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维修工安全培训

设备维修工安全培训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谢谢!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二)、动用明火作业
1、动用明火防范知识 是指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有关要求,在生产区域和施工现 场,使用焊接、切割、喷灯等。 2、动火监护人职责 (1)动火监护人在动火监护过程中不得从事其它工作或离开 现场。 (2)动火作业前认真做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确认动火报 告上的各项规定是否与现场相符合,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等。 (3)监护人对违章作业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权制止或叫停。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8)特殊情况听从相关人员指挥。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 按下急停开关。如果由于突然故障而引起吊件下滑时,必须采 取紧急措施,将吊件向无人处降落 (9)行车运行时,操作者的视线应时刻注视被吊运的物体 (10)当吊钩上升接近上限位或大小车接近终端时,速度要减 慢,停在指定位置。不准用倒车代替制动,不准用限位代替停 车开关,不准用急停开关代替正常停车开关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安全使用梯子
1、梯子的使用应经过工程控制。当使用梯子时必须保持三
个接触点的稳定性。 2、梯脚须包防滑垫,梯脚底部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 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 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及开裂现象。 3、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必须牢固,并 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4、使用梯子做登高器具是要穿防滑鞋,扎紧裤脚。 5、注意:这里的梯子主要是指防导电的梯子。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2、手持动力工具 (1)检查工具有没有破损的电线、松弛或损坏的开关以及其
它看见的问题 (2)检查电线是否符合规格,电动工具必须使用带接地的3芯 线或者双绝缘线 (3)工作前后一定要清理工作区域 (4)所有调整必须在锁定能量源状态下进行 (5)使用时手一定要握牢 (6)穿戴符合要求的PPE (7)不要穿宽松的衣服,戴珠宝饰物 (8)不要用力压迫工具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2016.3.22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中的两种安全: (1)人身的安全 (2)设备的安全
统合话语
制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1、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2、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1、员工从事那些高风险、低频次作业时,或者那些从来没有 做过的工作可能会遭遇危险。识别这些问题并采取纠正行动的 时机是在开始工作以前。 2、主管或者员工应当使用“Take Two”流程,花2分钟来回顾 即将执行的工作的安全问题。应当用下列示范的问题对作业进 行推敲: (1)此作业是否有SOP(标准作业程序)?是否必须建立一份? 主管是否和工人回顾过此SOP,以确保工人完全理解它? (2)我以前是否做过同样的工作?该作业危险性大吗? (3)是否需要正确的PPE?(坠落保护设备,呼吸保护设备, 安全眼镜等)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常见作业风险分析 (一)、高空作业 1、定义: 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1.8米(含)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 行作业。 如:使用梯子、脚手架、移动工作平台,在屋顶等处进行的作 业等; 2、防范措施: (1)实行高空作业许可审批制度; (2)按消除风险、工程控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控制等级 落实控制措施; (3)使用梯子下端有防滑胶,上端进行固定; (4)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等人员不能从事高空作业;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1、焊接
(1)持有作业动火证
(2)有焊工安全操作证 (3)工作区域10米内严禁有火源及易燃物 (4)防护焊接周围及下部的设备等 (5)焊接接地线尽量接在离待焊接处近的地方 (6)戴焊接手套、焊接面罩、扣好纽扣,以防弧光伤害 (7)移动焊机时一定要断电 (8)突然停电时一定要关闭电源 (9)工作结束后,收好焊机,并对进行场地5S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如何做到提前预防 一、设备的不安全 状态:
最有效、最直接、最廉价 的预防措施------三级
点检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1、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2、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了快点干完而忽略了必 要的步骤 3、按自己的习惯操作 必须要严格按照各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5)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带,安全带要挂牢有效固定点; (6)作业人员不准酒后作业,不准往下乱抛物品,不准靠 在临时扶手或栏杆上; (7)作业区域进行隔离,避免掉物伤人; (8)设置专门监护人员,进行全程监督。 3.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 3.1作业时衣着须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子。 3.2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施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安全帽,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上下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 安全帽必须戴稳,并系好下颚带。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时, 不得使用不能锁紧的挂钩,高空作业均戴全身式安全及系索, 不得使用腰式安全带。 3.3遇到恶劣天气(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禁 止进行露天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4、机运设备维修作业
(1)作业前必须检查配备的PPE是否合格 (2)作业前必须能量锁定,如果无个人锁具需要现场有人监 护 (3)电气和焊接工作必须有专业培训的合格人员操作 (4)重点防火区域需要使用防爆工具 (5)在带电零部件上作业前,必须让所有机械设备的电极处 于无电压状态,必须检查设备的接地连接 (6)在电机、减速机、驱动链条等部位作业时需检查防护罩, 无防护罩时要注意危险部位的防护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Take2”是用较短时间(例如2分钟)来反思即将着手的工 作的安全风险和问题。在工作开始前,识别潜在的风险,评价 这些风险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结果,并确保在开始工作 前对个人的保护措施都已具备。这一工程包含下列内容: (1)T=Talk交谈:你是否和以前有过此作业经历的人员进行 过关于此作业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的交谈?如果你从没有做过 此工作,你应当去了解谁曾经做过。 (2)A=Action行动:我是否了解确保我安全的正确行动和做 法? (3)K=Knowledge知识:我是否具备安全完成作业所必须的知 识和技能? (4)E=Equipment设备:我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工具,包括 PPE(个人防护用品) (5)2=Minutes分钟(时间)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5、受限空间作业
(1)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做好风险辨识,根据风险配备安 全防护用品,进行能量锁定 (2)现场要设置警告标志 (3)根据需要配备照明设备及通讯设备(防火区域要求防 爆) (4)必须设置至少一人的安全监护 (5)作业完成必须确认现场然后撤去警示标志
统合话语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以上是咱们的安全要求,对于我们设备维修 作业,公司有很多的安全支持要求,但最重要的 还是我们的具体实施,措施落实不到位,空头文 件就起不了多大作用,虽然停线时间促使维修作 业紧迫,但如果发生维修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人 员及设备的伤害,影响其深,更要引以为戒!安 全生产的神经线始终处于戒备状态! ----生产部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4、消防监护知识
(1)存在下列情况时,批准焊接和切割的责任人应要求进 行消防监护。在建筑结构里或离作业点10米范围内有看见 (外露)的易燃物质;看见(外露)的易燃物质虽然在10 米范围以外,但容易被火星点燃;在10米范围内的墙壁或 楼板有开口,开口附近区域有易燃物暴露出来;易燃材料 接近被焊的隔板、墙壁、天顶的另一面,有可能因热传导 或辐射而被点燃。 (2)动火监护人员应准备好灭火器材并接受过灭火器材使 用方法的训练,包括在试验灭火中的实践。 (3)动火监护人应熟悉报警设备及其操作程序,在万一失 火时立即无误报警。动火作业前,首先对动火报告及作业 现场进行检查经确认同意,并签字。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3、电器设备维修需检查项
(1)电器设备外壳是否有效接地 (2)电器设备上方是否有水或者化学液体滴漏现象 (3)电器设备电缆线绝缘层是否有破损处 (4)电器设备是否有过载使用现象 (5)导体露出部分是否容易被人触碰,是否挂有“危险” 警示牌 (6)危险作业场所电器设备是否为防爆型 (7)临时线配置是否安全 (8)电器开关保险丝是否完好有效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6、机修物体吊运
(1)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
(2)正确使用行车遥控器,并确认设备是否完好 (3)看清要吊运的物体位置 (4)起吊时注意调整起吊中心,避免与相邻的物体发生碰撞 (5)在场人员不准靠近起吊的物体,严禁背靠死角处(在行 车上维修或者检修时,启动行车要注意随同人员的位置) (6)被吊模具必须高于地面设备或其它物体0.5米以上(更 换主电机除外) (7)行车起动时应先打开行车报警器,行车运行过程中,遥 控器应选择中档,平稳运行
统合话语
制定标准
维修人员安全培训
3、动火前的安全防范措施
(1)动火前,应将所有易燃物品移至离动火施工地10米以外 安全的地方。 (2)在下方有地坑、地链动火作业时,应先将可燃易燃物品 清除干净,并采取封、堵、隔离火花的措施,防止火星掉落 至下方。 (3)在易燃的墙壁、天花板、隔板或屋顶附近进行焊接和切 割,应采取措施防止墙壁、天花板、隔板、屋顶被点燃而引 发火灾。 如果在金属或者非燃型墙壁、天花板、隔板或屋顶上进 行焊接和切割,也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另一侧有易燃物被 引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