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精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乙的比热容大,是水C.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3.小阳从下面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从节能角度考虑,烧开水用铝壶比铁壶好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都不一样D.测量小质量物体的温度时适宜用水银温度4.如图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获得了它的温度-时间曲线为实线A,若其它所有条件都不变,仅仅将水的质量减小,则减小质量后将水冷却并重新加热,则获得的水的温度-时间曲线应为图中的()A.A曲线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5.暑假去植物园游玩,同学们的感受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正确的是()A.在园内散步时闻到花香,是升华现象B.中午坐公园的椅子感觉很烫,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同学们感到植物园是避暑的好去处,是因为园内树木多且有人工湖,起到调温作用6.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7.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或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慢8.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9.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的热量多少与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10.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A.夏天,人们洒水来降温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1.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3∶4 B.4∶3 C.1∶3 D.3∶112.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已知:c水>c铜)()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二、填空题13.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kg】.14.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
如果水的质量是l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 J。
[c水=4.2×l03J/(kg·℃)]15.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较大。
吃棕子时,剥开包裹糯米的竹叶,发现糯米变色且有竹叶的清香,这是_______现象。
16.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均选填“大”或“小”)。
质量为20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焦。
[c水= 4.2×l03焦/(千克·℃)]17.兵兵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比较液体A和液体B的比热容是否相同,他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取相同的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它们的温度。
他所用的公式是。
1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l 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冷却效果好.三、探究实验题19.(7分)小明想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于是他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⑴此实验中,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⑵该实验中除了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外,还有必须完全相同。
⑶他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物质质量m/kg升高温度△t/℃加热时间t/min水0.1102沙子0.1101⑷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⑸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⑹另一组的小华采用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来进行探究,你认为他的方案可行吗?(选填“可行”或“不可行”)⑺爱思考的小明立即想到在阳光照射下的海滩上吹的是什么风呢?(选填“海风”或“陆风”。
)20.(7分)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1)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的热量是通过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叫做法.(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4)分析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采用的方法是:1、加热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反映物体的吸热能力强;2、加热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反映该物质吸热能力强,故本题选项A正确。
考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B【解析】试题分析:图像分析题先要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再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即找出题中不变的量和改变的量,看研究的量与改变的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加热时间反映了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是物理中的转换法)纵坐标表示温度的变化。
可以先作一条与横坐标垂直的辅助线与甲、乙相交于两个点,这两个点表示:时间一定(吸收的热量相等)时,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大。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分析,在吸收热量相等,物质的质量相等(题中已知)时,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大,所以甲的比热容小,是煤油;乙的比热容大,是水.故选B.考点:图像分析,热量的计算3.D【解析】试题分析: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热升温快慢的物理量,比热容越大,吸收升温越慢。
湿泥土中有水,水的比热容大,吸热升温较慢,故A选项错误。
在烧开水时,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壶吸收的热量是额外的,铁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烧水时使用铁壶,壶吸收热量少,节约能源。
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也有不同物质比热容相同的,如冰和煤油。
普通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测温液体与被测物体发生热传递,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温度计与被测物体间热传递的能量,对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应尽量选择比热较小的测温物质,例如水银。
考点:比较容的利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热量计算公式Q=cm△t可知,质量变小,其他条件不变时,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升高更多。
即在相同加热条件下,相同时间内温度升高更多。
图像中B曲线符合题意,选填B.考点:图像信息分析,热量计算公式应用,控制变量法应用。
5.A【解析】试题分析: A 、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花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人们可以闻到花香味.这是扩散现象。
此选项符合题意.B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中午公园的椅子吸收太阳光的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内能.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汽化需要吸收热量.微风吹过使汗液蒸发加快,液体蒸发是吸热的,所以人感到凉爽.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因为水的比热大,所以一定质量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能的热量就多,夏天公园里的人工湖水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树木能遮挡烈日的照射,所以是避暑的好去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扩散现象;蒸发及其现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6.B【解析】试题分析: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少,A 错;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也是这个道理,B 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C 错;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根据公式Q cm t 吸可知,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比铝高,当二者质量不相等时,就不能确定哪种金属温度升高的多,D 错。
考点:比热容7.A【解析】试题分析:同样质量的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油升温快,说明油的比热容比水小,A 对;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说明油的沸点比水高;油能漂在水面,是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油比水蒸发慢,是因为同样温度下,油的分子热运动不如水的剧烈。
考点:比热容8.A【解析】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9.A【解析】试题分析:要得出放出热量的多少和降低温度的关系,就要保证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种类一定,而降低的温度不同.A、质量是相同的,同种物质保证了物质的种类一定,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就说明了放出热量的多少和降低的温度有关;B、不同物质,没有保证物质的种类一定;降低相同的温度,没有控制降低的温度不同;C、不同质量,没有保证物体的质量一定;降低相同的温度,没有控制降低的温度不同;D、不同质量,没有保证物体的质量一定.故选A.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10.A【解析】试题分析:A、在夏天,人们在地面上洒水时,水蒸发吸热,利用水蒸发可以降温;故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不符合题意;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不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11.A【解析】试题分析:要想求出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首先应该熟练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一步求出热量之比.由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得,Q 1=C 1M 1△t 1,Q 2=C 2M 2△t 2,由题意得:M 1=M 2,C 1:C 2=1:2,△t 1:△t 2=3:2,代入公式可得,Q 1:Q 2=C 1M 1△t 1:C 2M 2△t 2=1×1×3:2×1×2=3:4;故选A . 考点:热量的计算12.A【解析】 试题分析: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根据Q cm t =∆Q 和m 相同的情况下,c 越大,△t 越小,因c 水>c 铜,所以△t 水小,由于水和铜块初温相同,所以水的末温低.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且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所以热量由高温的铜块传给低温的水.故选A .考点:热传递;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量的计算13.比热容、8.4×105、 0.01【解析】试题分析: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是它常被用做冷却剂的原因,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和其它物质比较在升高相同温度时能吸收更多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