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写作中领悟快乐
文章针对许多学生提起写作文都觉得无从写起,无法下笔,把写作文看做是一种负担,怕动笔,不愿写的现实情况,探讨了让学生领悟快乐写作的方式方法。
一是要多读多看,激发写作兴趣;二是联系生活,开启思维大门;三是畅所欲言,拓宽表达空间;四是下笔成文,提供展示平台。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
标签:快乐写作;激发兴趣;学生作文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提起写作文都觉得无从写起,无法下笔,把写作文看做是一种负担,怕动笔,不愿写。
为此,我们体会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课中,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表达生活,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要使学生把写作当做一种快乐,从快乐
写作中领悟快乐。
一、多读多看,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厌恶写作文,是因为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
习作教学若想激活学生的创作欲望,就要指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读教材上精选的古今中外优秀文章,对一些精彩的片段能够背诵下来,领悟其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籍,拓宽知识视野,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阅一些最新版的文学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教者还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少年心,用“少真”“少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
比如:一次上作文课,上课开始,老师激情洋溢地朗诵了一首诗《假如》,假如没有农民伯伯的春种秋收,我们将饿断饥肠;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的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假如没有邮递员传递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
假如有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的航船才能返航,有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努力工作,我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漂亮。
读完后老师问学生:“同学们听了这首诗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XXX你会怎么做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情感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傾吐各自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想象如霓虹般五彩缤纷,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名警察,就要抓住所有的小偷;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名航天员,我就驾驭着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建立一个个太空站;有的说,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展开最美的姿态给人们欣赏……上天、入地、下海无奇不有,任其想象驰骋。
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来,为写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时,老师就立即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学生们
的兴趣很浓,很快一篇作文就写出来了。
二、联系生活,开启思维大门
很多写作无从下笔,不知写什么。
这是因为平时没有积累写作素材,而这又源于平时没有深入生活,没有仔细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的流个不歇。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精彩的一幅画,动人的一首歌。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多组织学生到社会课堂中去学习,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观察来校路上的所见所闻,体验沸腾的现实生活,从中直接获取反映社会风貌、人情风俗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用心去积累,那写作能力自然会提高。
当然,只观察还不够,还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思考分析,加工整理。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习作指导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成作文的素材,为写作文铺路架桥。
如在指导《羊毛湾水库游记》这篇作文时,我们组织学生亲自去羊毛湾景区游览,临行前,就布置了观察任务。
作文课上,让学生联系自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说说自己都见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听后,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游览时的画面,有的说见到一路上的风光很优美,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有的说见到水库的水很清澈,能看见水中游动的鱼;有的说见到水库大坝很宽阔,一直延伸到远方;有的同学说,水库周围的山有高有低,蜿蜒起伏,像一条巨龙一样……一时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兴趣很浓,大家踊跃发言。
这时,经过老师及时引导,一篇游记很快完成了。
由此可见,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观察体验,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我们积极的激发学生思维,一旦他们的思维大门被打开,他们的表达就会如泉水喷涌而出,写作文也就有话可说,也
感到了乐趣。
三、畅所欲言,拓宽表达空间
“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是自觉地、自主地表现。
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喜悦,有感动,有委屈,也有愤怒……这些内心的感受,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这时让他们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
让学生在急于倾泄心情的时候表达,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学生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是一种情感抒发的畅快和平衡。
如在学生刚上完一堂体育课后让学生说说“口渴”的感觉,学生经过短暂的回想后,纷纷举手,有的说,嘴唇干干的,干的皮都翘起来了;有的说,干的喉咙也有点沙哑了;有的说,嗓子干得像冒烟似的;有的说,舌头粘乎乎的一点也不比往常那么灵活了……学生在广阔的自由空间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巴金说过,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词藻,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情,才
能使学生的表达更有层次、更有深度。
四、下笔成文,提供展示平台
“蹲下来跟学生对话”,当学生的作文完成时,老师应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它,用满腔的热情去夸奖它,用赞扬的语言去批注它,用真诚的心灵去感悟它。
同时,老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平台,如真情朗读学生的作文,读出学生有独到见解和流露真情的那些内容,让学生编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选,请同学或老师、家长写序言;组织学生创办班级作文手抄报,自己动手设计版面和插图;开辟“作文墙”,进行优秀作文展评,评选“作文新星”;利用班级板报,开设“佳句欣赏”栏,发表学生习作中的优秀句段;组织课外写作兴趣小组,进行优秀作文交流活动;在作文课上,让学生交换批阅作文,从中欣赏到别人的佳句佳段,同时也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走出班级,向校刊、校园广播站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和各种“作文竞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更多成功的幸福和快乐,同时,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追求的。
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管是看图习作还是命题作文都变得有话可说,乐于表达了,很多同学的习
作能力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只有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积累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写作素材,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拓宽学生的视野,发现学生的写作亮点,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才能使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充满信心,喜欢动笔,乐于写作。
在快乐的写作中领悟生活,领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