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设计方案

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设计方案

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系统设计方案1设计方案1.1现状分析及对项目的理解1.1.1现状分析中国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

国家建立的负责收集和保持本国出版物,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的图书馆。

馆藏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古籍善本、特藏专藏、工具书、年鉴、电子出版物、缩微资料、视听资料。

国家图书馆一般除收藏本国出版物外,还收藏大量外文出版物(包括有关本国的外文书刊),并负责编制国家数目和联合目录。

国家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图书事业的推动者,是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既是全国的藏书中心、馆际互借中心、国际书刊交换中心,也是全国的书目和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

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总管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

国家图书馆是全国书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

承担着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任务。

负责全国图书馆业务辅导,开展图书馆学研究。

1998年开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部分馆藏资料实现数字化,部分数据已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

同时重视国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澳门地区出版物专室。

国家图书馆的外文书刊购藏始于本世纪20年代,是国典藏外文书刊最多的图书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微缩制品、音像制品,还入藏了国外光盘数据库近百种,电子出版物8000余种。

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国家图书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护工作,采用传统的修整技术和先进的缩微摄影技术,对馆藏要籍和各类珍稀文献进行修复和再生性保护。

中国国家图书馆履行全国书目中心职责,编辑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和馆藏目录。

国家图书馆编辑全国书刊联合目录始于1927年,1957年以后此项目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完善。

1997年10月正式成立全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在全国围组织与管理图书馆计算机联合编目工作,共建网上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资源和文献资源。

国家图书馆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致力于增进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与世界图书馆合作的新领域;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图书馆界双边或多边业务研讨和交流活动,以及国际图联等国际性组织的活动;与美英法俄以及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国等多个国家开展人员交换、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具有实质性容的合作;中文成为国际图联大会工作语言,提高了中国图书馆在国际图联的影响力;成功的举办各类国际会议,以及馆藏珍品文献赴外参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1.1.2对唯一标识符系统项目的理解数字对象唯一表标识符用来标识对象,是对象在因特网环境下的永久性独有名称,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将跟随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

唯一标识符作为数字对象的名称被嵌入在相关的资源和服务中,通过解析系统的支持,实现数字资源之间的关联和互操作。

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应用收到了各国各机构的高度重视,形成了相关标准(DOI)及应用,如Handle系统、CrossRef系统等。

中国国家图书馆从1995年起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截止2008年底,国家图书馆外购数字资源库136个,其中中文数据库59个,外文数据库77个,全文影像数据超过1亿700万页。

目前国家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总容量共约为200TB。

随着国家数字图书馆二期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数字资源数量将更加快速的增长,同时对实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全方位的集成化、网络化服务,实现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物力资源和数字资源、自建资源和外购资源、自有资源和虚拟资源的无缝、集成整合服务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为此,国家数字图书馆与于前期完成了《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规定了唯一标识符的语法规则,名称分配规则,解析规则,管理规则等方面的容,规的制定与规的实施应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提出了唯一标示符规应用和实施的细则。

唯一标识符规从标识符与唯一标识符的概念出发,阐明了CDOI可以标识的对象。

同时该规面向中国唯一标识符服务体系的需求,描述了全球唯一标识符服务系统框架,提出了未来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服务系统框架。

唯一标识符规提出了国家图书馆唯一标识符后缀的分配规则,详细阐述了各种复杂的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分配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唯一标识符分配与维护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唯一标识符的生成、注册与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唯一标识符系统与国家数字图书馆其他系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因此唯一标识符规也比较详细的分析唯一标识符系统与国家数字图书馆其他系统的关系,说明唯一标识符服务系统实现方法和实现过程。

在唯一标识符规中,详细描述了唯一标识符的解析过程。

系统描述了唯一标识符的生成与注册过程,包括用户角色的界定与生成示例。

提出了唯一标识符规应用对相关各系统的要求,为国家图书馆应用唯一标识符规提供了流程机制。

国家数字图书馆核心业务系统各模块的功能用以支持国家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管理及发布。

唯一标识符系统是与核心业务系统配套的重要系统,将在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唯一标识符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的关系如图所示:唯一标识符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相关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1、唯一标示符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独立对外提供访问地址和服务。

2、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建设,优先满足核心系统部各环节对部唯一标示的要求及解析的需要,又要兼顾外部注册会员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3、在资源采集和资源组织阶段,核心系统都可以进行唯一标识符的注册,唯一标识符一旦生存,则会在核心业务系统的各子系统中统一引用。

不过此时的唯一标识符注册数据中,一般缺少URL等关键属性,需要在资源服务与发布阶段对唯一标识符的URL等注册数据进行修改和补充。

4、检索应用系统(元检索、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唯一标识符系统挂的解析服务获取数字对象的URL地址。

1.1.3唯一标识符系统项目的建设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在满足《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公共图书馆领域唯一标识符系统的体系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生成(注册)、修改、删除、解析和管理,既为国家数字图书馆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服务提供配套支持,也将为今后数图工程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基于以上目标,国家图书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建设满足以下特点:1、唯一性。

面对分散、多来源、多类型的元数据数据、对象数据,本系统要能够实现对这些数据的标识,对所标识的数字对象而言,相当于人的,具有唯一性。

这种特性保证了在网络环境下对数字化对象的准确提取,有效地避免重复。

2、开放性。

系统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采用接口的方式,对对外都能提供有效地服务;支持多样的系统组成和功能形式,能容纳其他的数据体系和服务系统;支持标准的和可自定义的元数据格式和服务系统协议。

3、可扩展性。

系统的体系结构应该是灵活的和可扩展的,能接纳新的元数据、对象数据类型,而不需要大的改动,保证整个服务系统的可伸缩性,能容纳海量数据。

4、系统友好性。

面向用户的唯一标识符系统要有友好的系统界面,而且系统要能与用户的工作系统与环境有好的对接和兼容,唯一标示符系统可以直接自然地应用到用户的计算机工作环境中去,成为用户工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5、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是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一起工作并共享信息的能力。

系统要满足各子系统间的交互性,实现唯一标识符信息共享的能力。

6、持久性。

一个数字化对象的唯一标识符一经产生就永久不变,不随其所标识的数字化对象的所有者或存储地址等属性的变更而改变。

7、安全性。

满足系统对设备运行安全、网罗安全、数据库安全、附件数据的安全、数据接收过程的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性要求。

8、可靠性。

保证系统的平稳健康运行,对并发访问等问题有可靠地处理策略。

1.1.4参考资料●《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系统部分初步设计》●《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项目研究成果》●《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管理系统业务需求说明书》(V1.7)● Handle System技术手册(/documentation.html)1.2项目主要需求分析1.2.1建设唯一标识符系统本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建设唯一标识符系统,实现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的统一集中管理。

在资源采集系统、资源服务与发布平台系统中,可以通过唯一标识符系统的服务接口进行数据接收。

同时,系统需要实现唯一标识符生成、URL维护、唯一标识符解析、注册数据维护等功能服务。

唯一标识符系统支持分布式部署,可以构成由顶层系统为中心的系统服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1.2.2建设后台管理和维护系统后台管理和维护系统是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基础。

需要提供系统的管理功能;提供数据接收的后台支持工具,支持数据处理的模块化灵活扩充;提供完备的日志功能;提供运行过程中各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监控功能;提供完备的数据备份还原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本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实现唯一标识符系统平台管理的开放化建设,为系统对外提供服务提供有效地管理功能,同时要兼具灵活性与扩展性。

2技术实现方案2.1设计原则思路✧项目以标准先行为指导,系统需要遵循现有的元数据标准规,对象数据的格式和容标准规也需要尽快制定和落实,同时还要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数据传输数据包描述、质量检验方面的约束,便于整个项目拥有量化可评估的研发和实施目标。

✧项目建设需要基于国土数字图书馆系统的ESB应用支支撑平台,采用J2EE作为企业级系统开发的软件架构,实现开发语言的统一。

✧项目建设需要对国图现有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各个接口的实现需要遵循SOA的思想,按照WSDL、SOAP、XML等WebService相关规,实现接口的服务化和接口服务的标准化。

✧项目涉及到大量的、多类型的数据交换问题,数据的传输格式、参数设置还有接口描述,需要采用统一的与技术和平台无关的标记语言。

本系统拟采用XML语言格式。

✧项目方案设计要尽可能减少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后台的维护管理需要简单易用,便捷高效。

✧项目需要面临大量用户访问及并发问题,所以整个系统各部分都要考虑效率和性能问题,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整个系统平稳顺畅的工作。

✧项目采用B/S系统结构,其优点是操作不受时空限制、安装维护方便等。

✧项目需要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系统的易用性,客户端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做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