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知识习题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哪次会议首次通过()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2.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是()A.1989年2月21日B. 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D. 2004年8月28日3.国家对传染病实施以什么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D.以上都是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A.甲类、乙类B. 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D. A类、B类、C类5.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A. 甲类、B. 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A. 甲类、B. 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7.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A. 甲类、B. 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B.艾滋病、炭疽C.肺结核、麻风病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腮腺炎9.传染病流行是指()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10.疫区是指()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 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C.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撒时所能波及的地区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11.病源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2.传染病暴以是指()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D. 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13.对违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C.依照刑法处理D.向受害人道歉14.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 医疗机构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5.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多少种()A.35种B.39种C.37种D.40种16.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的什么制度,结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者D.消毒、隔离17.下列传染病中,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是()A.艾滋病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 D. 伤寒和副伤寒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A. 全国人大B.国务院C.卫生部D.省人民政府19.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患者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20.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病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诊断标准的人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级排出病原体的人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21.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A.急救中心B.当地卫生行政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的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哪个部门根据情况制定()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D.市级卫生行政部门23.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是由哪里进行()A.各级卫生防疫机构B. 各级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机构D.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24.哪类人员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的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和短期居住的人员2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 全部免费C.全部收费站D.以上都不是26.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谁规定的卫生标准()A. 国际B.国家C.省级D.市级27.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D.以上都不是28.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都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D.安全部门29.对可能导致甲型传染病传播的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经哪个部门的批准()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际卫生组织C.省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30.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立即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31.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予以()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隔离治疗D.以上都不是32.病原携带者是()A.恢复期传染病患者B.急性期的传染病患者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 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的人33.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由哪里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B.市级以上在方政府C. 省政府D.以上都是34.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传染病事件D.以上都不是35.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是()A.食物中毒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传染病事件D.以上都不是36.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其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法定传染病的,由哪里决定()A.全国人大B.省级政府C.国务院D.市级政府37.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应做到哪些方面,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A.早发现、早治疗B.早隔离、早报告C.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D.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38.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B.按常规死亡尸体处理C.带回原籍处理D.以上都可以39.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D.病原体、环境和易感人群40.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A.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源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B.患者和隐性感染者C.患者和病原携带者D.患者41.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A.经血传播、围生期母婴传播B.性传播C.密切接触传播D.以上均包括4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D.注射传播43.下列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A.同桌进餐B.静脉吸毒C.共用剃须刀D. 不洁性行为44.肺结核是通过哪种途径传播的()A.消化道传播B.空气传播C.虫媒传播D.接触传播4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什么传染病( )A.肠道B.呼吸道C.经血液传播的D.以上都是46.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A.置之不理B.在家中隔离C.在指定的场所单独隔离治疗D.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47.对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应()A.不消毒B.简单消毒C.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D.以上都不是48.传染病暴发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其首要措施是()A.将患者从流行地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的地区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把易感人群转移D.易感者接种疫苗49.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哪里宣布()A.任何人B.任何机关C.原决定机关D.医疗机构50.对于甲类传染病严重的疫区可()A.实施封锁B.只许进不许出C.只许出不许进D.以是都不是51.必要时对传染病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查验的机构是()A.医疗保健机构B.卫生防疫机构C.A B两个机构D.A B两个机构均无权52.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A.3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下C.8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下53.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格消毒处理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D.以上都行54.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进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罚款()A.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B.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C. 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D. 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55.关于人禽流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B.人、禽、畜共患疾病C.人流感病毒毒素与禽流感病毒毒素不同D.病禽信健康带毒的禽是其主要的传染源56.禽流感的主要传播信息途径是()A.密切接触传播B.空气飞沫传播C.粪-饮水-口D.虫媒传播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A.隐性感染者B.患者C.潜伏期感染者D.慢性感染者5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人间传播途径不包括()A.近距离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C.气溶胶传播D.虫媒传播59.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及早发现病原变异B.及早发现患者C.及早采取预防措施D.确定疫苗接种对象60.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B.流行性感冒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C.流行前给所有感冒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D.减少公众集会活动二、多选题1.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当采取()A.就地隔离B.就地观察C.就地治疗D.以上都不是2.制定传染病防治法的目的是()A.预防消除传染病B.控制和消除传染病C.消灭传染病D以上都是3.下面哪些是乙类传染病()A.狂犬病B.百日咳C.细菌性疾病D.梅毒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A.疾病预防控制体系B.医疗救治体系C.监督管理体系D.以上都不是5.县级以上地方人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A.传染病的防治工作B.监督管理工作C.流行病学调查工作D.以上都是6.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工作有()A.传染病的监测、预防B.流行病学调查C.疫情报告D.其他预防、控制工作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活动有()A.宣传教育B.疫情报告C.预防控制D.隔离治疗8.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哪些预防、控制措施()A.调查B.检验C.采集样本D.隔离治疗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需进行无害化处置的有()A.污水B.污物C.土壤D.空气E.粪便10.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哪些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A.传染病患者B.病原携带者C.疑似传染病患者D易感人群11.国家建立传染病的有关制度包括()A.监测制度B.消毒制度C.隔离制度D.预警制度12.各级疾病预防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进行监测的内容是()A.传染病的发生、流行B.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C.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D.国内新发生的新传染病13.传染病防治中的哪些内容,《传染病防治法》未规定的,分别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A.食品与水B.药品C.血液D.医疗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管理E.动物防疫和国境卫生检疫1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预防控制中履行的职责有()A.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的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B.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C.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D.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费用,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15.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A.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B.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C.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D.开展流行油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16.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传染病的疫情报告B. 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为C.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D.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17.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中,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售、运输的有()A.野生动物B.家畜C.家禽D.以上都不是18.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哪些部门和机构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职责,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疫情()A.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企事业单位D.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D.医疗机构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采取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什么实施卫生检疫()A.人员B.物资C.交通工具D.以上都不上20.医疗机构的哪些条件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A.基本标准B.建筑设计C.人员结构D.服务流程21.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提供()A.医疗救护B.现场救援C.接诊治疗D.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A.调查取证B.查阅或者复制有关资料C.采集样本D.以上都不是23.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有内容包括(A.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B.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C.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理D.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E.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24.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 )A.不少于两人B.出示执法证件C.填写卫生执法文书D.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2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的日常经费项目包括()A.预防B.治疗C.监督工作D.控制2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的项目有()A.预防、控制B.救治C.监测、预测、预警D.监督检查2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哪些物品,以备调用()A.防治传染病的药品B.医疗器械C.其他物资D.以上都不是28.对哪些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A.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人员B.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C.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D.以上都不是29.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A.蚊B.蝇C.蜘蛛D.蚤类30.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之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什么报告()A.内容B.程序C.方式D.时限31.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三级防护适用于()A.发热门(急)诊B.隔离留观C.为患者实施吸痰D.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32.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共用呼吸机治疗C.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33.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婴幼儿及老年人C.营养不良者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34.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A.疑似病例B.临床诊断病例C.实验室确诊病例D.病原携带者和检测阳性者35.关于预防人禽流感,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加强体育锻炼B.对鸡肉等食物应煮熟C.密切接触预服达菲后不需要隔离观察D.密切接触者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应警惕禽流感的可能36.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A.金刚烷胺B.金刚乙胺C.利巴伟林D.奥司他韦(达菲)37.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隔离患者B.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C.注射疫苗D.加强疫情报告3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A.加强工作场所和居室通风B.注意个人卫生C.通过适量运动增强机体贸免疫力D.注射干扰素39.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合理的措施为()A.不去疫区旅游 B.改善卫生设施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三、判断题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