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职责认知

岗位职责认知


不断地把别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 专家角色
在这个阶段要开始把自己定位在专家的角色上,这时需要 具有专业能力,能够发现、解决问题,能够独挡一面并出色的 完成任务。
关键的策略:独立创造价值
过高地估计自己;
存在的问题
在别人的带动下及借助于他人的力量 做事情。
应该这样: 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独立承担——也只有这样创造性 地去工作,才表明你可职业第四阶段 超越自己
职业第三阶段 指导他人
职业第二阶段 专家角色
职业第一阶段 职业初期
时间
职业的生命曲线诠释
如果雇员可以在职业第一阶段高峰的时候,适时地创新 出职业生命的第二条曲线,那就延展了其职业生命。
第一个阶段 职业初期
无论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也无论具有什么样的技能和知 识背景,雇员都需要明确自己是在职业初期。
管理者主要是管人,具有领导和监督职能
教练对球场上的球员说 :“你不行,我来!”
角色转换——管理者角色的五大变化
控制方式: 直接
间接
• 业务人员直接作用于业务流程,直接控制 • 管理者,承担领导责任 • 间接控制不是松懈怠慢,而是运用智慧调动 下属的积极性
管理人员常犯的通病:你不行,我来!
角色转换——管理者角色的五大变化
角色认知——作为同事的管理者
如果公司里的全体管理者,都能够以对方为客户,将对方的满意视
为自己职责履行好坏的标准,根据对方实现自己的工作。那么,这将是
一个不可战胜的、高绩效的团队,一个“梦之队”、一个“胜利之师”。
内部客户的理念和行为:
– 他是客户,我是供应商
– 将同事当作外部客户 – 克服“客户陷阱” – 从以职责为中心,向以内部客户的需求为中 心转变 – 让内部客户满意
任何一个管理者要想做好以上的各项管理工作, 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与能力,必须有良好的态度与管 理意识。
三、管理者的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
专业技能即为熟悉并掌握安全、人员、生产、
原价、品质、设备、精益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但仅仅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只能成为一名优秀
的员工(业务者),要做好管理还必须具备管理
者必备的一系列能力,具体如下:目标管理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下属的能力、团队领导能力 及有效沟通能力。
小知识
企业内部供应链——互为客户:
–第一种:内部物流 –第二种:服务流 –第三种:信息流
团队业绩。
对方的能力。
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在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与能力的同时对 自己必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即正确的角色认知及角色 态度。
回顾总结
一、不断发展的生命曲线 二、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及转换 三、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
让行动者思考 让思考者行动
小知识
“客户陷阱”的两种现象:
–第一种:让你做什么你就应该做什么 –第二种:为什么他不把我当客户?
关键的策略:接受指导,快速提高 存在的问题 缺少行业经验
很在意职业初期所获得的职位和薪金----贻害无穷 初入职场的人员需要职位来表现,需要薪金来生活,但 需要经验来支撑。
第一个阶段 职业初期
应该这样
需要沉得住气 不能急功近利 需要不断学习
寻找师傅
需要耐力和决心 不能朝三暮四 不断地思考
需要有虚心学习和忍受诱惑的能力
心理满足方式:
喜欢
尊重
• 业务人员不监督别人 • 管理者,有管理对象,不能讨好别人 • 超越受人喜欢的诉求,代之以受人尊重
评价方式:
个人业绩
团队业绩
• 业务人员以自己的业绩为肯定 • 管理者的业绩是透过下属反映出来 • 良将无赫赫之功——为下属打造平台
角色认知与转换——小结
一、基/中层管理的特点
★多维度管理 ★很强的执行能力 ★业务与管理两难 ★创新与守成两难 ★短、多、琐、浅
岗位职责认知
课程目的:使初晋升管理人员成功实现角色转换, 熟悉管理者的任职要求及岗位职责。
目 录
一、不断发展的职业生命曲线 二、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及转换 三、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
一、不断发展的生命曲线
前言: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职业的高潮和低谷,我们工作的职业特 性决定了更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否则会很容易陷入职业的困境, 找不到继续发展的方向。
第三个阶段 指导他人
在这个阶段,需要帮助他人做出贡献,不仅仅是自己能够 创造价值。
关键的策略:指导他人! 存在的问题
谈论下属不合格,谈论自己如何能够 解决问题。
应该这样: 指导下属才是你最重要的事情,而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已经不是你需要炫 耀的话题了。 合格主管的标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发动机。 •你能让多少人上升到你自己的职业高度,就决定了你的高度。
•一定要学会指导他人,让下属贡献价值,你才会创造新的价值。
第四个阶段 超越自己
这个阶段对于一个雇员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状态了, 如何进入和保持持续的力量,取决于你能否放开心胸,面对未来。
关键策略:超越自己
1.过去的成功强化了对自己目前方式的 认可,即使要做出改变,也是对原来方 式的修修补补; 2.不愿放弃过去的“沉默成本”,一个 人 对过去的投资越多,就越舍不得放弃过 去; 3.坚持自己被社会和公众认可,因为一 旦做出彻底改变,就意味着在社会面前 否定了自己过去的一切,所以更倾向于 自己所熟悉的东西。
不能提升他的职位或薪酬时,提升他的能力
• 绩效共同体 绩 • 平等、协商的关系 效 • 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伙 了解其绩效期望、激发承诺、建立约定、 伴:
共同学习
角色认知——作为上司的管理者
游戏规则制定者、维护者:
• 制度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企业正常运行需要管理人员 维护 • 自下而上 • 自上而下 • 充分利用关联多的特点
角色认知——作为下属的管理者常见误区
公司代表 VS 民意代表 公司代言人 VS 仅代表个人意见 经营者的替身 VS 同情者
首先是执行,其次是沟通
讨论:作为下属的管理者不应做什么?
请分组讨论,时间10分钟。 讨论结束时,由各组派代 表将本组讨论结果为大家 呈现,至少列出不应做的 5个方面或事项,每位代 表发方时间2分钟。
争取:让内部客户满意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按供应链评价 方式二:用事先约定的标准衡量
角色转换——管理者角色的五大变化
实现方式: 工作方式: 工作内容: 控制方式: 心理满足方式: 评价方式: 野牛 个性化 做业务 直接 领头雁 组织化 做领导 间接 尊重 团队业绩
喜欢 个人业绩
角色转换——管理者角色的五大变化
▼作为下属的管理者 ▼作为上司的管理者 ▼作为同事的管理者
角色认知——作为下属的管理者
作为下属,应当扮演 好什么角色?
角色认知——作为下属的管理者
角色定位:经营者(上司)的替身
• 下属的职权基础是上司的任命或委托, 应对上司负责 • 下属是上司的代表、是职务代理人,下 属的言行要体现上司的意志 • 站在上司的角度 • 在职权范围做事
• • • • • • 激发下属主动地做事 指导下属 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 处理成员之间的冲突 帮助下属提升能力 有自愿的追随者
不要以自己的能力为半径划圆
角色认知——作为上司的管理者
教 练:
• 一项国际调查表明,员工的工作能力70%(OJT)是在直 接上司的教练中得到的 • 不教会下属,下属的工作很难高效 • 团队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 • 做你部门的校长,培养接班人
制度制定及维护应注意: 不要让自己成为“贪污犯”,也不要让自 己成为“传话筒”
角色认知——作为同事的管理者
作为同事,应 当扮演什么角色?
角色认知——作为同事的管理者
考虑是否有以下现状:
一点小事找来找去 重要的事踢来踢去
本位主义
别人为自己做都是应当的 自己最重要
角色定位:内部客户
工作方式:
个性化 组织化
• 个人业绩突出的两个办法:苦干+影响 • 管理者,应该是组织运作的高手; • 明代名宦张居正说,成功者分为三类: 三等人用自才, 二等人用人才, 一等人用组织
角色转换——管理者角色的五大变化
工作内容: 做业务 做领导
• 业务人员工作绩效与业务技能相关 • 管理者,却有数不胜数的非业务出身:如IBM 总裁郭士纳是公认的世界级优秀企业领袖 • 专业背景成为选用的基本条件
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
导者
领导是自然产生
角色认知——作为上司的管理者
管理者:
• 制定年度目标及年度计划 • 向下属分解目标,帮下属 制定工作计划 • 建立部门政策 • 下属绩效标准设定、评估 和反馈 • 帮助下属提升和改进 • 审查日常和每周、每月生 产、销售或工作报告 • 选择和面试员工
领导者:
二、成功管理人员的八个准则
准则一:明确的目标 准则三:协作心态 准则五:克服打工心态 准则七:在客户身边 准则二:做正确的事 准则四:积极的心态 准则六:有效沟通 准则八:追求卓越
三、管理者的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
任何一个岗位的岗位职责都决定了该岗位从业人员的任 职条件,管理岗同样如此,企业赋予了我们什么责任,我们 就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对于我们而言,无论是基层管理还是中层管理者,岗位 职责概括起来为以下几种: 1.安全管理;2.人员管理;3.生产管理;4.原价管理(成 本);5.品质管理;6.设备管理;7.精益管理。
角色认知——作为上司的管理者
错位一:业务员
错位二:官 错位三:领主
管理者 领导者 教练 绩效伙伴 游戏规则的制 定者和维护者
应该是:
小知识
管理者与领导者
管理者 领导者
可以任命,可以自行 产生 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 响他人的活动 领导者不应都在做管理
被任命的 拥有合法职权进行奖惩, 影响力来自权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