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形象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关公形象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依次为历史记载、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章回小说。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一篇《关张马黄赵传》,其中的关公形象为历史记载。
陈寿评述道:“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他此时的特点概括为忠义、勇武、高傲、刚愎、不能容忍。
在民间传说以及其他的阶段,主要在道德和才能上对关公加以强化。
宋代的《三国志平话》中为了迎合普通大众的心理,说话艺人,强调了关公的平民出身,说话做事有甚至些粗俗,并且模糊处理了关公之死。
在元杂剧中关公的形象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升华到了新的层次-----成为了汉民族的象征。
宋元之时,汉民族屡受少数民族的欺压,特别是在元朝,汉人地位低下。
此时剧作家充分发挥想象将关羽塑造成一个顶天立地、英武豪迈、事业辉煌、高大完美,无与伦比的英雄楷模。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吸收前人的大量经验,加上自己的理解,将关羽写成“义绝”。
对关羽外表的描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红枣,唇若施脂,丹凤眼,卧蚕眉,青龙偃月刀,啸风赤兔马。
”给人感觉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青史对灯”一节还表现他的儒雅,至此他已是文武双全了。
关羽以忠义传世,在下邳兵败降曹,斩颜良文丑后又追兄而去时,曹操赞美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关羽作为忠义的楷模,勇武的化身,充分体现了阳刚之美,寄托着士大夫和大众的道德理想、审美追求。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生物系
黄东方
2010221106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