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轧联合机组机架控制

酸轧联合机组机架控制

Ref
位置内环
S 磁尺
伺服阀
液压辊缝控制(RGC)
主要内容
概述:检测及执行单元等; 控制模式 :辊缝控制,轧制力控制; 控制技术 :伺服阀特性补偿,泄漏检测等; 辊缝标定 ; 机架安全 ;
2020/11/21
液压辊缝控制(RGC)
概述
操作侧
驱动侧
液压辊缝控制功能(HGC)主 要实现机架的辊缝或轧制力控制,以 及倾斜控制或轧制力差控制。
2020/11/21
系统结构(外环-内环)
MFC
ITC
ITC
ITC
ITC
THFF
THFB THFF
RGC
RGC
RGC
RGC
RGC
THFB VC
VC
VC
VC
Mon
2020/11/21度外环
AGC_Corr
Ref
S
磁尺
位置内环
伺服阀
2020/11/21
张力外环 ITC_Corr
酸轧联合机组 机架控制
演讲人:**
2020/11/21
主要内容
液压辊缝控制,简称为HGC( Hydraulic Gap Control),或 者RGC(Roll Gap Control)。
机架间张力控制,简称ITC( Interstand Tension Control)。 自动厚度控制,简称AGC(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关闭辊缝
该侧切换为轧制力 控制
两侧均达到最小轧制力
该侧加载至最小轧 制力
加载轧制力至标定 轧制力
2020/11/21
转动轧辊,获取新 的零辊缝位置
记忆辊缝
打开辊缝,并换辊 加载至标定轧制力
换辊完毕
将当前辊缝标定为 记忆辊缝
获取新的零辊缝位 置
液压辊缝控制(RGC)
机架安全
辊缝锁定
急停按钮; “机架锁定”按钮; 辊缝倾斜(轧制力差)超限; 检测元件(SONY磁尺,压力传感器)故障 伺服阀(泄漏检测,阀芯反馈等)故障;
其中,Ps为系统压力,△P为伺服阀入出口压力差。 由于进出油两种情况下入出口压力差不同,所以补偿增益也需要
分两种情况考虑
2020/11/21
液压辊缝控制(RGC)
伺服阀特性补偿
3-way
Pm
k_cl
3
2
1
0
0
25
50
75
100
主腔压力 [%Ps]
Pm
K_op
3
2
1
0
0
25
50
75
100
主腔压力 [% Ps]
Actual FR
FR Setpoint 2
Diff.FR Setpoint 2
FR Setpoint DS
Ramp
Ramp Ramp Ramp
Gap Control OS
FR Control DS FR Control
Diff. FR Control
Pist Area OS Pist Pressure OS
模式1:第五机架-光辊
VC TC
自动厚度控制(AGC)
系统结构
ITC3-4
ITC2-3
ITC1-2
MFC
FF2
FB1
FF1
RGC5
RGC4
RGC3
RGC2
RGC1
ITC4-5
VC5
VC4
VC3
VC2
VC1
FB4R
2020/11/21
测厚仪 激光测速仪 带钢张力计
Mon
ITC: 中间机架张力控制 FB : 反馈控制 FF: 前馈控制 Mon: 监控控制
2020/11/21
液压辊缝控制(RGC)
Actual Position DS
Zero Position DS
Actual Gap DS
2
Actual Gap
Gap Setpoint
Gap Setpoint DS
Ramp Ramp
Gap Control DS Gap Control
2
Tilting Setpoint
平均辊缝即两侧辊缝的算术平均值,辊缝倾斜即传动侧辊缝减去 操作侧辊缝所得差值 (人为定义);
2020/11/21
液压辊缝控制(RGC)
轧制力控制:
实际轧制力由轧制力仪测量或者根据安装在液压油路中的压力传 感器检测信号进行计算。
使用压力传感器计算,单侧液压缸推上力=该侧液压缸活塞侧油 压*活塞侧横截面积 - 该侧液压缸杆侧油压*杆侧横截面积;
RGC: 辊缝控制 MFC :秒流量控制 VC: 速度控制
模式2:第五机架-毛辊(光整模式)
VC TC
自动厚度控制(AGC)-入口AGC
C1机架前馈(FF1)
ITC1-2 RGC2
TC RGC1
机架0 6#张力辊
去卷取机
TC
VC5
ITC4-5
VC4 ITC3-4
VC3 ITC2-3
VC2 ITC1-2
VC1
VC TC
2020/11/21
机架间张力控制(ITC)
速度张力模式
穿带期间采用速度张力模式;另外对于4-5机架间张力,当末机架工 作于光整模式时,采用速度张力模式;
到油箱
Ps
K_cl
Ps 2 (Ps Pm)
P = Ps-Pm
K_op Ps 2 Pm P = Pm
K_op
K_cl
2
0
Pb
0
25 50 75 100
Pb
主腔压力 [% Ps]
2
0
0
25 50 75 100
杆腔压力 [% Ps]
4-way
Pm
到油箱
K_cl
Ps
2 (Ps Pm)
Ps P = Ps-Pm
Err
Ref
参考值恒定
检查
Out Sat
2020/11/21
液压辊缝控制(RGC)
伺服输出
Ps
Pm
伺服阀流量
线性化补偿
增益选择
位置反馈 位置参考值
PID 调节器
2020/11/21
伺服阀泄露 补偿
伺服阀参考值
液压辊缝控制(RGC)
控制输出
当采用平均辊缝控制时: 传动侧输出=平均辊缝控制环输出+倾斜控制环输出; 操作侧输出=平均辊缝控制环输出-倾斜控制环输出; 当采用总轧制力控制时: 传动侧输出=总轧制力控制环输出+轧制力差控制环输出; 操作侧输出=总轧制力控制环输出-轧制力差控制环输出;
开始轧制,辊缝张力模式下,采用张力极限方式,当实际张力位于 (TL1,TH1)内时,控制器不调节,当张力波动至(TL1,TH1)以 外时,控制器投入,调节张力进入(TL2,TH2)区间时,控制器被 保持。
2020/11/21
自动厚度控制(AGC)
系统结构
ITC4-5
ITC3-4
ITC2-3
ITC1-2
每个机架安装有两个液压推上
(压下)缸,一个在操作侧,一个在
传动侧;液压缸位置通过安装在每个
液压缸内的sony磁尺进行检测。轧制
力则通过轧制力仪或者推上缸主油路 的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
轧制线
缸固定,活塞运动。每个活塞的 运动由液压回路的油流量确定,伺服 阀控制油流量,伺服阀线圈电流设定 来自控制器的模拟输出。
液压辊缝控制(RGC)
辊缝标定
辊缝标定的目的就在于找到各侧的零辊缝位置辊缝计算,为 辊缝计算提供参考点;酸轧机组中的机架标定分为有无带钢 标定和有带钢标定两种;
无带钢标定
联锁条件满足
打开辊缝
启动顺控,进入两 侧辊缝单独控制
有带钢标定
停止轧制
启动顺控,减少轧 制力至标定值
联锁条件满足
某侧到达接触轧制力
辊缝快开
上游发生断带; 拍下辊缝快开按钮; 轧制力超限; 液压站故障;
机架卸荷
有快开请求,同时,伺服系统(检测元件,执行元件,液压站)故障;
2020/11/21
机架间张力控制(ITC)
系统结构 速度张力模式 /辊缝张力模式
ITC4-5 RGC5
ITC3-4 RGC4
ITC2-3 RGC3
上支撑辊 上中间辊 上工作辊 下工作辊 下中间辊
下支撑辊
2020/11/21
液压辊缝控制(RGC)
概述
操作侧
传动侧
有杆腔
无杆腔 压力传感器
PT
下支撑辊
Sony 磁尺
Sony 磁尺
比例伺 服阀
伺服阀
伺服阀
比例伺 服阀
压力传感器 PT
卸荷阀 锁紧阀
锁紧阀
比例减 压阀
锁紧阀
锁紧阀 卸荷阀
比例伺服阀:200L/min,快速打开; 伺服阀:90L/min,精细调节;
倾斜控制-控制倾斜,用于位置模式轧制; 轧制力差控制-控制轧制力差,用于轧制力模式轧制;
模式切换
保证切换的互斥性; 通过赋值当前值+斜坡函数实现辊缝控制和轧制力控制之间的无
冲击切换!!
2020/11/21
K SV
PS 2P
液压辊缝控制(RGC)
伺服阀特性补偿
伺服阀的流量与其入口、出口间压力差的平方根成正比,使得伺 服阀在控制系统表现为一个非线性环节,并导致整个伺服系统响 应变慢。为了补偿这一非线性环节,可以通过对伺服阀输出乘以 一个可变增益来实现:
速度张力模式又分为张力连续和张力极限两种方式。 张力连续指张力控制器连续调节使张力保持为恒值; 张力极限指张力控制器仅在张力超限时进行调节,当张力调回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