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分析1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分析1
1.天王星是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 ) 2.海王星的发现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 √ ) 3.牛顿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 × ) 4.地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必然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 )
5.若只知道某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则可以求出太阳
的质量.( × )
地球的质量.
(2)计算太阳质量(环绕法)
①思路:质量为 m 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 充当向心力.
②关系式:GMm= r2
m4Tπ22r .
4π2r3 ③结论:M= GT2 ,只要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T
和轨道半径 r 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④推广:若已知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 T 和卫星与行星之间
故该天体的密度为ρ=MV =GT4π21·243Rπ3R3=G3Tπ12.
(2)卫星距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时,有 GRM+mh2=m4Tπ222(R+h),解得ρ=MV =3πGRT+22Rh3 3.
[答案]
3π (1)GT21
3πR+h3 (2) GT22R3
1卫星在距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的轨道上运行时,轨道半径 为R+h,此天体的半径为R.注意区分卫星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 半径,求天体体积时要用天体的半径R 2若行星或卫星在天 体表面附近运行,运行周期为T,则有R=r,此时中心天体的密 度为ρ=G3Tπ21.
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故 A 错误;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受 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对月球有 GMr2m=m4Tπ22r,可得地球 的质量 M=4GπT2r23,其中 r 为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即月球的轨道半径, 而不是月球本身的半径,故 B 正确,C 错误;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地 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 mg=GMRm2 ,因此,可求出地球的
【典例】 (多选)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
出地球质量的是( BD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地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地球有 GMr2m=m4Tπ22r,其中 m 为地球质量,在等式中消去,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 M,也就是说只能
2.若天体的某个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运行周期为
T,中心天体的半径为
R,则由
GMr2m=m
r
4π2和 T2
M=ρ·4πR3,可 3
得ρ
= 3πr3 GT2R
3.
【典例】 假设在半径为 R 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 星,卫星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1,已知引 力常量为 G.
易错警示 根据轨道半径 r 和运行周期 T,求得 M=4GπT2r23是 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是行星或卫星的质量.
要点二 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
根据密度公式ρ=
M 43πR3
,只要求出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就可以
代入此式计算天体的密度.
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半径R,求此天体的密 度.
由mg=GRM2m和M=ρ·43πR3,可得ρ=4π3GgR.
M=gR
2
.
G
2.环绕法
借助环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计算中心天体
的质量,俗称“借助外援法”.常见的情况如下:
万有引力提供 中心天体的
说明
向心力
质量
GMr2m
=m
v2 r
GMr2m =m rω2
GMr2m=m4Tπ22r
M =rv 2 G
M =r3ω2 G
M=4GπT2r23
r 为行星(或卫星) 的轨道半径,v、 ω、T 为行星(或卫 星)的线速度、角 速度和周期
6.若知道某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则可以
求出太阳的质量.( √ )
课堂互动探究
part 2
要点一 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
1.代换法
若已知天体的半径 R 和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忽略天体
自转的影响,则天体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等于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
重力,得
GMRm2 =mg,解得天体质量为
(1)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2)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 h,测得卫星在该处做 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解析] 设卫星的质量为m,天体的质量为M.
(1)卫星贴近天体表面运动时,有G
Mm R2
=m
4π2 T21
R,解得M=
4π2R3
GT21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天体的体积为V=43πR3
质量 M=RG2g,故 D 正确. [答案] BD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关键 (1)建立物理模型——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应用物理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规律. (3)利用黄金公式——“gR2”代换“GM”,简化记忆和解题.
[针对训练] 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及公转轨道半径分别
为 T 和 R,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 t 和 r,
的距离 r,可计算行星的质量 M.
知识点二 发现未知天体 (1)海王星的发现: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 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 天文学家 勒维耶 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 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 年 9 月 23 日,德国的伽勒 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2)1705 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一颗 彗星的轨道,并正确预言了它的回归,这就是哈雷彗星。 海王星的发现和哈雷彗星的“按时回归”不仅意味着新天体 的发现,更是确立了万有引力理论的地位。 (3)其他天体的发现:近 100 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 之外又发现了 冥王星 、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
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A )
A.rR33Tt22
B.Rr33Tt22
C.rR23Tt23
D.Rr32Tt32
[解析]
地球绕太阳公转 G
m日m地 R2
m地
4 2R
T2
m日
4 2R3
GT 2
月球绕地球公转, G
m地m月 r2
m月
4 2r
t2
m地
4 2r3
Gt 2
m日 R3t 2 所以 m地 r3T 2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高一物理组
课前自主预习
part 1
球的质量(代换法)
①思路: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受到的
重力等于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
②关系式:
mg
G
Mm R2
gR2 GM 黄金代换
gR2 ③结果:M= G ,只要知道 g、R、G 的值,就可计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