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建议

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建议

xx年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建议
校工会、校医院
xx年度教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在校医院和解放军304医院的共同努力下,已顺利完成。

现将本次体检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教工身体健康检查于4月25日开始,5月10日结束,历时13天。

全校共有1740人参加了健康体检,其中男786人、女954人,在职人员参检率为80.1%、离退休人员参检率为72.8%,参检人数与去年持平。

体检人员中,共发现各种阳性疾病3907人次,人均2.2次。

从体检结果来看,结果异常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脂686人(占39.4%)、脂肪肝587人(占33.7%)、高血压261人(占15%,部分人员因服降压药后测血压正常)、高血糖244人(占14%),男性前列腺增生(占男性65.6%,)女性乳腺增生(占女性32.7%)、宫颈炎(占女性27.9%)、子宫肌瘤(占女性14%)。

总体体检结果显示教工身体体质较去年有所下降。

二、体检过程存在的问题
今年教工体检时间安排较去年有所提前,但在安排体检时间时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特点,每个单位都安排了2至3时间,最后一天还安排了补检,但仍有部分教工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体检。

每年学校安排几十万经费组织教工身体检查是学校党政领导关心和爱护教工的具体举措,建议教工(特别是年轻教工)要提高健康意识,认识健康查体的意义,健康查体的目的不是为查出疾病而查体,而是在疾病出现前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部分疾病,发现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身体好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希望全体教工一定要重视身体检查,为了你的身体健康,为了你家庭的幸福和欢乐,在纷繁的工作之中安排好时间参加体检。

三、主要阳性症状及防治建议
(一)高血压
本次体检共发现高血压患者261人,占体检总人数15.0%(部分人员因服药后测血压正常,未被计入)。

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及血容量的重要指标。

高血压是指由于家族遗传、精神紧张、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肥胖者高血压发生是正常体重者的2-6倍)、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导致动脉硬化等原因致使血压持续>140/90mmHg。

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等,重症者可导致心(冠心病)、脑(脑卒中)、肾(肾衰)、眼(眼底出血)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害,是威胁
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防治建议:
⑴乐观制怒、避免压抑、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⑵适量运动;
⑶戒烟限酒;
⑷低盐(每天<5g)、低脂(每天<50g)饮食、通便;
⑸控制体重(正常体重Kg=身高-105);
⑹推荐多吃有益于降血压、血脂的食品:如豆类、蘑菇、苹果、大葱、大蒜、鱼、木耳、茶等;
⑺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每天固定时间监测,早晚各一次,如持续高于正常,或已明确诊断的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

(二)脂肪肝
本次体检共发现不同程度脂肪肝587人,占总人数33.8%
脂肪肝是指肝内脂肪含量>5%。

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饮酒过多;饮食营养过剩;缺乏运动;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和糖尿病及某些药物等引起。

早期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肥胖、腹胀、肝区胀痛、食欲差、维生素缺乏等,晚期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

防治建议:
⑴限酒、忌酗酒;
⑵控制饮食,尤其要低脂饮食(每天<50g);
⑶加强运动,原则是适度、渐进、规律、长期。

方式以快步走(每
天最少一小时、3公里)、慢跑、跳舞、骑车等。

目标以心率轻度加快(运动后心率=170—年龄)、出微汗为度;
⑷控制体重(正常体重kg=身高-105);
⑸治疗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⑹避免使用肝损害的药物;
⑺中、重度脂肪肝应定期复查肝功和肝脏B超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

(三)血脂异常
高血脂686人,占总人数39.5%;甘油三酯低104人,占总人数6.0%。

血总胆固醇>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3.9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0.7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为高脂血症;血总胆固醇小于2.9mmol/L,甘油三酯小于0.56mmol/L为低脂血症。

血脂异常多由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挑食、节食减肥);吸烟;缺乏运动;糖尿病及其它如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患者;老年人脏器代谢功能减退等引起。

血脂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会导致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致使动脉管腔狭小,进而造成心、脑、肾等脏器缺血性损害。

可表现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血脂过低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机体组织代谢。

防治建议:
⑴控制饮食、戒烟限酒;
⑵均衡营养:主食要粗细搭配,增加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和有益于降血压、血脂的食品,如豆类、蘑菇、香菇、苹果、大葱、大蒜、鱼、木耳等;蛋白以瘦肉和植物蛋白(各占1/2)为主;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50g )、限制高胆固醇(海鲜、动脉内脏、蛋黄等)食物摄入;忌单纯通过节食减肥。

⑶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⑷乐观豁达、心理健康;
⑸经过上述调整3-6月后,指标无明显改善;出现高血压、心、脑、肾、眼、血管等疾病;血脂指标明显(成倍)增高时,应进行专科药物治疗。

⑹对低血脂者,如经复查持续低,应进一步检查,除外肿瘤等消耗性疾病。

(四)空腹血糖高
空腹血糖高244人,占总人数14.1%
血糖高是指空腹血糖高于5.9mmol/L,若空腹血糖高于
7.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 mmol/L临床可诊断为糖尿病。

血糖增高多由于家族遗传、精神情绪影响、肥胖、胰腺肿瘤、严重外伤感染和大量应用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物引起。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表现为肥胖;视力障碍、反应性低血糖(餐前心悸、出汗、乏力)、皮肤瘙痒;神经症状(下肢麻木、烧灼痛等)以及容易生疖疮、反复泌尿系感染等。

重症者可有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晚期可因血管病
变引起心、脑、眼、肾等脏器器官损害及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溃疡、坏疽。

防治建议:
⑴饮食调节:在提供维持健康的最低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最低需求量的基础上,控制饮食(糖尿病病人每日具体热量需求应根据血糖和个体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指导);
⑵戒烟限酒;
⑶限盐(每日6g);
⑷运动疗法:原则是适度、渐进、规律、长期。

方式以快步走、慢跑、跳舞、骑车等。

目标以心率轻度加快(运动后心率=170—年龄)、出微汗为度。

⑸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明确糖尿病诊断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五)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516人,占男性人数66.1%。

前列腺增生(肥大)属老年性改变,与性激素失调、动脉硬化有关;也受反复炎症感染、性活动频繁等因素影响(中青年为主,可缓解)。

表现为尿道和会阴区不适;尿急、尿频尤其是夜尿过多;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无力、尿程近、尿线细、尿分段、尿分叉、尿后滴淋)等。

重者可引起尿路感染、结石、积水及肾功损害。

防治建议:
⑴限制烟酒、少坐多动、预防感冒、防治泌尿系感染;
⑵如有会阴区不适、排尿异常,请到泌尿外科诊治;
⑶定期检查前列腺B超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除外前列腺肿瘤。

(六)妇科病症
1、乳腺增生312人,占女性人数32.7%。

乳腺增生与精神压力、心理紧张、卵巢激素分泌失调有关。

表现为乳腺包块(单或双侧)、质韧、光滑、无粘连;月经前期胀痛、肿大,月经后症状减轻;少数可有乳头溢液(清亮)。

防治建议:
⑴注意稳定情绪、放松心情;
⑵如胀痛明显可药物治疗;
⑶加强自检和定期专科复查;
⑷如疼痛规律改变、肿块生长快等应及时复诊或做“钼靶照相”除外“恶变”。

2、宫颈炎266人,占女性人数27.9%。

宫颈糜烂(纳氏囊肿、息肉)是已婚妇女常见病,与感染、局部菌群失调关,应注意妇科的卫生保健,为防止肿瘤发生,请定期妇科检查、诊治。

3、子宫肌瘤134人,占女性人数14.0%。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可观察和定期妇科检查。

如有小腹明显坠胀、阴道出血等异常,请及时就诊,必要时手术切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