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单元测试题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围绕这场战争,小历和小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小历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小史说:“不对。
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
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2)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
(2)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2.看下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
A是,B是。
(2)以B为中心形成的军事集团是。
(3)在同盟国集团中,(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最终加入协约国作战。
(4)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带来的后果是导致什么战争爆发?【答案】(1)法国;德国(2)同盟国(3)意大利(4)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争夺霸权,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因此图中A是法国,B是德国。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B国指的是德国,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以德国为中心、再加上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共同组成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集团——三国同盟。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意大利。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为了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因此本题的答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材料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选集》(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依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指的是哪次斗争?哪次斗争“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3)材料三中的“新纪元”主要指什么?除此之外,十月革命还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引发了俄国的革命。
(2)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3)“新纪元”主要指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意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列宁、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引发了俄国的革命。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1917年3月(俄历二月),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第二问1917年十月革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新纪元”主要指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4.某班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探究。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什么?(2)图一中的会议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哪一地区的关系?(3)图二中的会议是哪国主导召开的?会议上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有何影响?(4)在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得以重建的战后国际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通过两次会议你有何启示?【答案】(1)《凡尔赛条约》。
(2)欧洲。
(3)美国。
《九国公约》。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凡尔賽——华盛顿体系。
弱国无外交等【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
1919年巴黎和会对德国进行制裁,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引起德国“仇恨”。
(2)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重新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国际新秩序。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会是美国主导召开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九国公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九国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问开放性题目,弱国无外交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材料一表明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它“新”在哪里?“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何作用?材料二1933—1937年,罗斯福政府拨款120亿美元,用于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它的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2)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新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答案】(1)“新”:国家政权干预经济。
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范例。
(2)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就是罗斯福新政“新”的方面;通过“新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范例。
(2)从材料“罗斯福政府拨款120亿美元,用于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和“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它的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可知,“新政”体现了关注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6.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
(1)下图表明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
请对应图形写出军事集团名称。
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什么(2)导致两大集团发生世界大战的事件是什么?这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什么?【答案】(1)同盟国,协约国。
造成严重的后果,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是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国”和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组成的三国同盟。
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两大集团发生世界大战的事件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这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伤亡最重,又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一战的背景。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一战中的关键性战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和美国比较快,在这两个国家中,经过若干个十年,煤和铁的产量各增长一倍。
而苏联从1928年到1938年十年间,铁和钢的产量却增长了三倍,煤增长了两倍半……苏联1939年工业的总产量,从数量标准方面衡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但在质量上,按西方的标准,生产水平是低的。
许多仓促建成的新工厂质量差,且为迅速的折旧所苦恼。
材料二:1937年世界主要国家纸产量比较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苏联——以上材料摘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苏联钢铁、煤的生产取得上如材料一所述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说说这段时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问题?【答案】(1)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
(2)工业建设速度快,但质量差;相对于重工业,轻工业发展滞后,与纸相关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而苏联从1928年到1938年十年间,铁和钢的产量却增长了三倍,煤增长了两倍半……苏联1939年工业的总产量,从数量标准方面衡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可知,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苏联当时的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