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的探讨
作者:郭丽霞
【摘要】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迫切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
但近年来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力,以致对会计行业正常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只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带动会计行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本文从分析会计人员的素质出发,对会计人员素质目前的现状以及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现状;有效途径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也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大提高的时代。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已从“算盘”时代跨入了“计算机”时代,会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也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实现其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
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很不相适应。
因此,正视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优良的素质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决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会计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总是有其不同的实现动机和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将反映出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体素质情况,对会计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业务处理的多样化,处理难度的增加,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会计人员要有远见,要具备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想象能力、交流能力、智力与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
(一)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失衡,与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称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素质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极不相符。
在前阶段,某县会计事务所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进行了注册登记检查,共检查会计人员1373人次。
首先在学历方面,研究生4人,本科生93人,二者总计约占总数的7.1%,大专学历451人,约占总数的32.8%,中专学历566人,约占总数的41.2%,高中学历以下有259人,约占总数的18.9%。
比较之下中专类及中专以下会计人员明显偏多,中专以上偏少,两者形成显明对比反映出该县会计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现象。
其次,在会计职称方面,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会计师职称99人,初级会计师职称296人,全县拥有职称的会计人员尚不够400人,仅占会计人员总数的29.1%,明显偏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由此可见,在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匮乏,而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甚至还存在没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的工作人员。
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会计人员较低的知识结构很难配合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实施,以致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实际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