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王视微陈栋梁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0期
摘要:高效教学是所有教師的一致追求,如果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就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语文学习成为一项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提升方法
很多教师都非常担心中职语文教学效率,认为课堂上学生表现得比较冷漠,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提问,也从不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低下。
教师应认识到,中职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如果对学生采取强迫的教学方法,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成为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一、营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语文需要大量的抄写和背诵,非常枯燥。
并且很多学生之前的语文基础不够好,在听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难以跟上教师步伐,从而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历其境地对课文中的知识进行感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致橡树》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橡树缺乏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凌霄花,因此对诗歌理解不够深刻。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从网上搜集了资料,为学生展示了橡树的形象、木棉树的形象和凌霄花的形象。
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橡树非常的粗壮,符合中国人对于男子的想象,凌霄花能借着其他的树木向上攀爬,显得非常弱小无助,而木棉树高大挺拔,非常美丽。
学生对于诗人的想象有了直观地了解,也感受到了作者想要独立、平等的心态。
二、师生交流,营造民主氛围
在中职院校中,有的学生对教师存在一种比较疏远的心理,认为教师与自己存在着较大的年龄差,无法理解自己的感受,因此无法与教师成为朋友。
而语文是一门注重交流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语文领域的潜力,那么将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好书伴随我成长——优秀图书推介会》的时候,我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喜爱的图书。
很多学生缺乏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也不愿意主动进行交流。
我先向学生分享了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籍:“在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我对学习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