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月工作计划讲卫生、讲文明、爱护自己的家园是一种传统美德。
下面小编整理了环卫月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参考学习!篇一:环境卫生工作计划讲卫生、讲文明、爱护自己的家园作为一种传统美德。
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重视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素质,坚持以人为本,明确目标,切实把寨隆街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落到实处,为此特制定1999年寨隆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各级政府有关环保意识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根据寨隆街居民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我们动员街上居民,把垃圾装起来,把庭院绿起来,把门前包起来,对街道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构建和谐寨隆打造良好的街道环境卫生面貌。
二、工作目标(一)服务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处,完善两级管理网络,落实“净化家园”目标,切实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二)服务北关发展。
建立起适应北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不断推进环卫基础设施系统建设。
(三)服务村民生活。
从村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提升服务能力。
牢固树立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保洁队伍服务意识,推进环卫管理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
三、重点工作(一)抓服务,落实农村环境卫生长效化管理方案。
围绕“服务”做文章,突出环卫服务人性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抓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各村庄必须加强环卫设施的配备与建设力度,做到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箱。
(三)抓长效,整体环境形成良好态势。
推进村庄保洁系统全面提升,逐步实现环境卫生由长效化向制度化和精细化延伸,最终形成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四)抓管理,完善三大管理体系。
一是推进环卫管理机构建设,逐步实现“村有环洁员、户有责任制”的管理体系;二是完善环境垃圾处置管理系统,三是构建市民参与、社会监督、有偿服务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四、主要措施(一)加强路边、田边、河边、宅边“四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做到村宅周边无乱堆乱放、无暴露垃圾、河道无污水、路边无“三大堆”(草堆、粪堆、垃圾堆)。
(二)抓好农村保洁队伍基础建设。
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方案,做到“三个到位”,即保洁人员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培训监督到位,各村庄根据本村庄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本村的保洁队伍,抓好宣传,动员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主人翁意识,扎实群众参与基础。
(三)建立起对保洁人员的长效化考核制度,所有保洁人员须纳入到办事处环卫处的统一管理之下,工资发放以介绍信的形式由环卫处签字后发放。
(四)抓好环卫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力争实现“三个提升”即公共设施的配套水平提升、保洁质量的提升和管理水平提升,有效改善寨隆环卫的面貌。
篇二:环境卫生活动计划为倡导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幽雅、舒适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以省上整治城乡环境为契机,彻底整治校园环境,为实施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改善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围绕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促进全校师生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建设优美、文明、和谐的校园。
二、目标任务围绕“四化一确保”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开展好专项活动,实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师生素质“三个提升”。
三、工作步骤根据教育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今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从XX年1月开始至XX年1 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1、宣传发动阶段。
一是抓好前两个阶段的巩固提高工作,做到日常保洁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做好迎接省、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验收工作。
四、主要措施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1、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广泛宣传和学习,让全校师生认识到:学校实施“清洁校园工程”,有利于发挥学校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有利于改善校园及周边环境,培养学生的清洁卫生意识、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2、加大领导力度。
为了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立托克逊县城镇中心双语幼儿园环境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小组。
成名单如下:组长:常玉琴托克逊县城镇中心双语幼儿园园长副组长:毛德智托克逊县城镇中心双语幼儿园副园长宋秀丽托克逊县城镇中心双语幼儿园业务副园长成员:孙宝华、吕永莉、哈丽旦。
阿不都热依木、郑红霞、努尔孜亚明确重点,整体推进1、规范设置硬件设施。
学校围墙完整,校门端庄,校牌得体,校训、校风、学风等标牌、标语设置在校园内醒目位置,国旗杆、旗坛、板报、橱窗设置规范,办学理念、等专栏设置恰当。
校园绿化、美化科学规范,无积存垃圾。
合理布置规范美观的垃圾箱。
学校食堂、厕所内各种设施设备按规定设置,规范安全。
2、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各室卫生标准办公室:卫生标准:地面干净整洁,无尘土、水渍和杂物。
门窗、玻璃、电扇、电灯、电脑干净整洁,无尘土和污垢。
墙壁无污渍,天花板无蛛网,无烟具陈放。
桌、椅、沙发、茶几、电话、清洁工具及橱内物品等摆放有序,干净整洁。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教室及各功能室:卫生标准:地面干净,无痰痕,无水渍污迹。
玻璃光亮,门及框干净,无灰尘污垢,墙上无痕迹。
桌椅摆放整齐,黑板干净,讲台上下内外清洁、整齐,纸篓或垃圾桶干净。
教室及功能室里的各种设施完整。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走廊、过道、楼梯及墙面:卫生标准:走廊、过道和楼道的地面干净,无杂物堆放;楼梯上的扶手、栏杆干净,无积尘。
墙上无污迹和脚印,无乱写、乱画、乱贴,天花板上无蛛网;无口香糖迹。
厕所:卫生标准:无明显污垢、异味。
地面上整洁、坑里无杂物。
室外:卫生标准:花坛、草坪无杂物、纸屑;无乱扔烟头;无乱倒垃圾、污水、污物。
3、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防疫工作。
一是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健康教育,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学校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师、有教案,课时保证。
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让学校师生掌握基本卫生知识,教育学生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无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喝生水等不良习惯。
二是加强学校饮用水、仪器的管理,确保安全。
三是加强“疾病预防”工作,积极主动做好人畜流行病和传染病预防工作。
4、保持良好校园秩序。
校内无乱摆摊点现象,坚决杜绝流动摊点在校园周边向学生出售商品。
坚持好安全保卫制度和校园周边巡逻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顿、治理,严防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丰富载体,创新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利用全校学生集会、教职工大会,深入广泛宣传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态势。
在黑板报开辟专栏,利用校园网络及广播广泛宣传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情况,让广大师生员工自觉投入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来。
2、丰富活动载体。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融入活动中,在师生中广泛掀起清洁校园的热潮。
在幼儿园开展传唱”爱清洁、讲卫生”儿歌和童谣活动,让学生通过传唱儿歌和童谣,受到爱清洁、讲卫生的教育,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篇三:环卫月工作计划、工作思路:20XX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同时正确面对形势,已安全发展为基础,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落实为手段,同心协力,克难攻坚,确保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工作措施:1.强化减排措施,确保减排任务完成。
一是以减排为中心,按照减排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减排项目,督促污染减排项目实施;二是督促境内规模化养殖企业,加强“硬件”建设,做好污染减排相关工作;三是加大对重点减排项目监察力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2.强化源头控制,做好新上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工作。
重点加强对县经济开发区和濉芜产业园及六个工业集中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的督促、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95%及以上。
3.强化环境监管,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一是加强对国控、省控和市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
二是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三是加强对全县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执法检查,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四是强化信访维稳,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4.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环保依法行政水平。
切实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监察工作制度、程序,努力提高环境执法水平。
同时,全面加强机关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大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环保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5.强化环境宣传,努力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继续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继续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活动,扩大社会参与力度,让群众主动参与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环境。
6.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对境内沱河等主要河流加强监督性监测,在上游入境水质达到Ⅳ水质标准的情况下,确保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