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B16.5.1
【名称】肝脏检查的超声诊断技术
【别名】
【适应证】
超声检测技术是各种肝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二维实时超声显像主要用于肝脏形态的变化,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则用于肝脏血管病变与血流动力学检查。
超声检查显示肝脏的病变图像,属于声学物理的性质变化。
同一病变,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超声图像表现不同;而不同病变,其声学物理性质相似,超声图像的表现可能相同。
因此超声不能提示病理解剖学的诊断。
小部分肝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测不能鉴别良、恶性,如弥漫性肝硬化与弥漫性肝癌。
有些肝内小结节则难以区别为炎性或肿瘤。
必要时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肝脏介入性活检或其他检查。
临床医生对超声检查提示的结果,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所见,全面分析后确定诊断。
适应证如下: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
2.膈下积液或脓肿。
3.肝内液性病变,如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病及肝脓肿形成期。
4.脂肪肝。
5.肝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6.肝内明显的血管异常,如淤血肝、门静脉异常病变、动脉瘤。
7.肝先天性异常。
8.血吸虫肝病。
9.肝外伤出血。
【禁忌证】
一般无特殊禁忌证。
【准备】
1.填写申请单 逐项认真填写申请单,提供临床资料,掌握超声检查适应证,提出检查要求。
2.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 解释检查的过程,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反应
以及并发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合作。
3.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
4.启动仪器,调节仪器的分辨率,以保持显像清晰。
5.明确超声检查重点
6.体位 根据病变位置不同选择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
【方法】
1.检查方法
(1)使用常规检查实时B型超声仪,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
观察肝血管血流状态需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亦可取左、右侧卧位或坐位。
平静均匀呼吸,但测量肝肋下斜径与左叶的长度和厚度时,深呼吸后屏气。
(3)检测肝脏大小、位置,常规观察以下4组切面:
①自右侧第5肋间隙开始,测量肝上界,沿肋间隙自右锁骨中线至腋中线依次向下至肝下缘,显示肝脏、胆囊、门静脉主干至门静脉右干和分支的长轴与下腔静脉。
②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探测右肝静脉长轴,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腹部正中线两侧与其平行的矢状切面或斜切面,显示尾状叶、肝段下腔静脉;胆囊长轴、胆总管。
③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测量肝左叶长度和厚度;探头置于左肋缘下,声束朝向左肩、左季肋部方向,显示左外叶、左侧角。
④剑突下横或半横位切面,探头前后转动显示第一肝门,门静脉及其左干分支,肝圆韧带,静脉韧带,三支肝静脉,第二肝门与部分下腔静脉。
疑肝、脾易位时,左侧肋间隙检测并与右侧比较,观察胆囊的位置,门静脉、总胆管与其分支肝内走向及肝圆韧带,确认肝、脾的位置。
(4)显示肝血管。
门静脉系统与肝动脉并行,由第一肝门进入肝实质,其主要分支在肝内走行;三支肝静脉由肝周边回流,至第二肝门处进入下腔静脉。
(5)检测门静脉系统、肝静脉及肝段下腔静脉血流的方向、速度以及病灶部位的彩色血流。
(6)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一般胆管与门静脉平行,多走行于门静脉之前,内径约为门静脉的1/3。
(7)对肝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另需标记病变在肝脏的部位,相邻的血管或组织。
(8)检测肝与毗邻脏器、周围组织的关系。
2.检查内容
(1)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边角、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
(3)肝实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5)体位移动、深呼吸时观察肝脏表面是否光滑,包膜与周围组织活动能否自如,有无粘连、形态失常、向外凸出或被邻近脏器挤压、移位。
【结果判断】
【注意事项】
1.正常肝脏大小测值与个体差异、高矮胖瘦有关,影响因素较多。
肝脏形态不规则,同一部位声束稍倾斜测值即可有不同;吸气时肝左叶较长,厚度略小,呼气时则稍短而略厚;进餐后胃腔胀大向上推挤肝脏,门静脉系统回流增加管径增粗。
故同一肝脏不同状态的测值可有差异。
2.分析图像清晰度要考虑到,肥胖者腹壁厚者透声差,可用2.5MHz探头;肝硬化肝缩小向右上后移,结肠上移气体较多影响较大;可从右腋中线第5肋间开始向下检查。
3.肝脏超声分叶方法较多,可任选门静脉、肝静脉、8段或其他分叶方法。
4.检查前将仪器调整为最佳功能状态;灰阶、辉度、对比度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速度标尺要适宜。
一般肝脏深、浅包膜亮度适中,肝实质回声细小均匀,血管纹理清楚,门静脉与肝静脉血流清晰,彩色充盈管腔内无溢出。
5.彩超检查血流显示程度与仪器性能质量关系密切。
高性能彩超能显示病灶内微小血管(<1mm),中低档彩超难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