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类药物
一 次 80~120mg ( 以 甘 草 酸计),加入20~80mL 25%葡萄 糖注射液,缓慢 静脉推注。一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
临床症状
机理及后果
袢利尿剂
利苯降尿 噻 压酸嗪利、类尿病速及剂名尿其等类有似效率可感意观能、察出肌血力现清低低有钾下血效值钾)。以症需上充( 分乏 注力
三氯甲噻嗪
此类利尿剂可增强该制剂
其他脏器 肝脏
不经肝药酶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 极少经肾脏代谢,主要经粪便排泄 慢性肝炎患者静脉注射甘草酸后的
血清半衰期为8-9小时
1.静脉滴注 2.静脉推注
用法用量
一 次 10~40mg ( 以 甘 草 酸 计 ) , 加 入 5% 葡 萄 糖 或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 缓慢滴注。一日一次。
肝脏分布:
α体:β体2倍 体甘草酸
体甘草酸
肾脏分布: α体:β体1/4倍
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 (1) 抗过敏作用 (2) 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作用
2. 免疫调节作用 (1) 调节T细胞的活化 (3) 活化NK细胞的活化
(2) 诱导γ干扰素 (4) 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
3. 对生理性肝细胞有增殖促进作用
有效率 病名
有效以上
稍有效以上
用药组
22.3% (23/103) 46.6% (48/103)
安慰剂组
11.8% (112/102) 89.7% (28/102)
结果:用药组比安慰组在肝功能上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的改善。
药效学
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01 例荟萃分析
甘草酸护肝作用确切
体甘草酸单铵出现伪醛固酮症
有效以上
稍有效
湿疹
60.2% (133/221) 83.7% (185/221)
皮肤炎
72.0% (77/107) 89.7% (96/107)
斑秃
56.7% (131/231) 73.6% (170/231)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布
动物实验表明:甘草酸分布最 多的脏器为肝脏,占73% 代谢与排泄
通过抑制磷脂酶A2(PLA2)的 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 始阶段的代谢水平,发挥抗 炎保护肝细胞膜作用。
白三烯
前列腺素
炎症
住西现有药物
甘草酸二铵
住西现有药物
异甘草酸镁
住西现有药物
复方甘草酸
适应症
治疗病毒性肝炎 改善肝功能异常
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源自药效学对日本国内19个医疗机构的224例慢性肝炎患者实施了双 盲检验比较试验,使用该制剂每日9片,连续12周口服。
中所含稍的有甘效草酸的排钾作
用,而使血清钾进一步低
下。
氯噻酮等
盐酸莫西沙星
可能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由于本制剂的排钾作用可 引起血钾下降,可能导致 服用盐酸莫西沙星引起室 性心动过速。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 于弊后慎重给药。
尚未有药理、毒理或者药代动力学方面 与成人差异的试验。
4. 对病理性肝细胞有修复作用 (1) 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作用具有抑制作用 (2) 抑制肝炎病毒增殖,同时对病毒具有灭活作用
作用机制
膜
CH2-O-脂肪酸
CH2-O-脂肪酸
磷 脂
CH-O-花生四烯酸 CH2-O-磷酸胆碱 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 + CH2OH
CH2-O-磷酸胆碱
抑 抑制 制
甘草酸
刘金玉 20130306
1
药物来源 ——甘 草
❖甘草根部 ❖豆科植物 ❖中国老药 ❖十方九草
甘草酸应用历史
❖ 1948年,甘草酸作为抗过敏、抗炎药在日本用于 皮肤病
❖ 1958年,甘草酸开始用于肝病(山本佑夫) ❖ 1977年,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确立了
甘草酸肝病用药地位(铃木宏) ❖ 2002年,长达15年远期跟踪疗效总结(熊田伯光) ❖ 长达60年应用历史,验证甘草酸疗效!
基于临床应用经验,高龄者有易发低血 钾副作用倾向,因此需在观察基础上,慎重 给药。
不良反应
休克、过敏性休克
表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 呼吸困难,心肺衰竭,颜 面潮红,浮肿等。
处理:一旦发生异常时,应立即 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伪醛固酮症
多在长期大量用药时出现 , 高龄患者易发生
表现:低血钾、浮肿、血压 上升。
甘草酸结构式
甘草酸(GL)由1分子甘草次酸(GA) 和2分子葡萄糖醛酸结合而成 甘草次酸
葡萄糖醛酸
甘草酸—发展史
β体含量
α体含量
成分不能确定
30%
第一代 甘草酸粗混
合物
第二代 以β体为主 的复方甘草
酸
<60%
>99.9%
第三代 以α体为主 的甘利欣
第四代 纯α制剂天
晴甘美
甘草酸—发展史
玉瑕
甘草酸也是手性药物
疗效
两项研究显示体甘草
酸单铵组少数病例出现 安全
一过性高血压、水肿
等不良反应。
Meta 分析结果为RR=1.378 ;95%可信区间为(1.243~1.529),P<0.01
秦刚,施光峰等,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 年10 月第23 卷第5期
药效学
以下是对各种变态反应性疾患、炎症性疾患的治疗有效率
有效率 病名
处理:合用抗醛固酮剂(安 体舒通)或补钾,多可坚持治 疗。血钾低于3mmol/L时, 中止用药并补钾。
注意事项
1 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 2 事先准备急救设施,以便发生休克时能及时抢救 3 静脉内给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尽量缓慢速度给药。 4 与含甘草制剂并用时,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