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高中英语阅读中思维品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南冬梅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新高考政策的逐渐推广,2017年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其中思维质量被列为目标之一,这一目标深受教育者关注。
英语阅读在高考以及高中英语教学中都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深入思考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显得必不可少。
笔者根据一线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总结出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从教学观念转变和阅读材料选择两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南冬梅,德惠市实验中学。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生活工作中充满了大量的信息。
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阅读。
因此,具备一定的思维质量更有利于从外界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
高中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又占据着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
确指出英语学科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质量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17,P4-
P5)。
在新高考形式下,研究如何利用英语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思维品質的概念
2017年教育部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思维质量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思维质量体现了学科素养的心智特征。
提升思维质量有助于提升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从跨文化角度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作对事物价值的正确判断。
笔者认为,思维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管和价值观。
提升学生思维质量不仅仅能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而且间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二、英语阶段阅读教学和学生思维质量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问题是对文本解读深度不够。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课时少,大部分教师只关注课文内容,更有一些教师看重单词和句型,忽略全篇内容。
这样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单一,缺乏训练思维的有效设计。
过度注重语言知识的记忆,忽视了文本背后的思维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张献臣曾指出:英语阅读教学分五个层次,分别是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如何写的、你认为写的如何以及迁移和运用。
很明显,一线教师更多的只停留在第一层面。
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教师过度掌控课堂,学生没有机会主动思考,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