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辉县市产业发展为例

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辉县市产业发展为例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9, 9(3), 374-380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sdhttps:///10.12677/sd.2019.93045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 Research—Taking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Huixian City asan ExampleNing He, Yingying Ji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Received: June 20th, 2019; accepted: July 5th, 2019; published: July 12th, 2019AbstractHuixian Cit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Henan Province, south of Taihang Mountain, adjacent to Shanxi Province, and is affiliated to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Beginning in the 1960s, Huix-ian City began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local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by relying on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The extensive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at relies heavily on heavy industry have caused tremendous damage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entered a dead en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is the dilemma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ixian City. The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unsustainable problems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in Huixian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ructural eff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KeywordsHuixian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辉县市产业发展为例贺宁,荆莹莹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收稿日期:2019年6月20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5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2日贺宁,荆莹莹摘 要辉县市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毗邻,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

20世纪60年代开始,辉县市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始大力推进当地的工业化进程。

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过重依赖重工业的产业结构给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了死胡同。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的问题是目前辉县市发展面临的困境,文章将会从经济发展的结构效应角度,来分析辉县市经济和环境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为辉县市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辉县市,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能够使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影响。

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好产业发展的方向,使得产业结构向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2. 文献综述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关于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的热点。

余来冬、王铁成(2017)认为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需要继续将改革推向深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速度和质量[1]。

王跃飞(2012)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遵循工业化和城镇化梯度发展的规律,而产业结构上升级是实现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

张唯实、胡坚(2011)认为中国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二产业方面要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短期内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中国能够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为基础和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3]。

胡登峰(2010)认为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城市支柱产业成熟期进行转型,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4]。

王向阳(2005)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联。

一方面,人口和资源(土地、矿藏等)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本的生产条件和对象,生态环境则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5]。

刘勇(2003)认为“发展”实质上是指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在内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深入研究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6]。

贺宁,荆莹莹3. 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不是绝对相互促进,也不是绝对相互对立的。

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般会伴随着工业的扩张,环境的污染,加快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大量废弃物的产生。

但是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一些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因素,可以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治理环境。

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有多种,如图1,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沿着BD线进行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模式,包括已经发展起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走的AC路线,即“先污染,后治理”,从A到C虽然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得到了提高,然而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最不理想的发展模式是AB线,经济缓慢发展的同时,环境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发展的效率极低。

Figure 1.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图1.经济发展路径有学者认为,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大体分为三类: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减排效应。

经济的发展过程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环境质量水平= F(A,,B,C)其中A表示经济规模效应;B表示结构经济效应;C表示减排效应。

论文将主要从经济结构效应,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进行分析,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目的。

经济结构效应主要是指在经的不断增长中,经济结构自然演进的趋势。

一般来讲,经济发展的起步是以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为前提,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其他物质基础。

经济增长的早期,也是经济腾飞的阶段,呈现出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以采矿业、钢铁和化工等污染型产业为主,这期间经济的发展一般效率不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

经济增长的晚期,这个时期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物质基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产业会快速的兴起,以电商、金融、旅游和餐饮等污染较轻的产业为主,经济结构呈现出轻污染。

如图2,在经济规模和减排技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经济结构效应会使环境污染先上升后下降。

4. 辉县市产业发展现状由于辉县市位于太行山脚下,多山地丘陵,所以适宜粮食种植的耕地并不是特别多。

据2016年统计,辉县市全年全市的粮食种植面积达到了138.36万亩,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及食用菌贺宁,荆莹莹Figure 2. Diagram of income and pollution 图2. 收入与污染关系图等。

由于农业收入在农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愈来愈小,因此专心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越来越少,加上城镇化的扩张,工厂的兴建使得农业的发展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

如图3,近五年以来,农业产业的增加值基本稳定在4.5%左右,对经济的发展贡献并没有较大的突破。

Figure 3. Value-added and growth rate of the first industry in Huixian City from 2012 to 2016 图3. 辉县市2012~2016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增长比率辉县市是一个依靠重工业兴起的城市。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辉县市已经形成了以能源、建材、纺织、机械制造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食品、化工、医药等轻工业体系。

拥有城西、孟庄、吴村、洪州四个产业集聚区,涌现出孟电集团、长城铸钢、天冠集团等一批优秀的企业集团。

目前由于矿产资源的枯竭,特别是煤炭资源的枯竭,使得昔日辉煌的煤炭工业日益没落。

为了改善传统工业的环境污染现状,同时持续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以运输、邮政、旅游和金融等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当地快速崛起。

其中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当属旅游业。

截止2016年末,辉县市共有A 级旅游景区9处,其中,4A 级以上的景区拥有6处。

辉县市是国家南太行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万仙山、八里沟、百泉和回龙等著名景区,同时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多在这里云集,晋人孙登,宋代邵雍、苏轼、岳飞,元朝赵子昂,明朝唐伯虎、彭了凡,清朝乾隆皇帝和郑板桥,民国袁世凯、徐世昌等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