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情实验报告

爱情实验报告

气质类型调查表本测验共有60个问题,只要你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如实回答,就能帮助你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但必须做到:①回答时请不要猜测题目内容要求,也就是说不要考虑应该怎样,而只回答你平时怎样,因为题目答案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②回答要迅速,不要在某道题目上花过多时间。

③每一题都必须回答,不能有空题。

④在回答下列问题时,你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较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较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

1.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景,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21.对学习、工作、事业怀有很高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27.喜欢参加热烈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里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7.学习、工作同样长时间,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39.老师或师傅讲授新知识、新技术时,总希望他讲慢些,多重复几遍。

40.能够很快地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42.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体育活动,或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决。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48.爱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一贯的态度。

50.和周围人们的关系总是相处不好。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我“出语伤人”,可我并不觉得是这样。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头脑机智。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常使我失眠。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弄懂以后就很难忘记。

60.假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低落。

●评分与解释把每题得分填入下表题号中并相加,计算各栏的总分。

①如果某类气质得分明显高出其他三种,均高出4分以上,则可定为该类气质。

如果该类气质得分超过20分,则为典型型;如果该类得分在10~20分,则为一般型。

②两种气质类型得分接近,其差异低于3分,而且又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高出4分以上,则可定为这两种气质的混合型。

③三种气质得分均高于第四种,而且接近,则为三种气质的混合型,如多血—胆汁—粘液质混合型或粘液—多血—抑郁质混合型。

④如4栏分数皆不高且相近(<3分),则为4种气质的混合型。

多数人的气质是一般型气质或两种气质的混合型,典型气质和数种气质的混合型的人较少。

凡是在1、3、5……奇数题上答“2”或“1”,或在2、4、6……偶数题上答“-1”或“-2”,每题各得1分,否则得半分。

如果你是男性,得分在0~10之间则非常内向,11~25之间比较内向,26~35之间介于内外向之间,36~50之间比较外向,51~60之间非常外向。

如果你是女性,得分在0~10之间非常内向,11~21之间比较内向,22~31之间介于内外向之间,32~45比较外向,46~60之间非常外向。

胆汁质2 6 9 14 17 21 27 31 36 38 42 48 50 54 58 合计-1 -2 0 2 1 2 -1 0 1 -2 -1 -2 -2 -2 0 -7多血质4 8 11 16 19 23 25 29 34 40 44 46 52 56 60 合计0 2 2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4粘液质1 7 10 13 18 22 26 30 33 39 43 45 49 55 57 合计1 2 1 2 2 1 2 1 1 -1 -1 0 2 0 0 13抑郁症3 5 12 15 20 24 28 32 35 37 41 47 51 53 59 合计1 1 1 -2 -2 -2 2 -1 1 -1 -1 -1 1 0 1 -2汇总:A( -7 ) B( 4 ) C( 13 ) D( -2 )内外向得分43大学生爱情配对实验满意度调查项目细分项目非常满意满意在乎一般不大满意非常不满意权重外貌身体年龄25 容貌身高体型穿着打扮面部表情姿态动作体力精力性格志趣家庭愿景35 价值观道德品质情绪情感气质风度性格意志品质兴趣爱好修养情调学识能力智力30 专业技术学识水平社会阅历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办事能力经济社会本人收入10 本人地位家庭财富父母地位其他背景总体满意程度100%实验报告气质类型调查表结果:胆汁质(- 7)多血质(4)粘液质(13)抑郁症(-2)内外向得分43根据评定结果自己是粘液质,是比较外向的男生正文:本学期我们在爱情心理解读课上进行了配对游戏。

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被分成了10组,每组10人,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选一人为组长。

5组男生5组女生为实验组(50位男50位女),其余人员为服务组、观察组。

实验开始前,服务组每2人领取1个装有号码的袋子(共10袋,内有1~100的随机号码),男生实验小组领取单数号码,女生领取双数号码,由服务组同学打开装有号码的信封,把号码别在实验小组成员后背。

实验开始,男女同学开始相互观察和找对子,男女号码相加的数字争取能凑到最大的总和,总和越大得到的奖励越高,整个过程不能提及背后的号码和评价。

时间为20分钟。

未找到对子的没有奖励,会扣分。

由于有奖励机制,所以显而易见号码越大越有吸引力,由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背后的数字,因此首先就是观察别人,很快分数高的男生和女生很快被大家找出来了,数字较小的迫于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原本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定要找90+的人配对,慢慢的发现80+也可以了,甚至70+或者60+也凑合着过了。

很不巧的是我拿到的数字比较小,找对子过程发生点小困难,到处碰壁,到处被拒,被嫌弃。

在配对过程尾声,还有少数人没有成功配对,这些人没办法了,只能赶紧的草草找人完成任务。

幸运的是,我还是找到了一个女生,而且比我自己的数字大好多,就这样我们开始一起进行这个游戏的后续阶段。

为了“大学生恋爱影响因素量表”中的内容,为完成量表做准备。

在号码配对结束后,和配对的女生之间进行了多次的联系和沟通。

在整个过程中,对自己的整体素质打7分,对对方的整体素质打8分,对结果的满意度打8分。

在有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交流陷入了死水,主要原因在于自己不够主动而女生一般也不会主动,所以造成了长时间没有联系。

但最后还是顺利的完成了表格。

和配对女生也算成为了朋友。

可能女生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虽然也很优秀,但也并没有擦出什么火花。

另外我们主要的联系方式还是通过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直接碰面的机会很少,所以对于对方是陌生的也就自然而然的没什么发展。

另外两个人能否保持长久的联系也取决于这个配对的质量,是否般配。

我觉得这个游戏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点,大家往往在配对时会找数字比较大的为了更高的奖励分数,所以只在意数字了,而且在走动时很容易就看到了背后的数字,容易忽视其他因素。

然后只是因为数字大才配对的,一开始也没什么感觉,可能就根本不会联系与沟通。

第二点,不能够确保实验对象有着实验的积极性,很多人都只是懒散的完成个任务而已,并没有达到实验的效果。

在整个实验配对中也显得略显拥挤混乱,因为人太多地方太小,你并不可能跑去看每个人背后的数字,并且很多人都是直接找边上的同学了,没有好好地观察配对。

通过游戏和自身的经验发现,如果大家对对方并不是很了解,决定第一印象的一般是外貌,然后是气质,对于学识性格家庭等因素没有概念。

其实绝大多数人的配对对象其背后的数字都非常接近自己的数字,也就算是中国古人说的“门当户对”吧。

小数字的人追求大数字的人一般都很辛苦,因为要大数字的人接受小数字的人总不是那么甘心,因此追求方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但更大的可能是你再怎么努力,对方也不理你。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际生活中,追求者对自身的认识往往要超过对追求对象的认识。

实验中,对于每个参与者都有50个潜在的对象,并且几乎没有权衡的时间。

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也是极端罕见的,一般的情况是有几个潜在的对象,但是权衡时间相对宽裕。

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一个异性的时候,出于本能的就会开始评价对方的价值,这完全是下意识的。

就像看到你背后的数字,就已经对你做出了评价。

实验让我们知道,其实爱情是一场精确的匹配游戏,最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价值有多高(背后的数字大小)。

当然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元的爱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