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下混凝土安全施工方案

水下混凝土安全施工方案

水下混凝土安全施工方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水下混凝土安全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本方案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
a)已审批的《槽坊大桥实施性施工方案》
b)总监办下达的开工通知书
c)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绕城公路南段第S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分册。

d)《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
e)《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
f)《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g)《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055-83
h)《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i)《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j)《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k)《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l)《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m)《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
?
第二章施工准备安排
一、人员、机械设备安排
计划进场固定职工3人,民工15人。

机械设备安排见下表: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数量机械状况
1拌和设备1良好
2输送泵1良好
3自卸汽车2良好
4装载机1良好
5吊车1良好
6导管1良好
二、材料准备
备好足够的水泥、砂石等材料,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因材料供应不上而暂停施工的情况。

?
?
?
?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
?
?
?
?
2.人员及职责
1)项目负责人:对本桩基各项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明确有关人员相应职责,定期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康状况进行检查、评议、评定,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2)项目总工:负责对本桩基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和监督,主持对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评定、整改措施的落实以及督促管理人员作好质量记录。

3)试验负责人:负责本桩基各种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性能试验,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试验、检测。

4)质检负责人:负责施工全过程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及各工序交接的质量验收工作。

以及配合业主、监理工程师进行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及各种原始记录、工程检查验收工作,对监理工程师指出有关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协助搞好工程成本控制。

5)现场施工负责人:全面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及安排,对外进行联络协调,对内进行工作的安排布置,对施工负全面责任,参加有关施工的协调会议,在总体施工负责人的领导下,协调各施工队之间的资源需求与共享,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要求安排施工生产,同时负责现场的安全、质量工作。

6)测量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桩基施工放样及复查工作。

7)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安全工作,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负责处理安全事故,与有关部门联系有关安全事宜。

第四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
1、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内径为0.25m的钢性导管。

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及时拼装吊装导管,导管下口距孔底约0.5m左右。

首批混凝土灌注导管埋深≥1m。

计算桩基首批混凝土数量:
V≥πD2*(H1+H2)/4+πd2*h1/4
=π*1.52*(1+0.4)/4+π*0.252*15*10/24/4=2.78m3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取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γw/γc=15*10/24。

Hw以15米计算。

故浇筑桩基首批水下混凝土数量≥2.78m3。

2、灌注工作应连续进行,经常用测绳探测钻孔内混凝土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控制在2~6m范围内,采用吊车提升导管。

3、灌注速度宜缓,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击。

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

4、采用泵送砼,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和易性,一个孔桩做2组混凝土试件,并根据混凝土灌注情况,随机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检查。

5、施工中尽量减少拆除导管时间,灌注混凝土工作在4小时内完成,并在拌制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

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

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就掺入缓凝剂,保证全孔混凝土在首批混凝土初凝前灌完。

6、混凝土灌注快达到设计高程时,计算好末盘混凝土数量。

7、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8、孔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对孔桩进行超声波检测或抽芯检测,经检测无断桩、夹渣、缩径等现象,各项检测合格后可进行承台施工。

二、施工注意事项
1、首批灌注混凝土所需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理置深度(≥1.0)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2、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3、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4、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当混凝土拌和机物上升到骨架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