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华永道 保险公司如何建立风险偏好体系

普华永道 保险公司如何建立风险偏好体系


来自公司管理层的现实压力:
• •
中国的保险公司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的发展期,资产规模和 盈利水平都实现了“量”的跨越,但“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清晰设定盈利、风险与资本的平衡关系,确保公司的风险 政策和限额与战略保持一致,将风险偏好及容忍度传导至日常 管理和决策中,降低风险,减少盈利波动性,提高风险资本回 报水平,并最终实现公司与股东价值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管 理层面临的一项现实任务。
• 利润 • 价值 • Profit • Value • 增长 • Growth • 可持续性 • Sustainability
• License to
财务、投资 业务计划、资本规划需充分考虑 管理
精算
在保险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等单一风险管理中需以风险偏好 要求为指引 分析与量化关键风险因素(正面 和负面;战略/业务、市场、信用、 保险、操作、业务和声誉)和规 范风险管理战略
普华永道 | 3
利益相关方 分析是风险 偏好形成机 制的起点
风险偏好的定义和表述是公司与监管机构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
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义清晰的风险偏好作为对公司所愿承担
风险水平的明确表达,一方面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所持风险态 度明确地进行阐述和向公司各层面进行传导和贯彻,另一方面也 保证了公司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一致性。因此,在风险 偏好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利益相关方期望进行分析。
普华永道 | 7
与我们联络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者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普华永道专业咨询 团队很乐意与您共同探讨。
普华永道 北京 张立钧 合伙人 普华永道 北京 周瑾 普华永道 上海 袭琳琳 普华永道 香港 方以栋
+86 10 6533 2755 james.chang@ +86 10 6533 5464 jimi.zhou@ +86 21 2323 3827 linlin.xi@ +852 2289 5028 peter.yd.fang@
国内外监管原则与要求:

国际金融协会 (IIF)2011年 6月发布了《实施稳健的风险偏好架 构,强化金融机构的经营》,对当前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体系存 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指出了风险偏好体系建设和实施 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同时给出了诸多的建议。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于2011年10月公布了新的《保险监 管核心原则》(ICPs) ,在“原则 7 :公司治理”中明确指出, 保险公司董事会应设定并监控公司业务目标和战略的实施过程, 包括其风险战略好风险偏好与其长期利益及经营保持一致;此
2 | 普华永道
风险偏好体 系框架
外部因素
• • • • •
普华永道全球的经验认为风险偏好体系应包括三大机制:形成机
制、传导机制和跟踪调整机制,如下图所示。
股东的期望 对于评级的考虑 监管约束 股市数据 资金/流动资本供给者
内部因素 • 集团和业务领域的目标 • 战略计划 • 增长率目标 • 资本管理
的可容忍的波动幅度,如某类风险或某种情况(十年一遇或99%置 信度下)造成的损失(或波动的幅度)最多不超过XX(或Y%)。 风险限额:在进行风险偏好传导时,高层次设定的风险容忍度需 要通过限额的方式体现在金融机构的日常管理中,所以,从这个 角度来看,限额是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在执行层面的工具。风 险限额只是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一种传导方式的产物,通过其 他的传导方式,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需要通过管理措施和行为 来实现,包括预算管理、资本规划、绩效考核、内控建设等。
务,现挑选两个典型案例介绍如下:

欧洲某领先保险集团: 2010 年,普华永道为一家欧洲的领先 保险公司(90%收入来自于寿险业务)提供了风险偏好体系咨询 服务,为其集团公司、寿险业务子公司、分销公司和区域子公 司设计了风险偏好体系,建立风险偏好管理的职责和流程机制, 开发了相应的风险容忍度和限额指标,并基于公司的数据对指 标进行测算,最终向高管层提交风险偏好陈述书模板及预警阈 值建议。同时,为了管理报告的需要,设计了相应的风险容忍 度和限额监测仪表盘,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和直观的监测分析工 具。
4 | 普华永道
风险偏好传 导机制是风 险偏好体系 得以落实的 关键环节, 需要各相关 部门和层级 的充分参与
风险偏好传导目标
形成完善的风险偏好陈述只是运用风险偏好进行管理的起点,风
险偏好是保险公司用以了解风险和回报关系的重要工具,该理念
框架应当根植于公司的决策流程中,因此一个健全的风险偏好管 理体系必须包含一套良好的监督和沟通以及有效的传导机制,来 保障既定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如下图所示。
‐ 进行风险偏好利益相关方分析,建立公司风险偏好和风险
容忍度的陈述 ‐ 明确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传导方式,设计风险限额及 其预警监测管理机制 ‐ 建立量化模型,采用历史数据实证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情 景模拟等方法,实现风险容忍度的独立监测,并基于现有 数据进行测算,设定具体参数 ‐ 提供经济资本的方法论介绍和高层次建议 ‐ 提供风险偏好体系实施推广建议,明确风险偏好应用到公 司业务预算和管理决策的方法,设计监测和报告模板 ‐ 基于以上风险偏好体系的建议内容,提供公司的风险宇宙、 风险管理组织、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建议
重大风险 回顾
当年末
中 低 中 高

2
3
4
3
风险管理水平:

1
2



风险管 理水平
•董事会和管理层参与: •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流程: •风险限额/准入管理: •压力测试: •…

中 弱 弱 弱
下财年初
确定管 理目标
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目标
内在风 险水平
3 4 5
公司整体风险偏好 单一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

中国某大型寿险公司: 2012 年,普华永道协助该公司建立符
合保监会《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要求和国际
领先实践标准的风险偏好体系。服务内容包括: ‐ 提供风险偏好成熟度评估模型,进行对标分析,明确现有 风险偏好体系相关内容的主要差距 ‐ 设计风险偏好体系,包括形成、传导和重检三大机制,建 立风险偏好体系管理的政策制度
讨论主题
集团和业务的目标 公司战略 市场地位和份额 预算目标 资本筹集和管理 限额制定 目标的可行性 绩效考核方案 …… 监管限制和经营许可 股东期望 评级目标 投资市场(股票、债券等) 投行分析师估值意见 资金/流动性提供者的能 力 客户要求 市场声誉和公司品牌 ……
……
风险偏好 陈述书

风险偏好陈述书是经董事会审批,用于明确表述董事会和高管层 对于公司风险承担意愿的总体观点,这种陈述是基于公司当前的 业务战略和风险水平,运行风险偏好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得到的 结果,故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即风险偏好跟踪调整机制 )。 一般说来,对风险容忍度和目标风险轮廓的界定是风险偏好陈述 书的核心内容,公司每年也会对这些核心内容进行回顾和更新。
外部环境或内部 战略的变化导致 风险偏好的调整
风险偏好
进行新一轮的 风险偏好传导
风险容忍度
风险限额
利用风险偏好 形成机制确定 新的风险偏好
风险轮廓的变化 引起风险偏好的 调整
风险偏好陈述书
业务计 划、资本 规划 风险限额、 风险管理政策
风险偏好形成机制 风险偏好陈述书
风险偏好传导机制
风险类型
业务单位

保险公司如何建立风险 偏好体系
—— 框架、方法和领先实践
风险偏好体 系的迫切性: 来自监管和 自身管理的 双重动力
风险偏好是建立于全公司层面的反映了董事会和高管层愿意承受
的风险程度的总体观点,反映公司对风险的基本态度,是全面风
险管理体系中战略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的风险偏好必 须实现盈利、风险和资本的有效平衡。

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
本刊物中的内容是根据当时可获得的资料于2012年3月编制而成的。
© 2012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普华永道系指普华永道网络中国成员机构,有时也指普华永道网络。每家成员 机构各自独立。详情请进入/structure。
• Capital • 经营许可 • 资本 • Reputation • 批发融资期权 • 声誉 • Policies 风险偏好 • Strategies Risk Appetite 目标评级 • Limits Target rating • 政策 分红水平 Earnings vol. • 战略 Target profile • 限额 目标轮廓
2
3
3
2
4
1
3
风险管 理水平
下一年目标风险轮廓
下一财年
重大风险管理 量化指标监控: 管理水平改善:
改善措施 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限额/准入体系 主要工作 … … 结果/支持材料 Xx风险管理制度 Xx风险限额体系
重大风险 管理
6 | 普华永道
普华永道成 功案例分享
普华永道曾为国际和国内多家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偏好体系咨询服
operate Risk Capacity
风险能力
各渠道、分 公司
需定期按照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风险管理/ 和内部对风险与机遇的看法而修 内控合规/ 订战略、计划及风险偏好
内部审计
资本配置/资本收益率/价值目标
寿险
Capital Allocation / ROE / Value targets
财险
现为一个财政年度为重检周期。当然,在遇到突发事件和市场或 监管巨变时,也需要及时对风险偏好陈述的适当性和合理性进行 重检,必要时进行调整。
财年末/初一次性工作
财年内定期开展
重大风险回顾 风险轮廓再评估 内在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