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初三化学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初三化学实验题及参考答案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东城区)
31.(8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③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④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
3
是。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
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利用I、Ⅲ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
生反应,烧杯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32.(5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33.(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含量进行探究。

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生铁是纯铁吗?若不是纯铁则该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⑴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等元素。

C等);硅、⑵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
3
锰等存在形式较为复杂。

⑶含有硅、锰等元素的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制定方案] 使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
⑴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 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 g;
⑵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 g;
⑶静置,称量。

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 g。

[数据处理]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

[交流讨论]
⑴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盘(选填“左”或“右”)。

⑵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

⑶反应过程中可看到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由此得知反应一定生成了氢气
和(写名称)。

⑷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95.2%。

对此有同学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分析:。

[实验结论]经过以上探究,同学们知道了生铁不是纯铁,实际上它属于铁的重
要。

三、实验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

共19分。

)(崇文区)
31.(8分)(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请回答:
①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5mL B.10mL C.100mL
②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通常使用_________(填字母)。

A.镊子B.玻璃棒 C.药匙(或纸槽)(2)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上图中_____(填字母)与____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2.(5分)如下图A所示,取一个大烧杯,在里面装入约1/2的细沙;烧杯一边的细沙中,插入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截取瓶底的大口饮料瓶做成简易漏斗,取三张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条,将一张干燥的和一张润湿后的纸条(润湿后仍为紫色)粘在简易漏斗的内壁,将另一张纸条润湿后,粘在简易漏斗的外壁,将漏斗插入细沙的另一边。

按下列各步骤继续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图A 图B 图C
(1)如图A,用以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集气瓶的容积与简易漏斗内容积相当)向漏斗内慢慢倒入气体,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填字母);
A.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B.漏斗外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及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C.漏斗内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和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由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2分)。

(2)如图B所示,快速点燃两支蜡烛。

(3)如图C所示,将漏斗向上慢慢提起至下端高于烧杯口,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是:,根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33.(6分)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燃烧产物五氧化二
)。

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
3【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图1 图2 图3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的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填字母)。

A.收集生成的气体B.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朝下垂直伸入水面下(室温),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你认为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9分)(东城区)
31.(8分)
⑴①a.长颈漏斗②B;氧气不易溶于水并且不与水反应③过滤④ A
⑵①b ② C a(OH)2+CO2=CaCO3↓+H2O ;紫色石蕊试液
32.(5分)
⑴进行对比
⑵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
⑶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⑷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答案合理即可)
33.(6分)
[数据处理] 87.5
[交流讨论] ⑴左
⑵确保生铁样品中铁单质与稀硫酸完全反应
⑶硫酸亚铁
⑷生铁中的铁元素除了以单质形式存在还以Fe3C形式存在,所以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会小于铁元素的总质量分数。

(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结论] 合金
三、实验题(共19分。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

)(崇文区)
31.(8分)(1)①B ②C
(2)①试管②2H2O22H2O + O2↑BC
③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
注:此题其他合理答案均得分。

32.(5分)(1)C 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答出前后两点得2分,只答出一点得1分)(3)低蜡烛先熄灭,随后高处的蜡烛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33.(6分)[改进与实验](1)没有接触到氧气(2)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 (1)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2)B、C [拓展与迁移] 1/5,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