识可知,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这些救治行动是指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这四种表述有关的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故D搭配错误。

故选D。

本题以把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4. 据“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为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故选C。

本题以陈独秀说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但它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绝对肯定的偏向。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5. 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选A。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特点和曲折艰辛。

6.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为了宣扬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每周评论》和《新青年》。

故选B。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7.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1945年;解放战争发生于1945年8月-1949年9月。

故选D。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掌握这一时期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

解答本题需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8. 据“白话文运动,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

”可知“他”指的是胡适。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

故选B。

本题以历史学家唐德刚谈到新文化运动时说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9. 据“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

”可知,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故选C。

本题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0.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1. (1)据材料一“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向封建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意识、旧政治猛烈的开火,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