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制工艺基础课件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1.1.2 手缝工艺常用针法
• 2、回针:又称钩针。多用于加固某些部位的缝纫牢度,分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三种。区别在于起针方向的不同,形成的线迹正面 相接,有时为弯形,这种线迹外观上与缝纫线迹相似,如图为全回针、 半回针和逆向回针。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3、寨针:即衍缝,分为直 寨、斜寨、卷边寨,用于 服装的两层或多层的定位 缝合或临时固定。主要是 为服装加工中的机缝工序 服务的,目的是使服装的 部件或衣料之间不移位, 作为临时固定的寨线必须 拆除。起针方向为自右向 左,一上一下运针,如图。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10、打套结:主要用于中式服装开衩口、裤子门襟、袋口两端等部位, 既增加了线迹牢度,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如图。
11、纳针:是一种将服装两层或多层衣料
牢固的扎缝在一起的针法,用于毛呢服装
的扎驳头、垫肩等处。可按需要将所扎部
件形成一定“窝势“,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和硬挺度,自左向右,一上一下运针,针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1.2.2机缝常用缝型介绍
• 1、平缝:平缝又叫勾缝、合缝, 是服装缝纫中的最基本的缝制方法。 将两层缝料正面相叠,按照预留的 缝份进行缝合。由于上层衣片受压 脚的阻力为间接推送,送布较慢, 下层衣片由送布牙直接推送而送布 较快,这样在操作中易产生上松 (长)下紧(短)的现象。为保持 上、下层缝合平齐,缝合时,可稍 推上层,略拉下层。
项目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手缝工艺 机缝工艺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1.1.1 手缝工艺常用工艺
1、手针:是最基本的缝纫工具。由于布料的质地、厚薄及缝线的 粗细不同,可以选择适当号型的缝针。
2、顶针:在缝制过程中用来保护手指及协助运用针。 3、剪刀:有裁剪刀、小纱剪、刺绣剪刀、花边剪刀等种类。 4、花绷:有方绷和圆绷两种。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2)暗缲:线缝在底边缝口内 的针法,在布料的正面缲起一或 两根纱丝,线藏在折边内,缝线 略松,针距0.5左右。
• 3)对缝:多用于西装领上戗驳 领驳角与领角的缝合,将两个折 边连接如车缝状态且看不到线迹 的方法。
• (4)三角针:多用于折边的固 定,针法为内外交叉使线斜向交 叉成三角,从左向右倒退运针, 如图。要求正面不露线迹,缝线 松紧适宜。
• 3、缉线练习:在布料的方面粘上无纺衬,使缝料具有一定的厚度, 然后画上直线、曲线、平行线等,然后按线印进行练习。这一环节主 要训练手、脚、眼各自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送布及时, 针迹整齐,线迹平整、牢固、松紧适宜,布面平服,停车及时,转角 灵活到位。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4、倒回针练习 • (1)起针:薄料相叠缉缝,在开端处起针,对准缉缝位置,放下压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1.2.1 机缝基础训练
• 1、空车训练:抬起压脚,右脚踩踏板,脚尖轻点,启动机器,踩踏 板不能用力过大,需要停车时,踏板送开要及时。
• 2、手势练习:机缝时,主要用手来控制缝件和缝纫方向。缝合布料 时,双手放在缝件的后方,左手将上层缝料扶住,轻向前推,右手拇 指在下,其余四指放在夹层中,捏住下层缝料稍向后拉,收拾轻松自 然。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5、拱针:多用于外衣大身正面止口 处及裤子侧缝止口处,具有一定的装 饰作用,一般为暗拱,距边缘0.5cm, 针距0.6cm左右,在正面仅露微小针 迹,如图。
6、环针:用手工缝合 裁片毛边,防止丝绺脱 散,一般在边缘绕缝, 针距0.7cm左右。如图。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7、打线钉:用语缝制物上的对位记号,分为单线双打和双线单打两 种形式,如图,均自右往左向前扌寨,针距按缝制要求而定,直线处 约为2cm,弧线处略紧密些。打线钉多使用白棉线,原因其是不掉色, 醒目,绒头长不易脱落,线钉剪好后修成0.3cm左右,轻轻熨烫或用 手拍实,以免脱落。
距、行距均在0.7cm左右,整列线迹间呈
斜向平行排列,形成”八“字形,在衣料
的表变方向,
如图。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13、钉纽扣:普通纽扣 有两孔、四孔,缝钉后 一般形成“一”“二”“X”线 迹。缝时缝线略松,并 在钉线四周缠绕4-5圈, 使之成为长约0.3cm的 线柄,衣料越厚,线柄 越长,使扣进入纽眼后 平服,衣料较厚或高档 服装第一扣,一般在反 面垫以衬扣,以增加牢 度,一般多采用双线钉 扣,如图。
• 9、拉线襻:分为活线襻、梭子襻和双花襻。 • (1)活线襻:用于衣服贴边摆缝部位面料和夹里的连接,或在裙侧腰
里处作吊带。分起、钩、拉、放、连5个步骤完成。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2)梭子襻:一般用于袖口处作假扣眼。线迹为一环扣一环,呈链条 状,如图。
• (3)双花襻:用于驳头处的插花眼。首先打衬线,然后针由衬线下穿 过,压住左侧线套,同时左侧线头穿过针尾处线套,两线头同时抽紧, 最后来回重复,直到衬线填满,将两线头穿至反面打结。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4、缲针:用于服装的下摆、袖口、脚口等折边的处理方法, 一般衣料表层不显露明显针迹,分为明缲、暗缲、对缝、人 字形缲缝等。
• (1)明缲:用于折边的 固定,分为直缲、斜缲和 水平缲,是一种缝线略露 在外面的针法,一般在正 面缲起1-2根纱丝,缝线 松紧适宜,针距0.3cm左 右。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 8、锁纽孔:纽孔在外观上分为方头、圆头两种。加工的方法有手工缝 锁和机器缝锁之分。根据衣料的厚薄不同,可选择单股线、双股线或 三股线。圆头纽孔常用于毛呢等较厚的服装上,方头纽孔多用于一般 厚度的外衣上。纽孔的大小为纽扣的直径加上0.2cm左右。如图。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脚,缝针穿透缝料钩住底线后即可开始缉逢。厚料的缉逢,起针应距 开端处1—2cm,然后倒回针缉回开端处,再沿线迹缉缝,注意线迹 要重合。倒回针时,右手控制回针杆,脚踩踏板要准确灵活。 • (2)落针:缝料缉到尽头料厚度时,为加固缝迹,可重复缝2-3到, 长度为0.3---0.5cm注意不要重复过多,以免缝迹加厚太硬。 • (3)倒回针:对缝迹的加固针法。左手控制缝料的方向,右手轻抬 回针杆。要求起落针线迹牢固,无浮线,脱线现象。倒回针一定要在 厚缝迹上进行,不能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