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50103)
(对外汉语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
具有本学科比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对其中某一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运用第二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具有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
1. 培养方式本专业采用课堂教授、讨论和实践(社会调研与参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在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1、文字学
2、汉语史
3、语法学
四、课程设置
五、科研成果要求
鼓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技能。
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术讨论和聆听学术报告,撰写有关摘要、笔记或报告。
六、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后的第四个学期末之前,参加各院系组织的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办法参照“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内容包括对每个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践环节、科研能力训练和开题报告的准备进行全面审核。
建立筛选机制,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七、学位论文要求
1. 论文选题研究生撰写论文之前,必须认真调查和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一定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学术价值或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
2. 论文开题报告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要素:阐述选题依据;确定选题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部分比较系统介绍国内外研究领域和动态;论文的研究可行性;论文的研究阶段和工作计划;论文的创新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大纲及研究内容;论文的研究的难点、疑点和存在的问题。
3. 论文撰写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4. 论文评阅和答辩经专家评定和评阅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八、参考书目
汉语文字学方向
1.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90;
3.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 1997。
7.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
8.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99;
9.李圃,《甲骨文文字学》,学林出版社,1997;
10.李圃,《甲骨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8-1982;
12.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
13.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汉语史方向:
1.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96年版。
2.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版。
3. 郭芹纳:《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 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
5.高小方、蒋来娣《汉语史语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6.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7.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
8.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7月。
9.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2005年9月。
10.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1988年5月。
11.刘坚《近代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10月。
12.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4年4月。
13.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9月。
1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语法学方向:
1.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
2.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赵世开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2008。
3.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冯志伟著《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5.[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等著,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认知语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 [美]霍凯特著,索振羽、叶蜚声译《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刘润清著《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陆俭明、沈阳编《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
11.[英]R·H·罗宾斯著,许德宝译《简明语言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2.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3.彭利贞等译《认知语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4.马庆株: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5年。
15.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
16.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1。
17.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8.徐烈炯著《语义学》(修订本),语文出版社,1995。
19.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学林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20.[瑞典]詹斯·奥尔伍德等著,王维贤等译,《语言学中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1.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
2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3.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
24.朱德(著)《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X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