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寄语:我们都是追梦人!
2020年高三模拟卷(三)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考察范围:自然地理为主,其他内容为辅
分数:100分时间:45分钟出卷人:
一、选择题:
返青期是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的一段时间。
图1 为西藏地区高原植被返青期距平和春季气温距平变化图。
据此回答1~3 题。
1. 据图1可知,1982-2011 年西藏地区
A.返青期与春季温度变化成正比
B. 返青期与春季温度变化成反比
C.植被返青期整体提前
D. 植被枯黄期整体提前
2. 根据材料推测,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地区气候的变化趋势是
A.暖湿
B. 暖干
C. 冷湿
D. 冷干
3. 图示要素的变化,可导致西藏地区青稞
A.种植海拔下降
B. 种植范围缩小
C. 品质下降
D. 产量增加
建于1960 年的瓦依昂水库,横跨意大利东北部的深山峡谷,当地为石灰岩和粘土相互层叠的岩层结构。
1963 年8-10 月,该区域经历多次大雨。
1963 年10 月9 日晚大雨滂沱,22 时41 分,瓦依昂水库南岸发生大规模滑坡,造成重大损失。
图为瓦依昂水库滑坡体区南北向剖面图。
据此回答4~6题。
4.相对原冰川谷底,形成现在峡谷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侵蚀
B. 海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流水侵蚀
5.导致此次瓦依昂水库滑坡的直接诱因是
A.水位上升
B. 植被稀少
C.岩体破碎
D. 库岸陡峭
6.从地质角度分析,瓦依昂水库坝址区存在的危险因素
A.地处峡谷,坝体抗压能力低
B. 坡度太陡,汇水速度快
C. 向斜构造,岩体向谷底倾斜
D. 断层发育,泉水涌出多
冰川学上的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4486米和3810米。
下图是四个时段冰川物质平衡分布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5 -8月该冰川雪线波动范围是
A.4120 -4210米B.4020 -4120米C.3950 -4020米D.3810 - 3950米
8.5 -8月该冰川积雪盈余量的分布特点是
A.从3810 - 4486米增加B.从3950米向上、下增加
C.从3950 - 4486米减少D.从4220米向上、下减少
9.该地河流受冰川补给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表1为某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作息时间表。
4月22日起,该中学日落前开始晚自习。
据此完成3~4题。
10.该中学可能位于
A.哈尔滨
B.呼和浩特
C.拉萨
D.乌鲁木齐
11.5月初,该中学晚自习开始时操场上的国旗旗杆影子朝向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
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地质时期,非洲板块不断与亚欧板块碰撞,直到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海洋唯一通道中断。
在地中海被阻隔的几十万年里,最终使地中海成为一个深达3000多米的巨大盆地,这就是地质时期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墨西拿盐度危机”事件。
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地中海水位和大西洋水位持平,下图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
(1)分析地质时期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对地中海水文特征的影响。
(6分)
(2)地质勘探发现地中海海底留存有河流侵蚀地貌以及海底岩层下方有盐矿层,解释其形成原因。
(8分)
(3)简述“墨西拿盐度危机”期间世界大洋的海平面和盐度变化。
(4分)
(4)分析533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重新打开对当时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30年来的升温,以促使北极地区土温升高1~3°C,永冻土解冻,大量碳以甲烷和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
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永冻土就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4~6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
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
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他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的亚欧大陆北部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
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释放的碳的来源。
(6分)
(2)指出永冻土中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
(8分)
(3)分析气候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暖造成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4分)(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产品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
(4分)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 分)
材料:陕西沿黄公路,号称中国的“1 号公路”,它是一条沿着黄河西岸串联陕西4市12 县50多景点,全长800 余公里的高颜值公路。
北起榆林府谷县墙头乡,南至华山脚下,伴随着斗转南下奔流的黄河,纵贯榆林、延安、韩城、渭南四市,全长约828.5 公里。
(1)列举陕西沿黄河公路沿线旅游资源的特点。
(6 分)
(2)说出旅游公路的修建对游客的影响。
(4 分)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 分)
材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全球碳市场报告里认为,中国的蚂蚁森林是以数字金融为主的技术创新,激发了全球支付宝用户的正能量和创新行动。
2019 年9 月19 日,中国“蚂蚁森林”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支付宝官方表示,自推出以来,有5 亿人在阿拉善、鄂尔多斯、通辽、兰州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种下了1 亿棵真树,种植面积达140 万亩。
通过支付宝用户的努力,沙漠正逐渐变为绿洲。
(1)列举该公益项目可在当地栽种的树种。
(4 分)
(2)简析该项目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
(6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二、综合题部分
(一)必答题
36.(24分)
(1)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水交换阻断,由于地中海地区夏季高温少雨,海水被大量蒸发(3分);导致海面不断下降,盐度不断上升(3分)。
(2)由于地中海的海面不断下降,盐度不断上升,大量盐分在底部结晶(2分),并沉积形成盐矿层(2分)。
同时,由于海底露出,在海盆上发育出河流(2分),形成了河流侵蚀地貌(2分)。
(3)海平面上升(2分);海水盐度下降(2分)。
(4)直布陀罗海峡重新打开后,大西洋海水重新流入地中海,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增加(2分),降水量增多(2分),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减小(2分)。
37.(22分)
(1)直接封存于冻土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冰间隙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2分);壤中末被分解完的有机物(2分);未被完全分解的动植物(2分)。
(2)影响:气温上升(2分)。
原因:永冻土中的碳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增加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懒的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减少地面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3分);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增强)(2分)。
(3)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2分),缩小草场植物的数量减少,种类发生变化,食物变得匮乏(2分)。
(4)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减弱分解缓慢(2分);冻土层隔绝了与外界大气的热量交换使地下一直处于低温冻结状态(2分)。
(二)选做题
43.【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沿河流和交通干线分布。
(每点 3 分,共6 分)
(2)加强旅游资源的联系,缩短旅游时间;旅游目的地的可选项增强.(每点2 分,共4 分)
44.【环境保护】
(1)梭梭树、沙棘、沙柳、樟子松等等。
(答出2 种即可得 4 分,共4 分)
(2)涵养水源,促进水循环;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干旱程度;增加地表的粗糙程度,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减缓荒漠化进程;减少沙尘暴等异常灾害性天气的频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等。
(答出 3 点即可6 分,共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