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

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电工电路设计、制作、测试与调试等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铙工作任务完成的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向导,根据行业专家对应用电子专业所涵盖的的岗位群体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紧密集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 “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2.课程框架结构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2.知道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使用方式。

3.理解基尔霍夫定理。

4.知道电桥平衡的条件。

5.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5.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以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

(二)技能目标1.能阅读一般电路图。

2.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3.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件。

4.会正确选用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

能独立进行简单电路设计能对电路故障进行判断并加以解决。

(三)情感目标1. 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 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3.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 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三、内容标准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针对学生电工技术基础的职业岗位特点。

分析工作任务,提出只是要求和技能要求,设计教学情境,采取过程考核评价的方法,制定内容标准(一)项目一企业电气安全与安全设施的配备(二)项目二简单直流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及万用表;能正确识别及使用电阻;能正确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方法;通过学习,能描述直流电流的欧姆定律;能对简单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能对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分析计算。

活动安排:识别使用电阻;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及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压、电流及电阻;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量程扩大的改装;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及电路故障的检查。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

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 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 .任务一识别使用电阻2.任务二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表测量电路中的直流电压、电流3.任务三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及电路故障的检查4.任务四简单直流照明电路的测试(电压、电流、功率)5.任务五直流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三)项目三万用表设计与安装教学目标:能识读电路图,了解电路基本物理量及相关系,会原件参数识读和测量,会焊接基本技术,能分析串并联电路,会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

会电流,电压,电位的测量活动安排:安装直流电压表;扩展直流电压表量程;安装直流电流表;扩展直流电流表量程;安装欧姆表;组装万用表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

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 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任务1基本焊接技术任务2万用表组装(四)项目四电桥电路设计与测试教学目标:会安装电桥电路;能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线性电阻性电路;能节点电位法、网孔电流法的分析计算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能用戴潍南定理与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直流线性电阻性电路;正确了解基而霍夫定律;了解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的连接的等效变换方法;理解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能描述电路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活动安排:平衡及不平衡电桥电路的设计与安装;通过电桥电路,对基而霍夫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验证;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

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任务一安装不平衡电桥电路2.任务二安装平衡电桥电路3.任务三设计、制作与测试电桥电路(四)项目四室内照明电路设计与安装教学目标:能设计日光灯照明电路;会安装日光灯照明电路;能正确使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能正确排除日光灯照明电路中的故障;形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正确使用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及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及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了解相量形式的基而霍夫定律,能用相量法与电流的相量关系;了解相量法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了解相量法分析争先交流电路;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了解交流电路的实际元件特性。

活动安排:日光灯照明电路的设计;日光灯照明电路的安装;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与实现。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

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 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

1 .任务一测量正弦交流电2.任务二识别使用电容、电感,测试正弦信号激励下的R L、C特性3 •任务三安装与测试日光灯照明电路(六)项目六三相供电电路设计与安装教学目标:了解三相交流电的知识;会对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功率进行测量;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路,了解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等知识;理解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理解中线的作用);理解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三角形连接中,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会计算三相功率。

活动安排: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线电压与相电压;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测量三相功率;设计安装三相供电电路。

考核要求:本部分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

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本部分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实验实训报告的成绩等。

其中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评价占50%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 评价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任务一认识三相交流电2.任务二给三相对称负载供电3.任务三给三相不对称负载供电4.任务四二相供电电路设计与安装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认真做好教学的整体设计。

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理解每个项目和学习目标,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力求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