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

《住宅核心筒设计要点》

住宅核心筒
设计要点》一.高层住宅楼中筒的基本元素
1.安全疏散口: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及前室
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3.公共走道
4.设备设施及设备管井
二.各元素设计的基本要点
1.楼梯及前室
1) . 基本要求:
梯段净宽> 1.1M (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净空尺寸)
梯步净宽 > 260mm;梯步净高w 175mm
梯步数每段w 18步
普通楼梯基本尺寸:4700*2600 ( 8*260+2400+200=4680 ),参见图 1 。

剪刀楼梯基本尺寸:7100*2700 (17*260+2400+200=7020 )(中间 100 或 200 防火墙)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基本面积要求: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
100
1’ iMlUZl
I a
D
1200
I<
1200干L58
26 1X8
SC0915
4780
7100
J.UUV Iixom
1500
a
I FW61121C
10.000
7~ 9.88m1
1一
3
2).设计要点:
a.如地下地上共用一个楼梯,应在首层出口处将地下地上楼梯用防火墙及防火门分隔开,并且地下地上的楼梯对外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门开启后相互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b•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标准层其开门宽度可以是1000m m但在首层楼梯间对外开启的防火门应满足大于1100mm(等同楼梯间梯段最小宽度)。

c. 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外窗和其他部分的外窗的距离应满足水平大于1.0米,转角及正对时应大于 4.0 米的防火要求。

d. 两个放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不能同时共用一个前室(三合一前室)(高规 p128页:“特别要提出的是, 有少数设计在剪刀楼梯梯段之间不加任何分隔,也不
设防烟楼梯间,还有一种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都不利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


e. 楼梯应出屋顶.
f. 楼梯段不能设扇步。

g•当楼梯梯段井净宽大于 500mrW,楼梯栏杆应按临
空栏杆设计,其高度应大于
1100mna
住宅楼梯间及出入口的设置有如下几个要求:
设置开敞楼梯间的条件:
11层及 11 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条件:(设置的封闭楼梯间应满足下列规定: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1) .12 层-18 层的单元式住宅应封闭楼梯间。

( 2) .11 层及 11 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设置防烟楼梯间的条件:
除上述外的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32 米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塔式住宅楼,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的条件:
(1) .18 层及 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 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 650 平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 2) .18 层及 18 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
大于 1.2m 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3) .超过 18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18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 18层及 18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
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 1.2m 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o o
0095
2450 ___________ 27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0
jS
ratios
^
位基
«4<X)
Q
IK

g
6 66 6 66 d 2.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1 )基本要求:
a. 12 层以上的住宅楼每幢需设 2 台以上电梯
b. 12层以上的住宅楼需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应》800KG/台,且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w 60秒)
c. 电梯的设置数量参考标准: 60-90 户 /台
d. 7层及7层以上住宅楼的电梯需满足无障碍要求,(电梯开门》800mm电梯轿厢进深》1400mm开间》1100mm一般800KG的电梯均能满足此要求。

)参见图 9 。

e. 消防电梯与客梯,其管道井及电梯机房均应分隔开(防火墙,消防电梯机房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f. 电梯厅的深度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1800mm若多台电梯双侧排列,则电
梯厅深度应不小于向对最大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且小于3500mm参见图9。

g. 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 4.5平米;公建》6.0平米
与楼梯间合用的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 6.0平米;公建》10.0平米
h. 消防电梯前室若有直接对外的开窗,其开窗与其他部位的开窗距离应满足水平距离大于 1.0 米,转角及相对时距离应大于 2.0 米, 参见图 10 。

3 •公共走道1)基本要求:
a. 公共走道的最小净宽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不小于
1200mm(—般设计为轴线 1500mm墙与墙之间
实际净宽达到1200mm的要求。

)参见图 11。

1300净空,主要是考虑到后期的抹灰以及走道中安装消火栓后,能保证其
c.长度〉20m的内走道(两端无窗)、长度〉30m的走道(只有一端有窗)、长度〉60m的走道设机械排烟,排烟井面积应计算所得,参考值 0.3mAU2AU左右
a
§*L
■ x\
◎切加加如加加J7川劝打加炒
…………"…% w 2………………

-1
1)高层住宅楼中筒中常见管井有:(管井门均为丙级防火门,应尽量外开,以便在走道上检修设备,节约空间)
a. 水表井:
b. 强,弱电井:
11 层 : 强弱电一般共井,尺寸为 1200*600=0.72 平米
18-20 层:强电井 1500*800=1.20 弱电井 1200*800=0.96
强弱电共井 2800*800=2.24
25-33 层:强电井 1500*800=1.20 弱电井 2000*800=1.60
强弱电共井 3500*800=2.80 配电小间 2500*1200=3.00
c. 正压送风井(无自然通风情况下)
位置:楼梯间风井,楼梯前室风井,消防电梯前室风井,超过规定长度的走道风井
注意: 1. 当楼梯前室设风井困难时,可以加大楼梯间的风井风量来保证楼梯前室的加压要求(中筒各部分加压压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楼梯间-前室 -走
道)
2. 加压送风风井要求:窄边净空》500mm内壁抹灰密封;各标准层安装正压风口的墙体尽量避免是剪力墙。

(风井的面积需通过计算所得)
3. 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火门是双扇开启时,对风压损失较大,相应的风井也会增大。

4. 若建筑楼层超过 32 层(含地下室),则正压送风需分段设计,即分上段和下段,一般情况下,上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屋顶,下段的加压风机位于地下室或者 1 层架空层。

风井在分段层要用结构板断开
5. 剪刀楼梯应分别加压送风,但可以共用一个风井。

注意:设备管井门(除为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外)只能开在走道及各前室中,严禁将设备管井门设在防烟楼梯间内。

2)高层住宅楼中筒中的常见设施
a. 防火门:楼梯间 , 楼梯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b. 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但不允许一个标准单元中所有的户门全开向前室。

c. 消火栓:
①总则:必须同时有两股水柱到达任意一处着火点,每个消火栓保护半径按25m 计(不能用圆来表示,应考虑龙带拉到位置,龙带至少应能拉到最不利房间的门口)
②高层建筑的合用前室必须设有 1 个消火栓,如果有开向该前室的功能房间(不包括管道井),则该合用前室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③按成都消防支队个人意见,前室和走道如果都有户门,前室必须有两个栓,走道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④如顶层跃层,应考虑下层消火栓能保证到楼上部分(应考虑楼层高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