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5讲 椭圆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5讲 椭圆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ay22+bx22=1(a>b>0)
图形
范围 -a≤x≤a-b≤y≤b -b≤x≤b-a≤y≤a
对称 性
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 A1(-a,0),A2(a,0), A1(0,-a),A2(0,a),

B1(0,-b),B2(0,b) B1(-b,0),B2(b,0)
质 轴 长轴 A1A2 的长为 2a ;短轴 B1B2 的长为 2b
第5讲 椭 圆
最新考纲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椭圆在刻画 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的定 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知识梳理 1.椭圆的定义
在平面内与两定点 F1,F2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 椭圆 .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 焦点 ,两焦 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 焦距 .
所以 c=1,则 F1(-1,0),F2(1,0), 由题意可得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1,所以 y=±1, 把 y=±1 代入x52+y42=1,得 x=± 215,又 x>0,
所以 x=
215,∴P
点坐标为
215,1或
215,-1.
答案
215,1或
215,-1
考点一 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例 1】 (1)已知△ABC 的顶点 B,C 在椭圆x32+y2=1 上,顶
解析 (1)点 P 在线段 AN 的垂直平分线上, 故|PA|=|PN|,又 AM 是圆的半径, ∴|PM|+|PN|=|PM|+|PA|=|AM|=6>|MN|, 由椭圆定义知,P 的轨迹是椭圆. (2)设动圆的半径为 r,圆心为 P(x,y),则有|PC1|=r+1,|PC2| =9-r.所以|PC1|+|PC2|=10>|C1C2|, 即 P 在以 C1(-3,0),C2(3,0)为焦点,长轴长为 10 的椭圆上, 得点 P 的轨迹方程为2x52 +1y62 =1. 答案 (1)B (2)2x52 +1y62 =1
2.已知椭圆2x52 +my22=1(m>0)的左焦点为 F1(-4,0),则 m=
()
A.2
B.3
C.4
D.9
解析 依题意有25-m2=16,∵m>0,∴m=3.选B.
答案 B
3.已知椭圆 C:ax22+by22=1(a>b>0)的左、右焦点为 F1,F2,离心率
为 33,过 F2 的直线 l 交 C 于 A,B 两点.若△AF1B 的周长为 4 3,
= 33.故选 D. 答案 D
5.(人教 A 选修 1-1P42A6 改编)已知点 P 是椭圆x52+y42=
1 上 y 轴右侧的一点,且以点 P 及焦点 F1,F2 为顶点 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1,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 设 P(x,y),由题意知 c2=a2-b2=5-4=1,
集合 P={M||MF1|+|MF2|=2a},|F1F2|=2c,其中 a>0,c
>0,且 a,c 为常数:
(1)若 a>c ,则集合 P 为椭圆; (2)若 a=c ,则集合 P 为线段; (3)若 a<c ,则集合 P 为空集.
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ax22+by22=1(a>b>0)
规律方法 椭圆定义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 认平面内与两定点有关的轨迹是否为椭圆;二是当P 在椭圆上时,与椭圆的两焦点F1,F2组成的三角形通 常称为“焦点三角形”,利用定义可求其周长;利用 定义和余弦定理可求|PF1|·|PF2|;通过整体代入可求其 面积等.
【训练1】 (1)已知圆(x+2)2+y2=36的圆心为M,设A为圆
4.设椭圆 C:ax22+by2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P 是 C 上的点,PF2⊥F1F2,∠PF1F2=30°,则 C 的离心率为( )
A.
3 6
B.13
C.12
D.
3 3
解析 在 Rt△PF2F1 中,令|PF2|=1,因为∠PF1F2=
30°,所以|PF1|=2,|F1F2|= 3.故 e=22ac=|PF|1F|+1F|2P| F2|
解析 (1)由椭圆的方程得 a= 3.设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 F, 则由椭圆的定义得|BA|+|BF|=|CA|+|CF|=2a,所以△ABC 的周长为|BA|+|BC|+|CA|=|BA|+|BF|+|CF|+|CA|=(|BA|+ |BF|)+(|CF|+|CA|)=2a+2a=4a=4 3. (2)由椭圆的定义知|PF1|+|PF2|=2a,P→F1⊥P→F2, ∴|PF1|2+|PF2|2=|F1F2|2=4c2, ∴(|PF1|+|PF2|)2-2|PF1||PF2|=4c2, ∴2|PF1||PF2|=4a2-4c2=4b2.∴|PF1||PF2|=2b2, ∴S△PF1F2=12|PF1||PF2|=12×2b2=b2=9.∴b=3. 答案 (1)C (2)3
上任一点,且点N(2,0),线段AN的垂直平分线交MA于点
P,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2)(2016·保定一模)与圆C1:(x+3)2+y2=1外切,且与圆 C2 : (x - 3)2 + y2 = 81 内 切 的 动 圆 圆 心 P 的 轨 迹 方 程 为
________.
则 C 的方程为( A )
A.x32+y22=1
B.x32+y2=1 C.1x22 +y82=1
D.1x22 +y42=1
解析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AF1B 的周长为 4a,所以 4a=4 3,
故 a= 3,又由 e=ac= 33,得 c=1,所以 b2=a2-c2=2, 则 C 的方程为x32+y22=1,故选 A.
点 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 BC 边上,
则△ABC 的周长是( )
A.2 3
B.6
C.4 3
D.12
(2)已知 F1,F2 是椭圆 C:ax22+by22=1(a>b>0)的两个焦点,
P 为椭圆 C 上的一点,且P→F1⊥P→F2.若△PF1F2 的面积为 9, 则 b=________.
焦距
离心 率
a,b,c 的关系
|F1F2|= 2c e=ac∈ (0,1) c2= a2-b2
诊断自测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 迹是椭圆.( × ) (2)椭圆的离心率 e 越大,椭圆就越圆.( × ) (3)椭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 (4)方程 mx2+ny2=1(m>0,n>0,m≠n)表示的曲线是椭 圆.( √ ) (5)ax22+by22=1(a>b>0)与ay22+bx22=1(a>b>0)的焦距相同.(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