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临床护理论文范文普外科胃肠减压的临床护理摘要:分析研究普外科胃肠减压的主要护理措施与方法。
方法对我院100例胃肠减压患者的置管方式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并进行分析。
结果科学有效的置管方式,能大大提升置管的成功率,本次置管的成功率高达97%。
结论科学有效的置管措施加之胃肠减压时间段内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关键词:普外科;胃肠减压;护理现阶段胃肠减压为普外科最为普遍的护理操作。
目前胃肠减压是肠梗阻、腹部手术以及急腹症,尤其是胃肠手术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另外也是有效防止腹部术后胃肠吻合口梗塞与腹胀的重要手段。
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对减少患者并发症、提升疗效均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的时间,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胃肠减压患者100例,在所有患者之后,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34例。
年龄均在15~84岁,平均年龄为48.8岁。
胃肠梗阻患者41例,胃癌患者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12例,腹部外伤患者18例,结肠癌患者21例[1]。
1.2方法1.2.1评估科学有效的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生命体征以及心理状态和鼻腔是否存在畸形,鼻中隔是否偏曲,鼻腔是否出血,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等,置管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置管的重要性和目的,告诉患者置管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症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置管的方法,以消除患者恐惧与紧张的情绪,让患者由被动配合改为主动配合,以让医生能更顺利的进行操作[2]。
1.2.2胃管选取护理人员在选取胃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观察,选取无异味和组织相容性较好的硅胶胃管,该种胃管对患者的刺激性较小,官腔透明,这对于观察管内状况非常有帮助,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大小适当的型号,通常选用16#~20#。
1.2.3置管长度针对我院手指普外科患者的特别和置管目的,在置入长度上通常设定为54~64cm,也就是耳垂到鼻尖在到剑突部,再加之从鼻尖到发际的长度,也就是胃管头端插入到胃幽门窦区。
如果插入太深,胃管很可能会为胃内盘绕,而如果太浅则胃管头端会接触不到胃部,因此过浅或过深均为影响减压的效果。
置管长度还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而定,通常长度不超过64cm,作为护理人员在置管之前要分析患者的体制,同时列出置管长度[3]。
1.2.4要点置管之前要先让患者取舒适体位,之后让患者深呼吸几次或者多次练习吐咽;作为护理人员要用润滑油对患者鼻腔和胃管进行润滑,叮嘱患者含温开水5~7ml,沿一侧鼻孔慢慢插入胃管一直到咽喉部,另外要叮嘱患者作吞咽活动同时咽下温开水,此时护理快速将其送至胃管;到标准长度后,用注射器对胃管进行抽吸,抽出胃液表面留胃管成功;使用脚步对患者鼻尖部进行固定,将胃肠减压装置接入,同时妥善固定好[4]。
2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主要病史有所了解。
无论患者的身份、职务是什么,不能对患者有差别对待的现象。
要充分尊重患者,真正做到为患者排忧解难。
对于患者身上的心理矛盾要及时进行调节,并且要对其加以重视。
不得有歧视的行为。
出现问题时要学会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不能中途而废,要做到善始善终。
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对在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不能以生硬亦或是冷淡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冰冷的态度只会让患者更加烦躁,对患者的情绪不利,最终不利已患者接受治疗。
道德败坏的护理不能产生好的护理效果。
2.2不同的疾病要进行不同的护理重性精神病患者往往不愿意接受治疗。
面对这样的情形护理人员就应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劝解,告知患者拒绝接受治疗的危害,安抚患者的情绪,之后再指导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检查,找出问题的关键,然后再对症下药。
这样一来,患者就能安心的接受治疗,安心的住院。
神经官能症以及焦虑症的患者,会时刻纠缠我们的护理人员,讲解自己内心的忧伤,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极度的不安。
所以,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这样患者才能解除心理上的负担,在众多患者中,护理人员可以就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单独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语气一定要控制好,并且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患者通过交流就能有一定的收获。
争取第二次与患者交流就能实现预期的目的,通过这样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增进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缓解患者焦虑的心理[5]。
2.3针对治疗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开展护理新入院的患者对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因而,容易成生恐惧的心理,所以,在接受治疗时也会长生恐惧的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治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患者没有安全感,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关心与问候,抚平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这样一来,患者就能安心的接受治疗,这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2.4拔管的护理患者拔管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并不是随时都能进行拔管。
一般情况下进行胃肠手术后2~3d方可进行拔管,胃蠕动功能可以恢复到手术前的状况,患者由肛门排气,并且没有腹胀的现象,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拔管。
医生在进行拔管阿时一定要告知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叮嘱患者要屏住呼吸,先慢慢的向外牵拉,当胃管前端靠近患者咽喉部位的时候时,就要立刻将胃管拔出,但是在拔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阻力一定不能强行进行拔管,一定要先查找原因,这样才能不造成食管黏膜的损伤。
作为一名普外科护士一定要熟悉胃肠减压的各项流程,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当中的技术。
在湖里过程中护理人员和一定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科学合理的置管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疾病的康复也有很大帮助。
3结果本次研究的最终结果为: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患者有高达80例,其数额占总病例数是80%,经过两次置管得以成功的患者有达到10例,数额占病例数的10%,剩余5例拒绝进行置管。
4讨论患者在置管时应该口含开水,因为这样有助于吞咽,同时又起到肉滑稽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对粘膜的摩擦减少刺激,这一步骤是置管成功的关键步骤。
患者进行置管时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问候,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降压,并且帮助患者做好护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口腔的护理、口腔一定要保持湿润,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通过雾化吸入、帮助患者咳痰,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这样就能减少呼吸道的感染率。
对于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鼻腔的情况引起重视,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润滑剂也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在患者的鼻腔,这样可以减少因为胃管刺激所造成不适。
参考文献:[1]杨玲.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指导[J].当代护士专科版,202105:11-12.[2]张洁.65例胃肠减压失败原因分析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07:34-35.[3]吉光美.56例腹内空腔脏器损伤术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2102:77-78.[4]王东琴.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2112:99-100[5]叶小梅.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08:67-68.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探讨临床带教工作是护理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逐渐走向临床独立工作的关键过程[1]。
有效的临床带教能保证护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其完成角色转变,也能提高其满意度。
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引起护生的兴趣、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2]。
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护士进入临床工作。
从目前的情况看,护士群体的学历参差不齐,有本科、大专、中专,已有少量研究生。
这就给临床带教提出了挑战,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护生的知识层次,根据不同的个体特点,不断创新,因材施教。
近年来,国内对于带教方法的探讨显得颇为活跃。
神经外科学在外科教学中是非主干课程,学生见习的课时安排少,而教学份量重,专科性较强,教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常常抓不住重点,部分教师注重基础护理,部分教师强调专科技术,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本综述综合分析检索到的文献,总结归纳出临床护理常见的带教方法,对神经外科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探讨。
1 目前主要的带教方法1.1 集中授课即带教老师集中所有实习生进行的讲课,内容可以是临床医疗知识、护理知识,也可以是各种操作的集中示范[2]。
这种方法类似于学校的讲课。
时间周期一般为每周一次,也被称为科室小讲课,在临床教学中常被采用。
1.2 “一对一带教”、“跟人跟班带教方法”、“二对一带教方法” 传统的“一带一”跟班式带教模式即一个临床教师带一名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教学的模式,能使护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到训练[3]。
跟人跟班[3][4]含有两种模式,其一,护生跟随带教老师,老师上班就上班,老师休息就休息。
该带教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学生跟随固定老师,便于老师指定周密的带教计划。
其二,护生跟班而不跟固定的带教老师,会出现学生一天换一个老师的情况。
“二对一带教方法”,王秋琴[4]等人认为,在手术室,可采取“二对一”的教学方法,即由1位巡回护士和1位洗手护士共同指导1名护生。
实习初期,以巡回为主,鼓励护生翻阅手术患者的病历,了解病史、诊疗、手术名称、麻醉方法、术前准备等,在不影响手术、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使护生熟悉手术步骤和发生意外的处理。
实习中后期,强化患者安全和无菌观念。
1.3 分层带教,即分阶段带教杜春荣[5]等认为,护生进入科室后,应分为四阶段带教。
第一阶段主要强化医德医风规范意识,熟悉各项护理制度及规范要求、各班工作程序及职责、护理程序运用、护患沟通技巧,熟悉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及专科基础操作。
以带教老师讲解、示范为主,鼓励护生多问、多看、多动手。
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熟悉各种护理文件书写,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健康问题。
以护生多动手为主,老师采用“启发式”带教,激发护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参加科内业务讲座、科主任业务查房和科内护理查房,在查房中讲解如何运用循证护理解决患者的问题。
第三阶段为按计划分管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完成护理文件书写。
第四阶段则是据护生薄弱环节及个人意愿,有针对性带教。
进行出科考试和双向终末评价。
张咏梅[6]等根据实习时间分三阶段逐步深入:第一阶段辅助护士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执行护士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为管床护士实习阶段。
1.4 “化整为零-重点式”带教方法陈琼[7]等的研究将25项操作固定分配于各个实习科室,要求每个科室完成所负责的1~2项护理操作的正规示教、带教及出科操作考核工作,使在本科室实习的同学能熟练掌握该项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