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谢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练习题(综合一)【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谢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练习题(综合一)【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谢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练习题(综合一)本次练习书写有3分,请认真书写!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一、听录音《漫天风筝自在飞》,完成练习。

(5分)(一)根据所听到内容完成填空。

(2分)田里的花儿铺天盖地,姹紫嫣红。

此时,天上也开始开花了,越来越多,我认为风筝就是天空开出的花。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3分)1.爷爷不仅爱扎风筝,放风筝的本领也令人佩服。

(√)2.爷爷喜欢扎梅花风筝,最多时一手放过好五个。

(×)3.爷爷的风筝在天空开花的时候,比其他的风筝都漂亮。

(√)二、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3分)人的一生总有“朋友”相伴:shūjí书藉是“朋友”,它能带你走向未知的领域;“大自然”是“朋友”,他kāng kǎi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一切资源;“困难”也是“朋友”,只要你勇敢面对,就能活出jiárán 截然不同的人生。

三、读句子,用“√”选出加点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1.妹妹在夹.(jiájiā√)菜是,不小心把菜掉到了自己的新夹.(jiá√jiā)袄上。

2.昔日的边塞.(sāi sài√)而今成为旅游胜地,游客很多,经常塞.(sāi√sài)车。

四、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2分)A.一望无际粉墨登场崭钉截铁排山倒海B.维妙维肖粉身碎骨曲终人散汹涌澎湃C.笔走龙蛇字正腔圆翻箱倒柜见微知著D.科班出身有板有眼悬崖绝璧大步流星五、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2分)A.这场拔河比赛非常激动。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D.虽然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六、下列句子变化后意思差别最大的选项是(B)。

(2分)A.他家来客了。

——他家客来了。

B.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

——这样怕冷只有他。

D.有你们看的书。

——书有你们看的。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分)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毛泽东说的。

(×)2.我们在写作品梗概时要注意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3.刘胡兰、董存瑞、张思德都是抗日英雄,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

(×)4.写文章是写一个好的结尾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八、根据语境填空。

(4分)1.文言文短小精悍,蕴意深远。

从《伯牙鼓琴》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知音”一词的由来;从《学奕》这篇课文中,我们发现由于两人学习态度截然不同:一人专心致志。

(填成语),另一人三心二意(填成语),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

2.读诗使人聪明。

“诗中有志”,我们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中,看到了于谦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诗中有理”,我们在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中,懂得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学问。

3.课外阅读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这本书中描写过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

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 屈原 ,西楚霸王项羽等。

九、语文实践。

(3分)有一天,学校开大会向同学们宣布了一条规定,内容是“除了校徽,胸前别别别的。

”同学们听了感到莫名其妙。

上课时,王老师一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

请你代王老师分别写出这三个“别”字的意思。

除了校徽,胸前别①别②别③的。

别① 不要 别② 佩戴 别③ 其他的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15分)【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很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

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壸”(k ǔn )是宫里的路。

“赢”,获胜;“羸”(l éi ),瘦弱。

“衹”(zh ǐ),“只(zh ǐ)”的繁体字;“袛”(d ǐ),短衣汗衫;“祇”(q í),地神;“祗”(zh ī),恭敬。

“戊”(w ù),天干第五位;“戌”(x ū), 地支第十一位;“戍”(sh ù),军队防守;“戎”(r óng ),古代兵器的总称,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

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 ④ ;“口”指 ③ ;“月”指 ① ;“贝”指要取材有道;“凡”指 ② 。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

战前,冯、阎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q ìn )阳会师。

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

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 ì)阳”。

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

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1.根据【材料一】,选择合适的字填在下列“——”上。

(4分)祗 壸 羸 戍①庭 壸 ② 羸 弱 ③ 祗 仰 ④ 戍 卫 2.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入【材料二】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4分)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危机意识3.【材料三】中,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C )。

(2分)A.选错决战地点B.联军内部不团结C.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D.联军兵力不敌蒋军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D )不强。

(2分)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危机意识 5.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3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忽视细节,自始至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才会成功。

h ú k ǔn y íng l éi壶 壸 赢 羸zh ǐ d ǐ q í zh ī衹 袛 祇 祗w ù x ū sh ù r óng戊 戌 戍 戎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5分)①那年春天,我去一个贫困山区采访。

②那天,我走进一家昏暗的屋子里,只见破铜烂铁和废纸随处可见,一个小女孩低着头正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废品分门别类整理好摆整齐,墙壁上贴满了奖状。

那些奖状引起了我的注意:每张奖状上都无一例外的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似乎都是俩人同时获得的。

但仔细一看,就发现并非如此,每张奖状最初只有一个名字,另一个名字的字迹歪歪斜斜,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

③女孩发现我在打量奖状,主动说话了:“我叫程思晴,姐姐叫程思爱。

”我问:“你姐姐呢?”“我姐姐上学去了。

”我找个小板凳坐下,问:“你干吗不去上学?”④思晴的脸红了,他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俩膝间:“我明天才去上学,今天我姐姐上学。

”⑤我惊奇的问:“你们俩轮流去上学?”“恩。

”她的声音比蚊子哼还低。

⑥我很快知道,他家的生活很艰难:毫无收入的妈妈靠捡破烂维持全家的生活,再供俩个孩子上学就很困难了。

这样一来,思爱和思晴这对双胞胎姐妹,只能轮流去学校的同一班级,真是一条奇特的“妙计”。

⑦这对可怜的姐妹,每天只能有一个去学校读书,另一个要么随妈妈去捡荒拾破烂,要么呆在家里清理废品并进行分类。

到了晚上,去学校读书的那个就当“老师”,把当天学来的知识“教”给另一个。

至于考试,赶上哪个去学校,哪个就当考试……⑧思晴指着满腔的奖状骄傲的说:“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又是班干部,学习委员轮流当,同学们还经常把我俩当小老师,有不懂的就问我们……”⑨我看着思晴那张沾满泥渍却无比明媚的脸,心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沉重。

1.文中的姐妹分别叫程思爱和程思晴。

请用“——”画出表现她们家生活艰难的句子。

(3分)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2分)①“我”为那对姐妹的表现感到很满意,并觉得由衷高兴。

(欣慰)②把事物按照特征和特性分别归入各种门类。

(分门别类)3.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分)本文主要写一对双胞胎姐妹因为家境贫穷,被迫轮流读同一学校的同一班级,而且品学兼优的事。

4.文中“奇特的妙计”具体指姐妹俩轮流去学校读同一班级,奖状上“另一个名字歪歪斜斜”是因为另一个名字是后来加上去的。

(2分)5.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该加在第⑤段和第⑥段之间。

(2分)我很吃惊,一边帮思晴整理废品,一边和她攀谈起来。

6.“思晴的脸瞬间红了,她低下头,将脑袋埋进两膝间”,此时,思晴可能在想:“我”家里条件不好,“我”和姐姐不能同时去上学。

要是“我”们俩能同时上学那该多好啊!第三部分:习作(40分)一曲《同桌的你》唱响了同桌之间彼此美好的回忆。

你的同桌是个怎样的人?又与你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请以“同桌的你”为题,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用标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