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与食品营养标签解读基本概念和内容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食品标签包装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说明物显示或说明食品的特征、作用、保存条件与期限,食用人群与食用方法以及其他有关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食品标签是食品的一张“身份证”。
食品营养标签在食品的外包装上向消费者提供食物营养特性的一种描述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消费者最简单、最直接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也是均衡膳食,提高公众健康的基础性内容。
食品标签标准和食品营养标签的关系在我国,食品通用标签标准先于食品营养标签的制定食品标签的内容更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如生产商、生产日期、保存期、产品的质量等消费者可根据生产商的信誉、生产保存期等选择产品;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了解产品营养成分和营养特性、相关营养知识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食用人群应根据产品的营养特点选择不同的预包装食品如婴儿选择婴儿配方奶粉,糖尿病人选择无糖的食品,高脂血症患者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产品。
从概念上,食品标签包含了食品营养标签,从内容上,食品标签和食品营养标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预包装食品的依据。
我国食品营养成分标识现状堪忧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国内有些食品在包装上用斗大的字印着“低脂”、“高钙”、“无胆固醇”之类的营养宣称,含量到底是多少?看遍标签也无从得知。
某些厂商故意遗漏主要内容或丢弃不理想数据,根据自己的意愿标出营养成分,而非产品本身的特点,比如有的低糖产品不标示糖的含量,却标出3种维生素的含量。
不法厂商有意误导、夸大、虚假营养信息和描述屡见不鲜。
食品标签标准解读主要规定《食品通用标签标准》(GB7718-2004)强制性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贮藏期、产品标准号以及质量(品质)等级非强制性标示:批号、食用方法、能量、营养素《规范》仿照美国对健康声称的管理,要求营养素含量“高”、“强化”的食品及营养素补充剂标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并注明“超过该值对健康不利”;功能声称使用固定用语模式有助于避免产品通过文字技巧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一、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一)范围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所有预包装食品。
专类食品有特别规定时除外。
(二)必须标注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成分1、能量;2、蛋白质;3、脂肪总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4、总碳水化合物;5、钠食品企业对第一款规定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素的标示应当比其他营养成分的标示更为醒目。
营养成分表(三)可以标注的营养成分1、能量;2、蛋白质3、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4、胆固醇;5、碳水化合物;6、糖;7、膳食纤维(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8、维生素14种9、矿物质14个钠、钙、钾、镁、磷、铁、锌、碘、硒、铜、佛、烙、锰、钼。
标示上款规定的营养成分不得改变名称。
(四)标注形式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每100ml、每100g和/或每份中的实际“数值”标示。
营养素参考数值(NRV)的百分比按占每份含量的多少标示。
(五)具体见技术附件1.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2.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3.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六)豁免的产品食品的每日食用量不足10g或10ml食品;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包装总面积小于10cm2的食品;现制现售的食品;酒精含量大于等于0.5%的产品;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示标签的食品。
二、营养声称利用任何声明、建议或暗示来表示食品具有特定的营养特性,包括:营养素名称及含量的声称;营养素生理功能的声称;特定营养需要人群的声称,如糖尿病人食品、儿童食品;其他营养特性的声称,如标签文字中包含有“营养”、“营养强化”、“营养强化食品”。
营养声称(一)含义营养素含量声称能量或者某营养素含量“高”、“富含”、“低”、“无”等的声称;含量比较声称能量或者某营养素与基准食物或者参考数值相比“减少”或“增多”的声称;营养属性声称食品原料特性的声称,如“强化”、“增加”、“多维”的食品等。
在标示营养成分的同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附有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格式(二)当含量显著时才可以用声称营养素含量声称应当执行《营养标签标示和健康声称》的有关规定。
(三)营养声称的标示含量比较声称中必须用倍数或质量百分数标示所声称的差异,增加或减少的实际含量应当在≥25%以上,被比较的基准食物或数值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比较的基准食物为消费者普遍认识,属于不同加工或形式的同种或同类的食品。
2、被比较的参考数值仅指膳食营养素参考数值(NRV)涉及的营养素。
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RV,以下简称“营养素参考值”)是食品营养标签上比较食品营养素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
营养素参考值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但4岁以下的儿童食品和专用于孕妇的食品除外。
使用方式1. 用于比较和描述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如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数(NRV%);2. 指定其修约间隔为1,如1%,5%,16%等;3. 使用营养声称和零数值的标示时,用做标准参考数值。
营养素参考值(NRV)能量相当于2000kcal;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分别占总能量的13%、27%与60%。
NRV标示和计算在营养标签上,以营养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标示,指定其修约间隔为1.计算公式为: X/NRV×100% = Y %式中: X = 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NRV = 该营养素的营养素参考值Y % = 计算结果举例:经测定或计算得知100克饼干中含有:能量 1823 kJ蛋白质 9.0 g脂肪 12.7 g碳水化合物 70.6 g钠 204 mg维生素A 72 mg RE维生素B1 0.09 mg参照上表1中上述营养素的NRV数值,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并按修约间隔取整数。
(四)健康声称三种健康声称中允许营养功能声称食品营养标签中对某营养素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作用的声称。
(五)健康声称调整和扩大根据科学发展和实际情况需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整和扩大营养声称内容。
(六)附件1、营养标签标示范围;营养素定义,计算、分析方法,标示等。
2、健康声称准则21个营养素的健康声称-待定3、营养素参考数值(NRV)31个营养素。
(七)营养成分的定义、标示和数值的核准、判断应当执行《营养标签标示范围》的规定。
食品标签上营养标示的3种信息1、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表格中可以标示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和膳食纤维等。
2、营养声称是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一)含量声称: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含量水平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二)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增加”和“减少”等。
3、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例题例1、某品牌奶粉营养标签如下,试根据营养标签的要求,指出该保健食品营养标签所含的信息本奶粉含有丰富的钙,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每天食用一杯(300毫升)能补充机体钙和叶酸需要,保持骨骼健康,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配料] 新西兰进口奶粉、钙粉、牛磺酸、叶酸[营养成分] 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3.5克,脂肪4.0克,碳水化合物5克,钙120毫克,磷93毫克,铁0.2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维生素A42毫克,维生素C1毫克。
牛奶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仅次于蛋类,胆固醇含量每100克中仅含16毫克。
答题要点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列出食物中热量和营养素的含量,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维生素及矿物质等6种营养素。
营养声称是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一)含量声称: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含量水平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二)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增加”和“减少”等。
如“低脂”、“高氨基酸”等。
营养成份说明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描述奶粉对健康的益处,如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例2、现有某营养麦片的食品标签,标注有一下内容:该麦片每100克营养成分见下表:该营养麦片富含9种维生素、6种矿物质、富含膳食纤维。
添加培保因子(水溶性膳食纤维)。
丰富的钙质及帮助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3。
更低糖份。
有益消化系统健康,防止便秘。
有益骨骼健康。
配料:全小麦粉、大米、大麦麦芽精、白沙糖、玉米粉、食盐、植脂末、稳定剂、低聚糖、矿物质、各种维生素、香兰素。
请完成下列操作:指出该产品已表达的营养标签信息。
计算该麦片中蛋白质的质量指数(假设为40岁以下,轻体力男性食用),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进行营养价值评价。
根据该产品的营养特点,撰写产品宣传资料。
答案:1、该产品已达的营养标签信息:营养成分表:指食物中含有的具有健康益处的成分。
如每100克平均含量:能量1554KJ,脂肪5.6克,蛋白质6.7克,碳水化合物72.5克、膳食纤维≥3.0克、低聚糖≥3.0克、9种维生素、6种矿物质。
营养声称: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建议或说明。
如富含膳食纤维。
添加培保因子(水溶性膳食纤维)。
丰富钙质及帮助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3,更低糖份。