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仕出京佳京佳公务员考试培训学院 5道公务员面试典型社会现象类真题及详解
一、“零工资”的就业选择合适吗?
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的日益膨胀,选择“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大学生们认为这是为以后找到正式的工作多积累一些经验。
你认为,这样的选择合适吗?
参考答案要点:
“就业乃民生之本”。
这个“本”就体现在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开端。
万事开头难,开个好头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深邃影响,何况“零工资”并不符合“劳有所得”的民生思想。
1.“零工资”就业实际上是大学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是以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毕业生为单位做事不计报酬为交换条件的。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单位常以“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作为一种门槛,连招考公务员也有类似要求。
这就使得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无奈之下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2.“零工资”就业这种现象不宜提倡。
因为大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就是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即使在试用期,劳动关系双方也应该签订合同,且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也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里存在一个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
3.在当前就业压力下,毕业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假如能在读书阶段、学校和学生积极选择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即使不算工作经历,毕竟有利于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不致于大学生心存遗憾和缺陷。
4.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并没有对劳动者主动申请无偿工作进行限制。
因此,如果经过双方协商同意,“零工资”就业也不是完全行不通的。
但是,用人单位如果有恶意用工的嫌疑,则有可能构成违法。
即使是自愿“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也应签订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这样既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权益的保护,也可防止发生劳动纠纷时双方处于被动的状态。
二、公款出游,是变相福利还是腐败
目前,公务员存在公款出游现象,网友评论是变相福利还是腐败?
对于这一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
参考答案要点:
这一现象的确存在,但我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的公务员还是尽职尽责的,对于这一现象我有以下看法:
第一,公职人员借公务考察之名公款出国旅游违反党纪政纪,是典型的“考察腐败”。
公款消费占国家预算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公款消费加大了我国行政开支成本,使本来比较紧张财政预算雪上加霜,是当前腐败现象的重要表
一个人学习的量与成长的速度成正比——京佳格言
现之一,严重地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违背了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第二,相关部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杜绝公款出国旅游,必须严肃追究事后责任。
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督查,严肃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借考察之名公款出国旅游的问题,相关责任人一律先免职,再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使有关人员心有所忌,不敢越雷池一步。
第三,杜绝公款出游,每个公务员应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
三、怎样看待群体性事件?
参考答案要点:
毫无疑问,现在已经进入了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而且2009年中国社会还可能面临更多的矛盾冲突,更加考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对这一现象,我有一下看法:第一,当前的群体性行为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绝大多数都是群众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利益个体自发组织起来,通过集体行动,唤起政府的关注,使自身利益能得到政府的确认和保障。
社会矛盾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一旦有适当的导火索,往往迅速爆发,呈现出冲突升级快,对抗激烈,社会破坏力强,处置难度大等特点。
当前,最敏感的问题是要努力防止金融海啸引起的经济压力转化为社会危机,重点在保经济增长、保障就业、保障民生、保持稳定。
第二,这在本质上暴露了我们的工作在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乃至积压了许多社会矛盾,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往往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第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政府执政思路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意识的强化,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摆在头等位置。
在对待具体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使矛盾迅速地缓解、消除。
四、食品安全部门6.1号出台政策,如果明星代言的产品被查出有品质问题,将给予明星一定的处罚,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要点:
这是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的一种表现,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过去,我国的《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发布媒体都做出了规范,惟独对广告的代言人缺乏法律约束。
因此食品安全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管。
第二,当然,对于明星代言问题,相关部门还需要在做出详细调查后,应该分清具体的情况后,再确定是否应该处罚、及相应的处罚力度。
因为明星在代言过程中,未必能真实地发现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相关的演艺行业协会,也应该加大对行内人士的宣传教育,提升辨别意识,提醒明星在代言产品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代言产品的相关情况。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京佳格言
五、某地政府机关为了改善机关作风,向对机关提意见、举报的群众给予重奖,有人认为这是有助于端正机关作风,值得肯定;有人认为这是政府花钱买监督,不值得提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要点:
政府机关为了端正机关作风,对举报的群众给予重奖,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政府机关为了改善机关作风,向对机关提意见、举报的群众给予重奖,确实可以起到一定得外部监督的作用,有助于端正机关作风,值得肯定。
第二,政府部门对参与监督的群众给予奖励,问题的关键在于奖励的额度问题,如果奖励的数额并不是特别大,没有超出财政负担的可承受范围,政府机关的行为就值得肯定。
如果超出财政的可承受范围,政府机关就有了财政负担,这种情况下,政府机关的行为就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