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料译丛2013年第3期
·99·
青年经济学家陆毅访谈录
本刊编辑部
陆毅200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就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和中国经济。
他迄今已在十余种英文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包括综合性的顶尖期刊如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和专业性的顶尖期刊如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等。
本刊编辑部就如何从事经济学研究为主题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陆毅;希望他的经验和建议可以为更多的经济学子和青年经济学家提供参考和启示。
本刊编辑:很多研究生找不到研究题目,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寻找研究问题。
你觉得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的问题或者好的想法?
陆毅: 我的经验是两点,多读文章和多思考。
对于一篇实证研究文章而言,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变量,X 和Y。
通过读文章,一来可以知道目前的进展,更重要的是积累变量。
比如,当你积累了三个有用的变量,那么你可以有六种(2
3P )不同的组合,也就是六个可能的研究。
当你积累的变量越多,可的研究问题就越多。
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研究,这就需要第二步多思考。
思考的核心就是问为什么X 会影响Y?是不是有数据可以实现该研究?是不是对现有的文献有进一步的贡献?通过思考可以从很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出可以实现的、值得做的研究题目。
本刊编辑:我注意到你有很多论文是和别的经济学家合作的。
对于如何寻找合作者,如何使合作愉快且有效率,你有什么经验?
陆毅:我的经验是合作者是自然形成的,不用勉强去寻找。
因为合作是基于相互有益。
在达到合作那步之前,首先是要有自身能力的积累,从而可以在合作中有足够的贡献。
至于寻找,在任何场合都会发生,比如会议,比如seminars。
要合作有效率,我的经验是最好在一开始大家就制定一个时间表,明确各自要做什么,以及进程。
不是说完全要按照这个进程,但是有个比较点,做事情就可以比较清晰和有效率。
本刊编辑:我经常发现很多研究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很糟糕,中文如此,英文更不用说。
你发表了这么多英文论文,你对英文论文写作有什么经验和建议?
陆毅:说实在的,我写作能力不强,更不要说英文写作。
基本上我的文章就是把一
Journal of Translation from Foreign Literature of Economics
个东西讲清楚,写得像说明文或略带议论的说明文。
好的文章不仅是如此,更多的是讲一个故事。
这方面我需要继续提高。
本刊编辑:很多想从事实证研究的博士生总觉得缺乏数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陆毅:其实只要你仔细搜寻,你会发现有很多数据的。
之前我一直是用企业的数据,做企业问题。
有段时间开始我对家庭用户的问题感兴趣,就开始搜寻中国家庭用户的数据。
比如通过google,通过其他人的网站或者发表的文章,就知道有什么样的数据。
然后发现,其实中国有很多公开的数据,其中很多是可以免费下载的。
本刊编辑:很多学生不喜欢参加学术讨论会(seminar), 尤其是与自己研究问题看似不相关的学术报告。
你对此有何看法?
陆毅:参加不相关的学术报告也很重要。
因为如果你仅仅是局限在自己的一个领域,你就会发现你研究的方向越来越窄,觉得可以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少。
但是当你接触了其他的领域,把这些领域的问题或者发现和自己的领域结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天是多么的宽广。
回到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复,即使是不相关的领域,也可以帮助你扩大你的变量库。
本刊编辑:我发现有很多博士毕业不久的讲师和助理教授不是很喜欢到别的学校去做学术报告。
你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到校外做学术报告的频次如何?
陆毅:因为个人的一些原因,我去欧美开会不是很多;基本局限在亚太地区。
一般每年的夏天和冬天我都会参加各种的会议。
本刊编辑:对于博士毕业不久的年轻经济学家,常收到英文期刊主编的拒稿信,感到很是沮丧。
你一般是如何处理拒稿的?
陆毅:有好的意见,就按照意见修改。
很多时候这些审稿人的意见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没有什么值得修改的,就继续投。
本刊编辑:很多在国内毕业的博士生有志于在SSCI 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你有什么建议和提醒?
陆毅: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首先不用觉得发英文文章是高不可攀的。
我并不是在欧美学校拿的博士学位;我个人的经验是虽然会有些难度,但是只要自己做得好,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现在国内的经济学和海外接轨速度非常快,国内的博士完全有能力去好的英文杂志发文章。
本刊编辑:对国内博士生和年轻教师从事经济学研究,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和体会?
陆毅:做研究需要的是耐心和坚持。
多读多想多聊。
培养自身的能力,同时对文章的自我要求也要严格一点。
本刊编辑:非常感谢你抽时间回答我们的问题。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