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百花园六习作指导杨师琴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百花园六习作指导杨师琴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百花园六习作指导
什么是读后感?
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 想法。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 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收到的教 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 叫“读后感”。
请先来欣赏一篇读后感: 读《滥竽充数》有感
故事回顾:
滥竽充数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 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 竽给他听。
我的学习与爷爷吃蛋遇到的难题如出一辙,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各种媒体告诫人们不吃熟蛋、不吃生蛋, 不吃烫蛋……他们各有各的理,爷爷一味盲从,缺乏主见,才陷入困境。倘若爷爷有主见,就应该认真分析吃熟 蛋,吃生蛋各自的利弊,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来选择吃蛋的方法。这样,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对于我的学习,也应区别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各门功课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安 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我通过认真思考和仔细分析,拿出了自己的主见:早晨记性好,选择读 课文,背单词;午后时间短,抽空请教老师、同学,排解疑难;晚上静,适合写作文,解难题。这样,我不但采 纳了家长们不同意见的合理部分,并且获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例2:读罢短文《爷爷吃鸡蛋》,我禁不住为短文的一气呵成拍案叫好, 又为书中的爷爷被当今社会膨胀的信息,搅得无法吃鸡蛋的窘态忍俊不禁。
例3:读完了《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 深被五壮士的行为所感动。
例4:“父爱如山。”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被文中 那位父亲所表现出来的伟大而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了。
《滥竽充数》似乎描写着我往日的行为。记得五年级时,语文老 师要求我们多读、多背、多写,成绩才能踏踏实实。然而我并不在 乎,每当齐背时,我便是摇头晃脑,装模作样,就会一下就算了, 因此每到考试时,我总是名落孙山。
现在我读了这则寓言,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 学无术,经不住考验,这种人始终会被时代淘汰,成为“二等废 物”。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有真才实学,学习也一样,决不 能华而不实、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有个南郭先生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 王给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其实,南郭先 生不会吹竽。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 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 有被人发觉。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 湣王也爱听吹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改成一 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例2:爷爷吃蛋难,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难。家长对我倾注了十万分的爱心,打心眼儿里盼我好。奶奶悄悄地 把我叫到跟前,特别嘱咐:“缨缨,清晨记性好,读书。”妈妈见状拽了我一把,刻意关照:“缨缨,早上时间 紧,晚上学习踏实。”爸爸听了,又将我拉了过去,认真叮咛:“缨缨,晚上要早睡,最好下午学。”这真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的好心相劝,弄得我左右为难,手足无措。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大声 问他们:“你们说到底什么时候学习最好?”我这一发小脾气,还真灵,三种劝告戛然止住。
如何拟题目:
A、直接拟题。例如 :读《……》有感 读《……》后的感想 《……》读后感
B、以感想为正标题。以“读《……》有感” 等为副标题。例如: 做事要有主心骨(正标题) ——读《爷爷吃鸡蛋》有感 (副标题)
读后感的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写法:
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 的感受或概括一下所读作品的内容。
中间: ①结合原文,谈读后的感受、 感想。 ②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 比较,谈感想。也可以恰当地引用名 人轶事,要真实。
例3:在《钓鱼》一课中,作者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水中,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情,做起来却很难,这是因为有太多的“诱惑”让他不舍。这条鱼好不容易才钓上来 又那么大,况且旁边还没有人看见。虽然最终在爸爸的命令下才把鱼放回了湖中,小 男孩的内心却是很不舍的。所以说,要按道德的准则去办事,是不容易的。
根据原文内容进行了议论,表明自己的观 点之后,第三段作者又写了什么?
作者把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
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内容充实、生动感人的体会。 这是读后感的主题部分,要写的详细、具体。
例1: 《滥竽充数》似乎描写着我往日的行为。记得五年级时,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多读、 多背、多写,成绩才能踏踏实实。然而我并不在乎,每当齐背时,我便是摇头晃脑,装模 作样,就会一下就算了,因此每到考试时,我总是名落孙山,想想真是惭愧啊。
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读《滥竽充数》有感
《滥竽充数》讲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 竽,却装腔作势,混进齐宣王的吹竽队里。后来,齐宣王死了,齐 湣王继位,他也喜欢听竽,但却喜欢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连 夜逃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为南郭先生感到悲哀,他如果学了真本事, 不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宫里吗?可他没有下苦功夫,却耍起了小联 盟,靠糊弄人过日子,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介绍完作品名称、内容后,又该写什么?
结合原文内容进行议论,谈读后的感受、 感想,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见解。
例1:读了这个故事,我为南郭先生感到悲哀,他如果学了真本事,不就可以 舒舒服服地在宫里吗?可他没有下苦功夫,却耍起了小联盟,靠糊弄人过日 子,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例2:其实,不就是简单的吃鸡蛋吗?然而各种媒体的信息却频频向人们发出忠告— ——广播里特意关照:“鸡蛋一定要煮熟,不然细菌杀不死。”报纸上醒目提示: “鸡蛋千万别煮熟,否则营养全无。”电视里娓娓道来:“鸡蛋可别烫着吃,要不容 易致癌。”……爷爷听了广播,把拿在手里的熟鸡蛋又放回锅里接着煮;读了报纸又 把锅里的鸡蛋迅速捞起;看了电视,转过身又将捞起的鸡蛋投到凉水里。最终爷爷被 折腾得疲惫不堪,无心吃鸡蛋了。显然作者紧缩时空,通过巧妙的构思,使情节戏剧 化了,但我在哈哈一笑之后,便陷入沉思———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归纳看法, 总结全文,概括主题,提出自己努力 的方向。
读后感开头怎么的?
一般在读后感的开头都要用少量的文字或者简练的语言 交代篇名、书名,总的感受或概括一下所读作品的内容。
例1: 《滥竽充数》讲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 却装腔作势,混进齐宣王的吹竽队里。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位, 他也喜欢听竽,但却喜欢独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连夜逃走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