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投影?目前,不论是移动式的小型商业演示、多媒体会议室、教室、体育场馆、教堂、商业场所、大型礼堂的中型和大型投影系统,虚拟显示甚至大到电影院的超大屏幕投影系统,它们要么采用前投方式,要么采用背投方式,除此之外似乎没有第三种投影方式了。
前投和背投可以说就是投影技术的全部。
前投:简单地说,就是投影机的安装位置与观众在屏幕的同侧,投影机发出的光线投射到屏幕,在屏幕上形成图像,然后光线再反射到人眼睛。
什么是背投影?背投,就是投影机的安装位置与观众分别位于屏幕的二侧,投影机发出的光线从屏幕的一侧直射到屏幕,光线透过屏幕进入观众眼睛。
前投屏幕可做成任意尺寸,但需要控制环境光才能得到很好的观看效果。
非常适用于具有很多观众的暗室环境。
背投屏幕在尺寸不如前投,但不需要控制环境光。
比较适用于观众不多,环境光线和照明很好的环境。
从发展的历史来说,前投的历史很悠久,自从有了电影和幻灯片以来就前投。
背投历史却比较短,只是最近20年之间的事情,但是,背投方案却给世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背投可以投影出一种与电视机图像质量相同的画面,而且尺寸可以扩大到电视机几百倍的。
前投和背投的区别?理想的投影环境是基本没有照明灯光并且使用非常明亮的投影机。
如果环境光线很亮,那前投就会显得暗些,这时,背投就是最佳选择了。
但是,为了优化背投质量,在安装使用背投屏幕时,其要求的空间比前投的更大,而且安装投影机的空间要足够暗。
”突发性、没有做准备的房间就是使用前投的一个很好例子,比如在商务展示会或普通会议中,一大群人因为一个特殊的话题突然骤在一个较小的房间。
如果人数在50至100之间,那么用较小的屏幕就足够了,没有必要用较大的屏幕。
“前投屏幕可做成任意尺寸,前投的优点是只用一张前投屏幕,可以做得很大很大,就像电影院的屏幕一样。
”但是前投要求关掉投影室的灯泡,才可以得到看起来很舒服的图像,好比电影院,需要控制环境光,非常适用于具有很多观众的暗室环境。
背投是一种优先选择和较好的投影方式,但是,由于投射空间的限制,许多环境都没法使用。
另外,背投屏幕尺寸有限,但不需要控制环境光。
比较适用于观众不多光线照明很好的环境。
David Hull说:“背投最佳的应用条件是:观众多于100人,演示者有跔的空间在屏幕背后安装投影机,并且可以安装一块完整的背投屏幕。
”像教室和多媒体会议室这样的地方可能就没有安装背投系统所需的空间了。
但是,许多更大型的演示,特别是在很大的礼堂甚至户外,由于有适合的投影要几优质的背投屏幕,也会用到背投。
比如运动场是不可能关灯的,必须开很明亮的灯光才可以看清楚比赛,在运动场上多数人都会选择背投,因为只有背投才能把很清晰、亮丽的图像打出来。
”“对电影院来讲前投则是首选,这是想都不用想的,因为电影院的屏幕尺寸太宽太大了,如果要在电影屏幕后面提供一个空间做背投室,那太浪费空间了,也太昂贵了。
在学校里,因为在教堂过程中只需要能看到图像,学生对放映环境,图像质量的要求低些,同时节约空间和设备成本,因而一般不选择背投。
”如果用户的预算不多,而且可用的空间很少、很窄,那前投就是唯一的方案了,因为背投使用的空间是比较大一点,如果客户非得要很大、很宽的效果,如电影院的效果的话,那也只有选择前投了,因为只有前投才能用一张屏幕满足他的要求。
投影屏幕有哪些技术分类?屏幕从投影方式分为正面投影屏幕(反射式)和背面投影屏幕(透射式)二大类。
正投屏幕不受尺寸的限制(可定制),但会受环境光的影响造成画面对比度的严重下降。
背投屏幕画面整体感较强,不受环境光的影响,能正确反映信息质量,所以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目前最大的单张光学背投幕有200英寸,有效图像范围宽4034mm*高3018mm。
正投屏幕与背投屏幕从光学结构分为哪几种?正投屏幕:弯曲屏幕(金属弧型幕)、平面屏幕(玻珠幕/金属软幕/纯白幕)背投屏幕:硬质背投幕(透射幕)、软质背投幕(透射幕)正投影平面幕增益较小,视角较大,环境光必须较弱;弧型幕增益较大,视角较小环境光可以较强,但屏幕反射的入射光在各方向不等,而且光聚焦产生的高温容易造成画面色彩失真。
从质地上分为玻璃幕、金属幕、压纹塑料幕等。
背投影屏幕又有光学背投屏幕、散射型屏幕和软背投幕的分类,这几种成像原理不同的背投幕都克服了许多正投方式存在的缺点:投影机安装在屏幕背后的暗房,对装修不会造成失调,也屏蔽了投影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同时不容易受环境光的干扰等。
散射型屏幕有哪些缺点?光能利用率低,浪费投影机亮度输出彩色漂移现象严重,对比度很低可视角度小,不适用于大范围显像散射型屏幕市场应用不大光学背投屏幕依靠微细光学机构来完成投影光能的分布,是目前公认效果最好的显示方式,菲涅耳(Fresnel)透镜的技术广泛应用在光学屏幕的制造工艺上,菲涅耳透镜结构可以将入射光汇聚成平行光线,在一定的视角范围内啬屏幕的亮度。
柱面透镜的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光学屏幕的制造工艺上,通过屏幕正面的柱面透镜结构,可以控制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光线分布,具有扩大视角范围的功能,+客户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设计投影光路与屏幕焦点的最大夹角,以取得最佳的光路覆盖角范围。
光学背投幕的唯一缺点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图像聚焦,必须选择焦距范围与之匹配的投影机镜头(对投影距离有要求)。
大部分光学背投屏幕都具备多种焦距可选,覆盖了大多数投影机的镜头焦距范围。
背投软幕利用高透光率的胶膜喷涂成型背投软幕具备廉价、无缝(尺寸可以定制)、运输安装方便(可以折叠)、对投影机镜头焦距没有要求等优点,通常应用在租赁行业。
背投软幕由于也是应用了光线漫反射的成像原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漫射型屏幕的缺点:亮度均匀性比较差、严重的“太阳效应”、光能利用率低、彩色漂移现象严重、可视角度小等。
低分辨率和低对比度使背投软幕不适应在数据显示的应用。
同时,在制作材料的物理特性上,软背投幕具备以下的缺点:稳定性容易受温度、湿度和气流的影响从而造成图像的晃动容易起皱、变色、变型、霉变、老化,质量保证期限短暂由于要保证视像范围(通常为标称160?),增益偏低(通常标称为1.5左右)什么是大屏幕投影拼接墙?大屏幕投影拼接墙是由多台投影机、多个投影屏及图像控制器构成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一般用于一个画面的超大屏幕显示或特技显示以及多个画面的多窗口显示(区别于多屏显示)。
所以输入信号全部通过图像控制器处理后分配输出到每台投影机上,每个显示画面可以跨越投影屏边界。
投影单元的显示品质直接影响着整个投影墙的效果,采用不同类型的投影单元会得到大不相同的结果。
图像处理器是投影墙系统的核心。
其作用是将计算机、视频、网络等要显示的信号送到图像拼接控制器,经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被分别送到相应的投影单元,每个投影单元只显示整个图像的一个部分,全部投影单元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超大分辨率的完整大画面,大画面的分辨率为每个投影单元分辨率的倍数。
每路信号的图像均是以窗口的形式显示在投影墙上。
窗口位置、大小、数量可任意改变。
大屏幕的管理是由软件实现的。
大屏幕管理软件用以实现:投影墙的调整、窗口管用、网络控制、矩阵切换等功能。
还可以预存一些常用的模式,使用时可随时调用预存模式,即可实现预期效果,从而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效率。
目前大屏幕投影拼接墙从功能上分为为电视墙和综合显示墙两个类别。
仅仅用于视频显示的称为电视墙,用于活动视频、计算机图、文等信息显示的称为信息综合显示墙,用投影机拼接方式组建的大屏幕显示系统,在功能性、实用性以及显示效果等方面远远超过其他显示设备的拼接。
单项工程中数量最多可达到数十台,屏蔽从一至多层不等。
大屏幕的主要作用是显示视频、数据和图像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来自PC机、工作站、摄像机、影碟机、放像机、视频展示台等。
由于显示尺寸大,可以实现计算机数据、图像、视频图像的切换显示或混合显示,可以实现多个窗口信号的显示,以实现信息综合。
什么是大屏幕投影拼接墙?一是全数字化,拥有最高的信噪比。
DLP可以直接显示数字视频信号,不象CRT显象管需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才能处理。
二是色彩丰富,三片DLP系统能够获得4.5亿种颜色。
通常CRT电视是1670万色。
三是对比度亮度高,其采用反射式设计,而LCOS和液晶都采用穿透式设计,光线必须经过成像元件,光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穿透式设计以来偏振光,仅此就浪费了50%的光能,对比度和亮度大大降低。
DLP投影的亮度可以高达5000ANSI,而LCOS和液晶投影能做到1000ANSI就已经很高了。
对比度方面,DLP投影可以轻易达到1000:1,LCD投影通常是500:1。
四是无缝图象,因为DMD镜片距离只有1微米,边长只有4微米,也就是说像素间距只有1微米,像素填充比大于90%,而LCD的液晶分子制造的像素填充比低于80%,光机放大后会出现网格效应,而DLP不会。
五是长寿命低功耗,因为反射式设计,光能利用效率高,因此很少热量产生,DMD的寿命大幅度提高,可以保证95年的寿命,这让显象管也无地自容,而DMD的铰链系统则可以连续工作1.7万千亿次,也就是说连续工作95年都不会出现问题。
LCOS和液晶都采用穿透式设计,蕴涵热量的红光必然穿透液晶板和LCOS板,导致其寿命下降,都不会超过10年。
六是体积小,重量轻。
单片式设计使DLP背投可以大幅度缩小纵深,70英寸最窄的已经做到17.4厘米。
和PDP相差无几。
DLP背投是目前性能最全面的背投电视,无论是图象质量、厚度、价格还是寿命,LCD背投和LCSO背投都无法与其抗衡。
而PDP的价格一般都超过同尺寸DLP背投5000-20000元,并且低价格的PDP图象质量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如DLP背投。
55英寸后性能与LCD背投有一定差距,如果想缩小差距,通常要采用更好的DMD芯片,成本会增加一些。
LCOS在这个尺寸还是因为标准不统一,成本难以降低,并且高清晰度无法发挥。
而50英寸则要面临DLP背投的竞争,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还是足以和DLP背投抗衡。
简而言之,DLP是由数字电路驱动的光学系统。
数字电路及光学元件会聚于DMD。
用一个视频或图形输入信号,DLP创造出具有史无前例图像质量的数字投影图像。
DLP有三个关键的优势超过现在的投影技术。
DLP的数字本质能实现数字灰度等级和颜色再现,并且把DLP置于数字视频底层结构的最后一环。
因为它以反射DMD为基础,所以DLP比与其竞争的透过式LCD技术更有效。
最后,DLP有产生无缝、胶片式图像的能力,DLP使图像更为好看。
你已听说过数字革命,那么现在你可以用数字光学处理看到它。
什么是LCOS?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技术结合了半导体与LCD技术,其光学成像原理与DLP 同为反射方式。
LCOS用很小尺寸的成像器,通过放大光学系统在大的显示屏幕上间接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