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法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法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法学概论是一门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在中央电大总教学计划中,
法学概论是专科类行政管理专业、乡镇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一般开设在第4学期,5个学分,
课内学时90,采用面授辅导,属省管课程。

本课程所采用的主教材为《法学概论》,陈光
中主编,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为2002年2月修订版。

(一)考试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平时作业一般包括小论文、专题
讨论、综合测试和期中考试等形式,由省电大统一布置。

平时作业按百分制计。

平时作业的
成绩有两次计入总成绩,两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值按2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

试题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
25%、35%、40%。

考卷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上。

(二)考核范围
本课程的考核范围是主教材所涵盖的内容。

(三)题型及分数比例。

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或
案例分析六种题型。

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阅试题类型举例。

各种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大致
如下:
填空题 30%
不定项选择题 21%
问答题 30%
论述题 19%
(以上各题型的具体分数比例可能会因题型的组合而有一定变动。


1、法的定义与特征、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2、法的作用
3、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特征
4、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5、法律规范的概念及构成
6、法与政策的区别
7、法与道德的区别
1
1、宪法的概念及特征
3、我国的国体与政体
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重点掌握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权)
5、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6、全国人大的职权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刑法的基本原则
2、刑法的效力范围
3、犯罪客体的概念和种类
4、犯罪客观方面
5、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单位犯罪主体的种类)
6、犯罪故意、犯罪过失
7、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8、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9、共同犯罪
10、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11、累犯
12、缓刑、假释
1、管辖的种类
2、回避及其理由
3、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4、强制措施
5、不起诉的种类
6、第一审程序
7、第二审程序
2
1、民法的调整对象
2、民法的基本原则
3、民事权利的分类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5、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6、法人的概念、特征及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7、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有效条件、分类
8、代理的种类、无权代理及其后果 9、物权的概念
10、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及取得方式 11、债的概念及发生的根据
12、债权与物权的区别
13、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归责原则
不作要求。

1、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2、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禁止结婚的条件
3、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4、关于离婚问题的特别规定、财产处理和经济帮助
5、离婚损害赔偿
6、继承权的丧失
7、法定继承的范围及顺序
8、遗赠的接受与放弃
1、经济法的概念
2、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3、订立合同的程序
4、合同的主要条款
5、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与组织机构
3
6、国有独资公司的概念
7、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及组织机构 8、上市公司的概念
1、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2、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3、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
4、证据的概念和分类
6、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的概念及条件
7、起诉的条件
8、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9、督促程序的概念
10、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
11、执行回转的概念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3、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4、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
5、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6、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分类、违法构成、效力
7、行政处罚的概念、基本原则、种类 8、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9、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 10、行政案件的起诉
1、国际法的渊源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法的主体种类
4、国家的构成要素
5、国家的基本权利
4
6、领土的概念及构成
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法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要素,是贯穿于法的各个领域、
环节、法律部门和整个法的运动过程的法律现象,是法学的基本范畴。

2、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____________。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有(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3)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4)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4、犯罪故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间接故意。

5、我国刑法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主要标准,同时兼顾其分工,将
共同犯罪人分为__________、主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种。

6、不服刑事诉讼第一审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________日。

7、2001年3月1日汪某因受胁迫与张老三结婚,现汪某欲请求撤销与张老三的婚姻,
她应当在____________之前提出。

8、债发生的根据有合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侵权行为。

9、如果具体分析一个完整的法律权利的,其内容实际上是三种权利要素的统一,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统一。

10.在民事诉讼中,按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关系,可分为本证和
____________。

1. 成立预备中止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为便利实行、完成某种犯罪的主观意图
B.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
C.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准备阶段,未能进展到
着手实行犯罪
D.犯罪分子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得犯罪未得逞
E.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
2.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应具备以下哪些要素( )
A.有确定领土
B.有定居人口
C.有一个政府
D.享有主体
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 )
A.拘传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拘留
E.逮捕
5
4.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可获得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有( )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5.共同犯罪人的种类有(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6. 所有权的内容包括()。

A.占有权
B.收益权
C.占有权
D.处分权
7.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存在民事违法行为
B.存在损害事实
C.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D.行为人主观上须有过错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可以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3、《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哪些?
论法的作用。

2003年清明,吴某等人回乡下给父母扫墓。

吴某看到父母坟前杂草很多,就提议放火
烧掉,但同行人阻止说风大,放火不安全。

吴某说不怕,这点火完全能控制住。

他不顾他人
阻止,点火烧草。

但由于风力大,火势声速蔓延,将全山大部分地方点燃。

尽管吴某等人尽
力扑火,但还是造成巨大财产损失。

吴某后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请用刑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吴某的犯罪主观方面。

???
(四、五题可能选一种题)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