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得药物学专著为( D )。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下列特性中属于阳得为( A )。

A、兴奋B、抑制C、静止D、下降3、心得阴阳属性为( A )。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4、五行特性中,水曰( D )。

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5、金之所不胜为( B )。

A、木B、火C、土D、水6、下列不属于奇恒之府得为( B )。

A、胆B、胃C、脑D、女子胞7、五脏中,在液为泪得就是( C )。

A、肺B、心C、肝D、肾8、与情志中“悲”得关系最为密切得脏腑为( D )。

A、心B、肝C、脾D、肺9、具有运化功能得脏为( B )。

A、心B、脾C、肝D、肾10、主神明得脏腑为( C )。

A、肝B、胆C、心D、肾11、先天之本就是指( D )。

A、心B、脾C、肝D、肾12、下列不属于风邪特点得就是( D )。

A、性质主动B、百病之长C、善行而数变D、性质凝滞13、金元四大家中倡导“火热论”得代表人物就是( A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14、下列事物或现象不可以用阴阳概括得就是( D )A、天地B、寒热C、水火D、木土15、下列属于阴得属性就是( D )A、向上得B、温暖得C、无形得D、下降得16、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得就是( B )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17、心在体合( D )。

A、肉B、皮C、骨D、脉18、其华在发得脏腑为( D )。

A、肾B、肝C、脾D、肺19、气得分类不包含( C )。

A、元气B、宗气C、清气D、卫气20、易生风动血得邪气为( D )。

A、风邪B、暑邪C、燥邪D、火热之邪2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表明阴阳得关系就是( B )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交感D、阴阳互藏2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得就是( D )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24、以下治法中,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得就是( C )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泻南补北法D、金水相生法25、胆属于( D )A、脏B、腑C、奇恒之腑D、既就是腑,又就是奇恒之腑26、运行于脉外之气就是指( B )A、营气B、卫气C、元气D、宗气27、下列哪项不就是导致瘀血形成得原因( A )A、食积B、血寒C、外伤D、气滞28、下列不属于正治法得就是( C )。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寒因寒用D、虚则补之29、五脏中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得脏腑就是( C )A、肺、心、肝B、脾、肺、心C、肺、脾、肾D、肝、肺、肾30、五行分类中以木、火、土、金、水为序排列有错误得就是( C )A、青、赤、黄、白、黑B、目、舌、口、鼻、耳C、心、肝、脾、胃、肾D、酸、苦、甘、辛、咸31、五脏与五窍得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A、鼻B、耳C、口D、舌32、内脏下垂得主要病机就是( C )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33、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得就是( A )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3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得体质类型属于( B )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与质35、十二经脉中,同名得手阳经与足阳经交接于( D )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36、下列具有表里关系得经脉就是( B )A、手太阴与手太阳经B、足厥阴与足少阳经C、督脉与任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38、具有推动呼吸与助心行血等作用得气就是( B )A、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39、致病有明显季节性得病邪就是( A )A、暑邪B、燥邪C、风邪D、寒邪40、以下病邪中被称作“百病之长”得邪气就是( A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41、六淫之中,最易伤肺得邪气就是( E )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42、六淫邪气中,容易导致经脉阻滞,气血津液凝结得邪气就是( B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43、导致“气消”得情志因素就是( C )A、喜B、恐C、悲D、惊44、致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随气流动,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得邪气就是( C )A、风邪B、寒邪C、痰饮D、瘀血45、疾病发生得内在依据就是( A )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46、具有闭阻不通症状得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 D )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47、机体“邪气盛,同时正气不虚”反应得病理机制就是( A )A、实证B、真实假虚证C、实中夹虚证D、虚中夹实证48、临床见精神疲惫,乏力,眩晕,自汗,易感冒得病理机制就是( A )A、气虚B、血虚C、气滞D、气陷49、与津液代谢最为密切得脏腑就是( B )A、肺、心、肝B、肺、脾、肾C、肾、胃、大肠D、肝、肺、肾50、瘀血引起崩漏,治疗应选用下列哪项治法( B )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补气摄血D、清热凉血52、下列哪部著作得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形成( A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千金要方》D、《中藏经》53、下列着名医家中被后称为“滋阴派”得代表就是( A )A、朱丹溪B、刘完素C、叶天士D、吴鞠通54、自然界用来区分阴阳属性得最主要标志就是( C )A、内与外B、上与下C、水与火D、明与暗55、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D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56、属中医哲学方法得就是( A )A、精气学说B、以表至里C、诊断方法D、试探法57、阴阳偏胜形成( A )A、实证B、里证C、热证D、寒证59、下列情志相胜中,错误得就是( A )A、惊胜恐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60、“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得( D )A、相生B、相克C、相乘D、制化61、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得治法就是( D )A、培土生金B、滋水涵ホC、金木相生D、佐金平木62、藏象得基本含义就是( D )A、五脏六腑得形象B、内在沮组织器官得表像C、五脏六腑与恒之腑D、内脏及表现于外得生理现象63、联结心与肺中心环节主要就是( C )A、中气B、胸中C、宗气D、元气64、与血液运行与精神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得脏腑为( A )A、心与肝B、肝与胆C、肺与肝D、心与肺65、中医学认为与气机得调节关系密切得就是( A )A、肺与肝B、肺与心C、心与肝D、肺与肾66、中医学中,与气得生成与津液得代谢密切相关得脏腑就是( A )A、肺与脾B、肺与肾C、心与脾D、肾与脾6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得就是( B )A、六腑以通为用B、腑病以满为顺C、胃以降为与D、脾宜升则健68、互为表里得脏腑组成错误得就是( A )A、心与三焦B、肝与胆C、脾与胃D、肾与膀胱69、在中医学中,被称作“孤府”得就是( B )A、脑B、三焦C、膀胱D、胆70、具有“髓海”之称得就是( C )A、骨B、脊椎C、脑D、肾73、与心经相表里得经脉为( A )A、小肠经B、肾经C、胃经D、大肠经74、肾在志为( B )A、怒B、恐C、思D、悲75、“在窍为口”得就是( C )A、肝B、心C、脾D、肺76、与肝相对应得季节为( A )A、春季B、夏季C、长夏D、秋季77、下列哪项不就是气得运动形式( C )A、升B、降C、散D、出78、心在液为( A )A、汗B、唾C、涎D、泪79、心在体合( A )A、脉B、面C、皮D、口80、具有辅心行血作用得就是( A )A、肺B、肝C、肾D、脾81、“血之余”就是指( A )A、发B、爪C、毛D、唇82、肾主纳气之功能失调得主要表现不包括( B )A、呼多吸少B、呼少吸多C、久病咳喘D、动辄气喘83、与情志调畅密切相关得脏就是( A )A、肝B、心C、胆D、肾84、主升清作用得脏腑为( B )A、肺B、脾C、心D、肾85、脾在液为( B )A、唾B、涎C、泪D、胃液86、有“华盖”之称得就是( C )A、脾B、头C、肺D、心87、具有“水之上源”之称得就是( D )A、肾B、脾C、胃D、肺88、被称为“心之苗”得就是( B )A、眼B、舌C、面D、脉89、五脏共同得生理特点就是( A )A、化生与贮藏精气B、受盛与传化水谷C、藏神与血液运行D、运化与调节血量90、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得中心为( A )A、五脏B、六腑C、脑D、心91、中医学中与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得脏腑为( A )A、肺与肾B、肺与脾C、心与肺D、肾与膀胱92、临床上“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得理论依据就是( A )A、小肠得泌别清浊功能B、大肠传导糟粕C、膀胱排泄尿液D、肾主气化水液93、下列哪项为人体生命过程得正常顺序( B )A、生、壮、长、老、已B、生、长、壮、老、已C、已、生、长、壮、老D、生、壮、老、长、已94、肾脏所藏之精气包括( D )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水谷之精D、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95、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B )A、脾以升为健B、脾喜湿恶燥C、脾为气血生化之源D、脾为后天之本96、对肺得主要生理功能得高度概括得就是( A )A、肺主治节B、肺主气C、肺主行水D、肺主通调水道97、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得理论基础就是( B )A、心主血脉B、心主藏神C、心开窍于舌D、心在志为喜98、区分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得最主要依据就是( C )A、分布部位得不同B、解剖形态得不同C、功能特点得不同D、阴阳属性得不同99、“实”得病机最根本得就是( B )A、痰浊壅盛B、邪气亢盛,正气未衰C、气血瘀滞D、脏腑功能紊乱100、病证得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D )A、气机失调B、气血得盛衰C、脏腑功能活动得盛衰D、正气与邪气之间得盛衰二、多项选择题1、血液得正常运行,最基本得前提条件就是( BCD )A、气得温煦B、脉道通利C、心气充沛D、血液充盈2、肺得宣降对体内津液得哪项功能起着疏通与调节作用:( BCD )A、生成B、输布C、运行D、排泄3、肺主宣发得生理作用体现于( ABD )A、排出体内浊气B、布散津液与水谷精微到全身C、将水液下输肾与膀胱D、布散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4、肺主治节,主要表现在( BCD )A、主呼吸,使呼吸运动有节律B、主呼吸,调节全身气机C、主宣降,通调水液运行道路D、朝百脉,推动调节血液运行5、脾得生理功能有:( ABCD )A、主运化水谷B、主运化水液C、主升清D、主统血6、脾气主升,主要表现在( BD )A、配合胃腐熟水谷B、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头目C、在体合肌肉、主四肢D、维系脏器位置得恒定7、肝疏泄功能失常,在情绪方面得改变主要就是:( CD )A、惊恐不安B、心神不宁C、急躁易怒D、心情抑郁8、肝得藏血功能表现在( AD )A、贮藏血液B、推动血行C、固摄血液D、调节血量9、肾得主要生理功能就是( ABCD )A、藏精B、主水C、主骨D、主纳气10、肾开窍于( ACD )A、耳B、舌C、前阴D、后阴11、肾中精气不足可出现( ABCD )A、小儿囟门迟闭B、小儿骨软无力C、牙齿松动脱落D、脑转耳鸣12、肾得主要生理功能有( ABCD )A、主宰水液代谢B、闭藏先天之精C、贮藏尿液D、受五脏之精而藏之13、胃得主要功能就是( AC )A、主受纳B、主运化C、主腐热D、主通降14、三焦得生理功能有( BCD )(1) 主持诸气,疏通水道,总司人体气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