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冯爱菊【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设计理念】童话故事具有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蕴含道理等特点。
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品味语言为主线,以童话的方式,引领学生品味童话优美语言,感悟童话的情节——有孩子的快乐的、阳光明媚的花园,巨人的训斥从而带来的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冰天雪地的冬天的故事情节,进而领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一文章主旨,领会有分享、有宽容才有快乐的道理。
【教学课题】1、紧扣“花园的变化”这一主线,抓住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美丽。
2、联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3、感悟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创编童话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法与学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引领,做学生阅读的领路人。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步入童话王国,欣赏了童话优美的语言,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九课《巨人的花园》,进行我们的心灵之旅。
齐读课题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巨人的花园曾经是一个——(漂亮的花园)。
那里,春天,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图片)师:巨人的花园也曾经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充满欢笑的花园)引读: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巨人的花园还是一个怎样的花园?(神奇)花园为什么有这样神奇的变化呢?生:巨人不允许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二、走近巨人,研读“冷酷”。
师:多么美丽的花园,多么美好的春天。
可是,巨人却不喜欢花园里的客人,总是训斥他们。
1、巨人第一次训斥孩子。
师:你能快速找到文中巨人训斥孩子们的三句话吗?浏览课文3-8自然段,用直线画下来。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1)师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巨人的心目中,只有——花园,没有——孩子们。
只要他一出现,孩子们必须马上从眼皮底下——消失,用上句子中不文明的一个词语就是——滚出去。
(2)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说这些话时,心里会怎么想,说话时是什么样子?(从眼睛、手势、脸色各方面想象巨人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3)你来当一次巨人----(4)指导朗读:读出巨人的生气的语气。
2、巨人第二次训斥孩子。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屏幕随机出示)(1)师:“好容易”,其实意思是——(好不容易)。
他盼了多长时间?(好几个月)(2)请大家看屏幕,这两句话都是在写巨人——斥责孩子。
都是写巨人巴不得孩子早点——消失。
但是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预设:第一次是说,孩子们来这儿——玩,第二次却说,他们是在——胡闹。
师:你认为孩子们在胡闹吗?(3)明明孩子们是在玩,为什么却说在胡闹呢?我请同学读读这一片段。
其他同学猜一猜,巨人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屏幕出示: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
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
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
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预设:没我允许你们来这儿玩的;你们真是屡教——不改;春天是很宝贵的,我不希望你们来捣乱;我的好心情都被你们破坏了。
师:想到苦苦期盼的春天,极有可能就这样流逝掉了。
巨人非常非常的生气,又一次斥责孩子,读——3、巨人第三次训斥孩子。
“喂 ! 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理解叱责。
(2)已经对你们发过脾气了,这个小男孩竟敢不听,巨人此时会——(暴怒)叱责道————4、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自私,冷酷、任性,不让孩子来他的花园)师:是的,巨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课文开头写巨人外出旅行了,你们知道他去哪儿了吗?王尔德在原文中写道:巨人没有别的朋友,只好到妖怪朋友科尼西家去串门,这一住就是七年。
在朋友家里,他的交谈是要受限制的,接着他决定回自己的城堡了。
引读:正是这个自私冷酷的巨人,当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得时候,他生气地说----当孩子们悄悄钻进花园,为花园增添春意时,他又发了脾气----当那个可爱的孩子未曾离开,他就呵斥道----5、指导朗读:读出三次训斥的不同语气。
三、品味“荒凉”,研读变化。
1、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如果你就是村里的孩子,有一天你很想到花园里去玩耍,可是你看到了高高的围墙,看到了这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你会怎么样想呢?师:曾经,我们与这里的鲜花朝夕——相处;曾经,我们在这花园里留下了许多欢声——笑语。
可是今天,我们只能望“墙”兴叹,无奈地摇摇头,转身离去。
(2)同学们,这高高的围墙,这无情的告示牌,除了禁止了儿童入内,还禁止了什么入内呢?请大家捧起课本,自由读第6自然段。
预设: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3)师:而此时此刻,围墙外是什么一幅模样?预设: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师:看来,一堵围墙隔开了两个世界。
填空:围墙外面是鸟语花香,里面是,外面是笑脸,里面是,外面是温暖,里面是。
指导朗读:师:你觉得这儿的两句话,该怎么读,才能读得有味道?屏幕出示: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预设:春暖声音响亮一些,快一点,寒冬低沉一些,,慢一点。
(4)屏幕出示: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于是,巨人拥有的只能是----(孤独),只能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5)师:春天不来没关系,花儿草儿不来没关系,有人来了,请看原文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巨人的这座花园肯定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寒冬腊月,巨人当然会被冻得——瑟瑟发抖,缩手缩脚。
他一次次赶走孩子,一次次享受——鲜花凋谢,枝叶飘落,冰雪覆盖的孤独与寒冷。
四、感悟神奇,研读孩子和春天的关系。
1、孩子,春的使者,春天的代言人。
站在树下的小男孩可创造了奇迹。
默读8-11自然段,静静地读,静静地想:小男孩创造了哪些奇迹?(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出这样几点: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使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使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2、想象:小男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他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生:伯伯,您的花园里长期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可是花园外的村子里早已是鲜花盛开的春天了,您想过原因吗?生:伯伯,花园是您的,您固执地把自己锁在花园里,即使花园再美,您一个人独享,久而久之,您能快乐吗?人是需要交往的,如果只顾自己,最终只能享受孤独、烦闷。
打开花园吧!春天就在您身边。
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3、重点研读: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谢谢你!”(1)聚焦中心句,定位核心词。
启动你们的慧眼,找出段落中能体现本段中心意思的一句话。
汇报,贴出卡片: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能再快速找出句子中的两个关键词吗?(孩子春天)师:孩子,春天,春天,孩子。
拥有孩子,他就能享受春天,赶走孩子,他就失去了春天。
王尔德在给儿子讲《巨人的花园》时,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
儿子问他问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多么美呀!我是为真正美丽的事物感动而流泪。
于是,王尔德感动地写下了------(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巨人恍然大悟--------(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那么,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春天、绿树成荫的夏天、鲜果飘香的秋天、快乐、分享、幸福、宽广的胸怀、无私)有的地方就有快乐。
(宽容、友善、热情、温暖)(2)小结:孩子们,有人说,童话会帮助我们实现‘心灵天鹅’的高贵飞翔。
浸润在《巨人的花园》这道温润的鸡汤里,我们又体验了一次飞翔的快乐。
五、回归故事,体验幸福。
1、师:从此,巨人拆除围墙,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会怎样和巨人玩耍呢?屏幕出示: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2、(背景音乐《绿色花园》)师生感情读结尾。
3、师:孩子们,童话故事就是这样,在优美的语言中,描绘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节,就像小河一样弯弯曲曲,长长的小河中,潜藏着一课闪光的试金石,那就是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板书: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
)4、故事结尾,巨人感到幸福了。
他的幸福来自于——(他让孩子们来花园玩了,他与孩子们分享快乐了……)你认为快乐是——幸福就是——★宽容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产生的要强烈得多。
--- 苏霍姆林斯基★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
--- 布雷顿★想得到幸福、快乐,就不要计较太多。
--- 郑艳华六、总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学会的道理指导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宽容、友善、热情、有爱心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课外延伸熟读《小青石》【板书设计】9.巨人的花园分享冬────────────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