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华墨玉50MWp光伏项目备案申请报告申报单位:新疆新华光伏发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四年十月西安核定:吕康审查:周治校核:马高祥编写:秦晓飞目录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3)1.1申报单位概况 (3)1.2项目概况 (3)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5)2.1发展规划分析 (5)2.2产业政策分析 (6)2.3准入分析 (6)3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6)3.1资源开发方案 (6)3.2太阳能资源利用方案 (7)3.3资源节约措施 (7)4 节能方案分析 (9)4.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9)4.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10)4.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12)5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8)5.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18)5.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18)5.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18)6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19)6.1环境和生态现状 (19)6.2综合评价结论 (22)7 经济影响分析 (23)7.1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23)7.2行业影响分析 (23)7.3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24)8.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25)8.2社会适应性分析 (26)8.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27)9 附件 (28)附图目录附图1场址位置示意图附图2用地范围图附图3总平面布置图附件目录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国土资源局对本项目土地预审意见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人民政府建设局关于选址预审意见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文件六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审查意见七国家开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申报单位概况1.2 项目概况1.2.1项目背景1.2.2项目概况1.2.2.1概述1.2.2.2太阳能资源1.2.2.3工程地质1.2.2.4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1.2.2.5电气工程(1)电力系统现状(2)接入电力系统方案(3)电气一次(4)电气二次1.2.2.6土建及消防工程(1)土建工程建(构)筑物设计主要包括:生产楼、宿舍楼、逆变器室、水处理室及水泵房等。
(1)生产楼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1500m2。
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2)宿舍楼为地上一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810 m2。
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3)逆变器室为地上一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1.03m2,共50座。
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4)水处理室及水泵房为地上一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200m2。
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光伏组件固定支架倾斜角度33°,支架采用檩条纵向布置、支撑三角架横向布置方案。
一个结构单元内有4榀三角架自西向东平行布置。
本阶段支架基础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支架与基础、支架间杆件以及支架与檩条之间的连接方式推荐采用预埋螺栓连接。
(2)工程消防本工程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设计原则,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本工程建筑物(即生产楼、宿舍楼、逆变器室、水处理室及水泵房)耐火等级均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均为戊类。
本工程最大一栋建筑为生产楼,生产楼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相关规定,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20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消火栓系统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44m3。
根据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本工程各建筑物室内均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在逆变器室、中控室、高低压室等配置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在室外含油电气设备附近配置砂箱。
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2.1 发展规划分析2.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1.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1.2 墨玉县2.1.2电力发展规划2.1.2.1 新疆电网(1)负荷预测(2)电网规划2.1.2.2 和田电网2.1.3 太阳能发电规划2.1.3.1国家“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也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成的75%,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将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到202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
国家经贸委制定的《2000至201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中提出,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年开发量将达到4300万t标准煤,占中国当时能源消费总量的2%。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定的主要指标,“十二五”时期,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1000万千瓦,光热发电100万千瓦,并网和离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000 万千瓦。
按照就近上网、当地消纳、积极稳妥、有序发展的原则,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化等闲置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结合水电开发和电网接入运行条件,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探索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的太阳能发电建设模式。
根据《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发展目标:到2015 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 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 亿千瓦时。
重点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000 万千瓦。
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太阳能资源和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地区,以增加当地电力供应为目的,建成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 万千瓦。
以经济性与光伏发电基本相当为前提,建成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 万千瓦。
在“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太阳能发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20 年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 万千瓦,使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1.3.2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2.2 产业政策分析2.2.1国家及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2.2.2其他政策、法规2.3 准入分析(1)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准入情况(2)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情况(3)项目工程环评批复情况(4)项目建设选址审批情况(5)项目预审批复情况(6)项目资金状况3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3.1 资源开发方案3.1.1 区域太阳能资源概况3.1.2 场址区太阳能资源3.1.3 太阳能资源综合评价3.2 太阳能资源利用方案3.2.1 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3.2.2 太阳能发电系统方案3.2.3 年发电量预测3.2.4 本项目对其它资源利用的影响太阳能发电为清洁能源,运行期不产生废水、废气、粉尘等污染物,不对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不影响当地水资源的利用。
3.3 资源节约措施3.3.1 原材料消耗指标本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电池组件、逆变器、箱变、集电线路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等。
其中电池组件、逆变器、箱变、集电线路等均为整体采购,现场组装。
原材料消耗主要为电池组件支架和基础、电气设备基础、开关柜建筑等土建工程,主要包括钢材和混凝土。
3.3.2 资源节约措施本项目钢材消耗主要为电池组件基础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接地等。
电池组件耗钢量是根据电池组件整体受力状况和设计决定的;为减少配套设施耗钢量,对配套设施钢材采用防腐涂层、镀锌等措施,以减少钢材腐蚀量,减小钢材厚度,预埋套管均采用塑钢等合成材料代替钢材。
本项目砼消耗主要为电池组件及电气设备基础、开关柜等土建混凝土结构,为减少砼用量,综合利用资源,本项目所有混凝土中均掺入减水剂,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本项目木材消耗主要为施工期的模板、门窗、家具等,为减少木材消耗,节约原材,保护环境,本项目不提倡使用木材,所有模板均采用钢模,所有窗均采用塑钢窗,仅少量门及家具采用木材。
为减少对耕地的破坏,保护耕地资源,本项目不采用粘土实心砖。
综上所述,电站的建设期间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钢材及砂子和石子,均可就近取材,且消耗量较小,均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有关要求。
4 节能方案分析4.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章规定: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耗。
用能单位应当开展节能教育,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节能培训;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本项目在建设和营运中,将遵循如下主要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主席令第46号(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23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54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议(7)《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 40号(8)《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9)《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6号(10)《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11)《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建科[2004]74号(12)《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科[2005]55号(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修订稿)》新发改法规〔2010〕2807号(14)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15)GB 24790-2009《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6)JB/T 3837-2010《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17)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8)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9)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4.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本期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消耗能源主要为电力、水资源、油料、施工用地和建筑用材料。
4.2.1施工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1)施工用电施工电源使用柴油发电机自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