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实用文本科普文复习指导课件

2018年高考实用文本科普文复习指导课件

生存的情况。
②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 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 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参考答案】 ②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 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 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2、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3、特点: 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科学性、说明性、 生动性)
(1) 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 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 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 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 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 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 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表现为:一是要善于记 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4)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 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 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 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 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 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参考答案】①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 的情况作对比;②突出所谓的“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经典例题2 (2011年高考山东卷)《古怪的重水》 19.本文为什么 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分)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用地方普通却被间谍重视的对比,写出 重水的重要作用;②结构上,讲述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 出对下文重水的介绍,与第三段“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 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 推迟”照应。
经典例题2(2012年潍坊一模)《大象无形》20.科普文的语言除 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 章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语言特色。(4分)
【参考答案】岩石受到压力释放带电粒子,带电粒子与空气反 应产生离子,离子对动物产生影响,动物产生异常反应。
考点3:分析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题思路】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句子内涵
1.赏析一句话
经典例题1 (2012年高考山东卷)《没有天堂》 ①其大气和表面 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
【参考答案】 ①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 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
经典例题3 (2012年山东实验中学最后一模)《菌儿自传》 20.纵观全文,“菌儿”有哪些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身躯幼小,单细胞出身,分得快分得多; (2)没有聚合性,弧单生存,又短又细;(3)是菌族里最 小最轻的一种生物,属于寄生植物;(4)能参与和把持生 命活动,有时会引发疾病。(答出一点给1分。)
一、分析综合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鉴赏评价
①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三、探究
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②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③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经典例题5《地图的魔术》克莱·摩根(美国) 19.简要分析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 交代喜欢地图的原因; (2分) ②结构上,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 (2分)
考点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 【答题思路】定位+提取+整中合心意思
经典例题1 (2011年高考山东卷)《古怪的重水》 20.请从文中概 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4分)

Company Logo
一、科普文章的文本特征
1、科普文定义: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的说明文体。大致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 品文。科普文章:是解说、介绍科学技术的 说明性文章。它一般用轻松、活泼的笔调, 解说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既有科技的 正确性,又有内容的生动性,还有题材的广 泛性,以及篇幅的简短性。 它的题材十分广泛,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 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宇宙;无论是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方面,还是物理、 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找到 科普文章的题材。
⑥列图表:用图画、表格对被说明事物作较直观明晰 的说明。(好处: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⑦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 通过同点或异点的分析,达到说明事物本质的目的。 (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⑧列数字: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好处:使说明 准确无误,科学具体,令读者信服 ) ⑨打比方:运用比喻的方法,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⑩摹状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 (4)分析语言特点 主要是准确和简明,除此之外,科普文的语言还具生 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
经典例题4《动物预测地震之谜》20. 文章题目是“动物预测 地震之谜”,这里的“谜”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回 答。(4分)
【参考答案】动物能够预测地震;(1分)但是动物预测地震 的机制仍需要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3分,意思对即可)
经典例题5 《动物预测地震之谜》 21.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4分)
(1)描述式 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 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 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比如《奇峰异洞话桂林》 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这种描述式便于说古到今,旁征博引、 趣味盎然,吸引读者。
(2)自述式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 拟人化的手法,赋于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 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比如《灰尘的自述》、《我是电》 等题目就是自述式的。
(3) 内容的通俗性 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 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 容。
4、结构:科普文章以传递信息为主,其结构一般 为“倒金字塔”:第一部分先引出话题,介绍 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 新挑战,后面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 介绍它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 变、发展、现状、评价等。
8、科普文章跟科学论文不同:跟科学说明文相 比,科学小品的趣味更浓,它的趣味性不仅体现在 题材上,更多的是体现在通过多种表现手法而渲染、 强化出来的种种情趣上。首先,科学小品标题要生 动活泼,富有新意。其次,科学小品要借助文学表 现手法来加强它的趣味性。例如:
①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知识内容,使文章写得 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 ➢引论: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 ➢本论:详细说明对象(主体部分) ➢结论: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结构三模式: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主体部分的具体结构形式:并列式、承接式、对
比式、层进式、总分式。
5、科学小品的形式。
随着科学小品内容的广泛性,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 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太阳;无论是工业、农业方面,还是物 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学小品的 题材。所以小品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但归 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6、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可以综合运用。
①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
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②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
种顺序。 ③逻辑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从现象到本质
(或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 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交代写作目的和行方式— —文章是“我”的自述,巧妙暗示“菌儿”很小 的特点;(2分) ②结构上,用饶有趣味的语言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2分)
经典例题4《动物预测地震之谜》19. 请简要分析 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介绍了科学家的研究成 果; ②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 文。(4分,每点2分)
经典例题3(2012年潍坊一模)《大象无形》19.文 章为什么要从“盲人摸象”写起?(4分)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用寓言故事开篇,容易引 起读者阅读兴趣,符合科普文表达特点。②结构 上,可以自然地联系到“大象无形”,引出要介 绍的对象——流体。(每点2分,共4分)
经典例题4(2012年山东实验中学最后一模)《菌儿 自传》19.文章开头写道:“闲话少讲,且说我 为什么自称‘菌儿’。”作者所谓的“闲话”有 什么作用?(4分)
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也能使科学的小品富有情想象,在阅读故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这也 是科学小品产生趣味的一种表现手法。
二、科普文章的命题形式及应对策略
一、文章写了什么?
(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二、文章怎样写的? (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为什么这样写? (鉴赏评价文本某些特色) 四、针对文本你有什么看法? (探究)
(3)故事式 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 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这种表达形式称故 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 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然是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 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 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强调了故事而忽视了 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